分享

常江:导演新闻——浸入式新闻与全球主流编辑理念转型

 yinliang3600 2018-03-15


  浸入式新闻(immersive journalism)既是近年来数字新闻业内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类型,也被广泛视为全球新闻生产的一个显著的趋势。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生产者创造出一个可以令新闻用户“进入”和“参与”的空间,并以新闻中的当事人(或参与新闻过程的报道者,或亲历新闻事件的人物)为第一视角完成叙事,配合独特的场景和声效设计,从而令用户获得特定的感受、体验乃至情绪,进而放大新闻事件在心理层面对用户的影响力。



  数字新闻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受众(用户)的接受习惯及其对新闻形态的一般期待,数字内容用户显然比传统新闻受众更乐于接受新闻在问题和叙事上的创新。Wahl-Jorgense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数字新闻用户比传统新闻受众拥有更加灵活、更加机动,也更具参与意识的新型新闻价值观,这使得数字平台上展开的几乎一切新闻变革都获得了热情的欢迎。


  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到底什么是浸入式新闻?对此,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辨析,以及对当下主流VR新闻形态的归纳做出基本的判断。第二,浸入式新闻究竟建立了一种怎样的“编—读关系”或“生产者—消费者关系”?对此,本文将以笔者于2016年在瑞士展开的小型深度访谈所得资料为基础,做出基于经验的分析。第三,浸入式新闻的主流化对于数字新闻业的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这将成为本文论述的最终目标。




  首先,本文认为,将浸入式新闻视为一种编辑理念革命的产物而非一种单纯在技术催动下出现的新闻叙事类型,是我们理解这种数字时代的“新新闻”的关键所在。不难发现,从生产的角度看,浸入式新闻其实是主流编辑理念革新产生的结果。这种新的编辑理念实际上将更多的生产权力赋予了作为个体的新闻编辑(生产者),令其价值理念和文化选择成为比一般性的新闻价值规律和新闻机构特征更加重要的因素,影响并塑造了新闻作品最终的形态。不妨说,在浸入式新闻的生产机制中,新闻编辑实际上获得了一种类似电影导演的身份——浸入式新闻是导演的结果,其最终的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导演(编辑)个人的政治、文化乃至美学选择。在可预见的将来,浸入式新闻的编辑完全有可能以“类导演”的身份成为一种相对独立于新闻机构的职业身份;他们的个人风格及其对新闻作品的高度操控性,将成为作为未来浸入式新闻版图的主导性力量。

 

  其次,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不难发现浸入式新闻的生产者(导演型编辑)和消费者(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专业性协商关系。这种关系的内涵由如下两个要素构成:第一,消费者在观念上基本认可生产者所秉持的专业理念,但原有的消费习惯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本的流通效果;第二,消费者与生产者对浸入式新闻生产的专业主义有基本相同的期冀,但在实现这一期冀的问题上,两者遵从不尽相同的路径。这种新型的编读关系与大众传播时代有本质的不同,它实际上预示着用户(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在这种体验导向的编辑理念变革中扮演了重要参与者的角色。

 

  最后,本文提出,尽管浸入式新闻自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新闻,因为用户对于即时的、准确的实时信息永远有稳定的需求;但浸入式新闻所代表的体验导向的编辑理念,却不可避免将对整个数字新闻业的生产实践产生影响,因为用户会在不断接受这种新的新闻类型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心理及行为惯性。对于未来的数字新闻业而言,浸入式新闻的发展或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



  1. “新闻导演”被纳入新闻教育及从业者职业培训体系


  既然浸入式新闻所代表的是传统编辑理念的一种导演化转型,那么随着这种新闻生产实践在行业内的常态化,系统性地培养“新闻导演”也势必会成为从业者养成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做的目的,则在于以新闻学的话语去平衡VR技术所带来的陌生化审美的话语,强化浸入式报道的新闻属性和机构属性。


  2. 浸入式新闻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破坏和重塑


  在浸入式新闻中,新闻的价值将不再仅仅取决于事件自身的特征和编辑的专业判断,而要在用户和新闻文本的互动及协商中产生。这就是说,浸入式新闻所致力于追求的“体验”效果,包括事件本身的“可体验性”以及用户对事件加以体验的语境条件,将成为新的新闻价值系统的首要标准。


  3. 浸入式新闻拥有行业生产标准


  一方面,“新闻导演”和用户应当对“新闻”和“浸入”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加清晰的界定,使这种产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浸入式叙事的结构、各类视觉听觉元素的运用方式,以及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伦理问题,行业应当尽快达成普遍的共识。


  归根结底,浸入式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因而也就是一种公共信息产品。这一点无论新闻理论和主流新闻生产实践如何进化,都不会改变。浸入式新闻所引领的全球主流新闻编辑理念的转型,最终仍要落脚于新闻的公共性本质上。唯有如此,今天的全部讨论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作者介绍


  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融媒体新闻理论与实务、媒介文化研究。

  (摘自《编辑之友》2018年第3期  常江导演新闻:浸入式新闻与全球主流编辑理念转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