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妙在执笔
2018-03-15 | 阅:  转:  |  分享 
  
妙在执笔千古不易关于书法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做了很多的论述,现在开始进入笔法的探讨。有关笔法的论述,估计书论有很多,可以说聚讼纷纭,莫衷一
是,我们都知道赵孟頫认为书法中最重要的是两样东西笔法和字形,并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
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兰亭十三跋》第七又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伟传,用笔千古不易。”潘
伯鹰先生解释这段说:“他在这句话里说清楚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用笔,古往今来所有写字的笔法是一致的。学会了笔法,就掌握了关键,任何字都
会写。一个是结字,结字是字的组织问题。这是随时代,甚至随作家而不一致的。”结字是审美观的表现,用笔讲的是工具的使用方法。工具不变,
方法当然也不变。所以说“用笔千古不易”。沙孟海先生对古代书法研究具有则认为不可盲从古人,他说: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说:“结字因时
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后世奉为金科玉律。我认为赵孟頫的话似乎讲得太绝对化了。所谓“用笔”,包括执笔与运笔。执笔方法已如上述。运笔变
化更多,更不能说“千古不易”。任何艺术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都会总结出一些符合其内在规律的技法,所谓秘籍之类,
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其内在规律是不会变的。书法的内在规律也就是书法的最高原则,象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一样,一旦有人能掌握了这些
技法规律,又能运用在书写中,不管什么书体,也都可以运用这些技法将其发挥到一定境界,像赵孟頫有很高悟性而又能勤奋练习的人,得法就可以
直接晋唐,直超宋四家,我们想他也不会是乱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管武学还是书学,或是别的技艺,都会有所谓的秘籍,他只不过是前人对某
种技艺的经验总结,也不是说得到秘籍立刻就能横行天下,任何技艺还是离不开勤学苦练。不过不得秘籍者或是苦练而无功,或是费尽周折始得一二
,得诀者则可很快行之有效而已。象王羲之家族的后代,为什么都擅长书法,还有象日本的空海来中国一年便书法大进,靠苦练肯定是不成的,其中
也必定有秘授。所以古人一再强调学书须从师授。明代徐渭说:“余玩古人书旨,云有自蛇斗、若舞剑器、若担夫争道而得者,初不甚解,及观
雷大简云,听江声而笔法进,然后知向所云蛇斗等,非点画字形,乃是运笔。”明代的人已经是在自悟笔法,我们现代人更是很难说清楚古人的笔法
,如果我们又找不到明师,要想学习书法,只能从古人留下的碑帖(以宋以前的碑帖为主)和古代书论中寻找。碑帖是古人成形的作品,我们用一定
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传统的文化思维模式,从点画到章法参以现代科学来分析,然后对照古代书论,来研究古人是用什么样的笔法来完成的,更高层
次的东西只能是靠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了。我们这里所说的笔法,我们先要知道古人笔法的内容,简单说包括执笔和用笔,对于笔,《笔史》记载:“
《考槃余事》说:‘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这既是我们选择笔的要求,也是我们用笔的要求,笔法就是要尽量发挥笔的特性。说
到笔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张旭,一方面前面说过他是那个传承谱系中的人,另一方面虽然前代有很多书法家都有书论留下来,但在书
法史上张旭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人,我们这里就以张旭的笔法作为基础来探讨。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真卿前请曰:“幸蒙长史九丈传
授用笔之法,敢问攻书之妙,何如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
。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另外韩方明《授笔要
说》:“清河公(崔邈)虽云传笔法于张旭长史,世之所传得长史法者,惟有得“永”字八法,次有五执笔,已下并未之有前闻者乎。”“方明传之
于清河公,问八法起于隶字(真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
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这就告诉我们张旭讲授笔法有四个内容:一是五执笔;二是永字八法;三是五势、四是九用笔。黄简先生曾发表
《张旭的笔法》发现《玉堂禁经》不但包括这些内容,还有提出了“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
得”。学书法,就是要弄清楚笔法的内容。两者有点出入,但并不冲突。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玉堂禁经》,本名《禁经》,始唐太宗命大臣辑纂自秦
汉至唐代书家流传于世关于用笔技术法度的一部书学文献,至玄宗又命张怀瓘修订,是唐代宫中以至玄宗设置的翰林院“翰林供奉”精习书法的高级
教课书。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参考大量其他书论来探讨,一方面可以使大家更好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内容更加丰富。执笔得一《道德经》第三十
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书法之一为何?从前面对九宫
格得研究可以发现,如果书写要能又黄金分割得效果,就是画圆,然后以方均分。我们知道画圆需要一个圆心和一个半径,那写字用毛笔做半径是很
明显得,那又以哪里做圆心为好,应该是以手腕比较合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请得于钟华先生讲得《书法档案》中曾经提出说古人是手腕定点
书写,定点即圆心,画圆即天道。那我们再看看古人是怎么论述,上面提到张旭的笔法内容,颜真卿的记录“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没
有提怎么执笔,只提了两个要求,韩方明五执笔,在他的《授笔要说》中有记载:“夫把笔有五种,大凡管长不过五六寸,贵用易便也。第一执管
。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
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第二<扌族>管,亦名拙管。谓五指共扌族其管末
,吊笔急疾,无体之书,或起藁草用之。今世俗多用五指扌族管中,则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第三撮管。谓以五指撮其管末,惟大草书或书
图幛用之,亦与拙管同也。第四握管。谓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或云起自诸葛诞,倚柱书时,雷霹柱裂,书亦不辍。当用壮气,
率以此握管书之,非书家流所用也。后王僧虔用此法,盖以异于人故,非本为也。近有张从申郎中拙然而为、实为此笑也。第五搦管。谓从头
指至小指,以管于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有好异之辈,窃为流俗书图幛用之,或以承凡浅,时提转,甚为怪异、此又非
书家之事也。”虽然说是执笔易便,但五种执笔他说正确的只有第一种,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家都在用的五指双包法,似乎有些绝对,任何情况下只
此一种执笔,而且我们知道,画圆和笔的位置关系不是很大。传晋代卫夫人《笔阵图》是较早的一部指导初学者的著作,《笔阵图》:“凡学书字
,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孙
过庭《书谱》说《笔阵图》“中画执笔三手”执笔,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这里提到初学大书不得从小,大小应该指同样半径下最大来写字,以便
能最大限度的练习手腕。执笔的长度与书写的范围有关,真书一字或数字,行草可从数字到数行,所谓一笔书。虞世南《笔髓论释真》:“笔长不
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这里执笔提到长度和《笔阵图》差不多,不同是提出指实掌虚和韩方明的提法一样。虞世
南《笔髓论》还记录了王羲之一段话:“(王羲之)又云:''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掉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摇
也”,就是摇动笔管,把笔锋拉开,也说明写字时以一个点来摇笔来书写。孙过庭《书谱》:“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
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张怀瓘:“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馀矣;若执笔深而
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运转旋回
,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长短前面已经有了,深浅从张怀瓘的论述看,应该是指笔的位置从掌心到指端,在掌为深,指端为浅。孙
过庭没说哪个好,张怀瓘只提浅而坚,未提双包单包的问题。关于执笔的论述很多,这里主要摘取宋以前的几段书论,宋以后的书论因已不知笔法,
所以很多论述不一定贴切。从这些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笔阵图》论述中只有长短的问题,没有深浅之说,《书谱》说长短深浅,没有好坏之分
,《笔髓论》《六体书论》主张指实掌虚,以浅为胜,到了《授笔要说》就只有五指双包为好了,有意思的是,据说日本的空海和尚是跟韩方明学的
书法,但他传到日本的执笔法却是韩方明一再批评的三指单包法,日本人现在还大都这么执笔。还有五执笔第四握管,率以此握管书之,非书家流
所用,但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后代,又是很有名的书家用此法,看来从韩方明笔法传承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也从中可以看出,中唐以后所谓的执笔已经
与笔法传承的执笔不是一回事了。贴近历史现实的情况可能是,苏轼所说的:“把笔无定法。”重要的是,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庄天明先生有本《
执笔的流变》,主要是介绍历史各个时代的执笔的姿势,历史上有很多种,也说唐韩方明《授笔要说》后似乎主要介绍的握笔的姿势只确定一种为正
确,似与历史不符,可以参考,执笔之说,从中唐也许是一个分水岭,与笔法的传承也许有关系。王羲之的鹅谈书法,有一个人是绕不过的,那就是
作为书圣王羲之是怎么说的,我们先说说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岁晋室迁会稽山阴(今
浙江绍兴),又很多历故事比如东床快婿入木三分等都跟他有关,可以说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史上,与其子王献之也合称为“二王
”,著名的《兰亭序》就出自他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流传下来作品又《丧乱帖》、《孔侍中帖》、《游目帖》、《快雪时晴帖》等。因为
他改进魏晋以来笔法,将书法推进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被尊为“书圣”。唐张怀瓘《书断》说:“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
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峙。”唐太宗更是赞美他的书法“尽善尽美”。从现在留下来的书论中没有找到
他关于执笔的直接论述,但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中,似乎有些于执笔又关,历史记载王羲之爱鹅,《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
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因为王羲之爱鹅,后世很多画家画了很多的《观鹅图》,
唐代很多诗人创作了以王羲之与鹅为题材的诗,如:孟浩然《晚春远上人南亭》:“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
潇洒出风尘。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杜甫《得房公池鹅》:“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
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鹅王右军。”从文字看,不管是《晋书·王羲之传》,还是唐诗中关于王羲之爱鹅,都没有说他与执笔有什么关
系。不过到了宋代陆佃《埤雅·鹅》:“又善转旋其项,古之学书者法以动腕,羲之好鹅者以此。”宋郭熙《林泉高致》:“说者谓右军喜鹅,意在
取其转项,如人执笔转腕以结字。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不滞也。”宋陈师道《后山谈丛》:“苏、黄两公皆善书,皆不能
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尔,正谓悬手转腕。而苏公论书,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明代汤临初《书指》:“世传右军好鹅,莫
知其说。盖作书用笔,其力全凭手腕,鹅之一身,惟项最为圆活,今以手比鹅头,腕作鹅项,则亦高下俯仰、前后左右无不如意。鹅鸣则昂首,视则
侧目,刷羽则随意浅深,眠沙则曲藏怀腋,取此以为腕法而习熟之,虽使右军复生,耳提面命,当不过是。”这些都是比附鹅项似腕,书写以腕为中
心运笔。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艺舟双楫》:“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
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说到了鹅头,笔硬似鹅之头,用力似两掌。既然是书圣,他的故事总该和书法有点关
系,但到了近现代,就不是这样,比如陈寅恪先生的文章《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收录在《金明馆丛稿初编》),对王羲之爱鹅、换鹅的原因
提出了新的观点,王羲之爱鹅、换鹅是为了吃鹅解毒,并非与书法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这
一点从他们名字中有“之”字可以看出来,传统上父子名字不可有相同得字,但魏晋时期很多父子名字都同有“僧”“道”“之”字,这些都与信仰
有关,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祖冲之祖暅之父子等等。《晋书·王羲之传》还记载了王羲之在会稽时“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魏
晋名士多有服食五石散,《全晋文》就有记载王羲之服食丹药:“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五石散,也叫“寒食散”,由“丹砂、
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组成,药性燥热,服食后全身发热,会产生迷幻性,象现代人吸毒,长期服用,会中毒甚至丧命。魏晋时期的名医皇甫谧
曾记载吃了此丹药的状况:“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中医认为鹅确实有解毒之功效,唐孟诜《食
疗本草》中说鹅“与服丹石人相宜”。由此可见,陈寅恪的论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话说回来,魏晋名士很多都服食五石散,但为什么独独记载王羲
之爱鹅,比如说“竹林七贤”也服食五石散,没听说他们爱鹅,所以对于书圣,后世的附会也许有一定代理。中国古人好以取象说明问题,书法史上
不乏这样得故事,印印泥,锥划沙之类,爱鹅也许是其滥觞。学书第一是要学会执笔,我们上面说过张旭讲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不管唐代的任何人,他都会说这是从王羲之那里传下来的,所以关于鹅可以有这样两点猜想,第一晋人席地而坐,写字把笔举手,要使得圆畅,确
实象鹅的头项;第二鹅嘴长而坚硬,符合执笔另一要求“指实掌虚”或者说“浅而坚”。掣笔王献之既然称二王,说了大王,就在说说小王,他们都
对书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
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书法史称其为“大令”,流传下来的作品有《鸭头帖》《地黄
汤帖》、《中秋帖》等。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各种书体都有很高成就,有“小圣”之称,并与张芝、钟繇、王羲之称“书中四贤”。有关王献
之被掣笔不脱的故事后世流传很广,《晋书·王献之传》载:“(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这个故事在《论书表》、《书断》和《六体书论》都有记载。张怀瓘《六体书论》记得特别值得注意:“献之年甫五岁,羲之奇其把笔,乃潜后掣
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之。”把这样的事情上升到生而知之的高度,孔子说自己是学而知之,可见把笔紧对于书法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前面
说到执笔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指实掌虚,这在唐代关于执笔的论述中可以说说比比皆是,唐代人似乎也没有怀疑过这个故事。要求把笔坚实,目的有
两个,一个就是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写字腕活,如果笔不紧,笔接触纸因为摩擦原因会摆动,也就造成圆不圆,同时笔也不入纸;第二,我们写字要
有力度,我们写字,是要用自己身体的力量的,虽然很多人觉得写字能用多大的力量,但是古人并不这样认为,《笔阵图》说:“凡学书字,先学执
笔,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如何才能将一身之力送到笔端,我相信现代人是很难理解,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傅山,在他的
《霜红龛集》:“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用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数千过,用圆锋笔
,吞象力,竭诚运腕肩臂,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握紧笔对于书写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即便如此,宋以后,由于笔
法的失传,很多得书家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开始产生了怀疑,重要的是对握笔要紧这一点也觉得没那么重要。苏轼《技法论》题二王书:献之少时
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
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苏东坡还说:“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
所之”。到了现代更是很少有人相信,沙孟海先生撰写的《古代书法执笔初探》,沙先生对古代书法执笔方法移变的研究,就是基于文献与实物对应
与否的科学考证,认为对这段故事,历代相传,未听说有人怀疑过。但我们并不相信。因为执笔牢固与否,对书艺优劣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关
系。与苏轼的说法并无二致,历史上有这样认识的人大有人在,即便是今天,恐怕也是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对于古人的记载我想我们还是选择相信,
一方面这是记载在正史中的故事,能入正史的人本来就都是很有成就的人,能记载这样的故事也说明其可信度,另一方面在正史中记载这样的故事,
对于书法家来说,也说明其对书法执笔的重要性。从古至今,相信的人还是很多,比如赵孟頫,元代孔齐《至正直记》卷二:“松雪家传书法,赵松
雪教子弟写字,自有家传口诀。或如作斜字草书,以斗直下笔,用笔侧锋转向左而下,且作屋漏纹,令仲先传之。又试仲穆幼时把笔,潜立其后掣其
管,若随手而起,不放笔管,则笑而止。或掣其手,墨污三指,则挞而训之。盖欲执管之坚,用力如百钧石也。尝闻先人如此说,顾利宾、董仲诚亦
谈及之。”简直就是二王故事的翻版,可见他对此身心不疑,而且身体力行。这里也在提醒我们,赵孟頫传给子弟执笔应该三指单钩,否则合以是三
只染墨。所以我们现代写字,不要太拘泥于是五指还是三指执笔好的问题,还是我们上面说的贵用易便或是令其圆畅,勿使拘挛。重要的是要象清人
姚孟起《字学忆参》说的:“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后世的文人,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对这提法验证,提出
“使笔如铁”,“捏破管”等说法,其实想想,我们经常说心手合一,手笔合一,如果要笔与身体合一,这样做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现代人对
于学书,应该是努力学习,而不是自己不理解或是做不到,就借着科学的名义,放弃对古代文化的学习传承。最后我们再摘取一段古人关于握笔要紧
的论述,加深我们的印象,当然重要的是行动,自己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去好好实践:清杨宾《杨大瓢先生杂文残稿》说;“魏晋人书,皆有笔法
。笔法精微,虽皆秘而不传,然莫不以指实为主。虽然,未易言也,指之实者,必聚一生之力于五指,搦之几破其管,然后可以言实。”提得笔起
执笔是掌控毛笔的第一步,如何掌控好毛笔,直接影响到使用笔锋的效果,我们前面就执笔几个问题做了介绍,下面就是如何落笔来写字,从九宫黄
静分割图来看,画圆半径要固定,这样我们就的执笔固定高度,但毛笔是软的,提按也同样会影响到毛笔的高度,所以为了半径固定,提笔的高度也
应该说是要固定才对。《笔阵图》:“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我们知道写字要有力量,那如何掌按笔的力量也很重要,
写字不是搬东西,不是绝对的力量大小,而是身体的一种内力,同时书写过程中做成一种有力的势能,所谓如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书写时不可使笔
拘挛,不可使笔失去弹性,不可死按笔,遇阻力不能过大超出笔的弹性,如果这样就应及时转向,就像再大的水流遇见石头都会分流,这就是为什么
书论中有战行之说,特别是写捺笔和竖笔时,这也就是写字为什么要提的起笔的原因。写字提笔,我们可以用农具耬来做比喻,耧是古代的播种用的
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其农作工具为现在播种机的前身
,用耧播种。耧车不仅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
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摇耧时必须提着耧,要来回摇动,但又不能使铧出地面,出地面就会种子不能埋在土中,不
能太深,不能太浅,又不能深浅不一,始终是一个很技术的活。想象行笔,就应该是同样的感觉,既要力透纸背,又要行笔流畅,气脉相通。所以,
写字时笔一直都是要提着的,高低不能再动,能行笔自由灵动,就像太极推手要求不丢不顶,但要保证笔端入纸,这样才能保证圆半径的固定性,心
平气和,这样心态稍微变化都能体现出来。清陈介祺:“凡运腕,须指定,笔正始能运腕,提则用笔如锥,沉则如杵。”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
,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吾乡
陆俨山先生作书,虽率尔应酬,皆不苟且。常曰: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笔画粗细的变化怎么来完成?这也正是定点书
写得妙处,笔是需要一直提着的,就像是摇耧一样,古代书论用笔很少提到提笔,在《玉堂禁经》九用笔中按笔是与揭笔相对的动作,按为向内用力
,揭为向外转腕,这样笔画的粗细变化就自然出现。用這可以很好的解释关于一笔书的现象,虞世南《笔髓论释真》:“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
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草书执笔最长,古代尺牍宽度一尺,各代具体尺寸有出入,大概二十三厘米到三十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定点
一笔写下来,不但一次可以整行书写,而且可以一点书写多行。这样书写不考虑单个字的粗细大小倚斜,整体既符合九宫分割,又符合包世臣《艺舟
双楫》所说大小九宫,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富有变化,所谓屋漏痕,坼壁路。“一笔书”是今草的特有现象,据传始于汉末的张芝,被王献发
扬光大。米芾《海岳名言》:“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关于一笔书的记载:张怀瓘《书断》:“然伯英学崔、杜
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
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
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
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
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
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下面看看《万岁通天帖》中的粗细变化规律:四面停均关于执笔基本上就这几点,因为这些我们都
是从九宫分割图来讲,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均分的问题,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从九宫中的黄金分割可以看出间隔匀称书写,可以自动出现黄金
分割效果。我们从九宫黄金分割图中可以看到只要写字时,不管是横向、竖向或是斜向,只要将字三分或是六分,字的中央自然可以有四个黄简分割
点,而且字的其他部位也会自然呈现出黄金分割来。若可以同比例放大或缩小,所有比列依然存在,我们研究古代碑帖无论是从单字还是整体看,都
包含多种黄金比例关系,这也是古代法帖为什么百看不厌的奥秘。欧阳询《三十六法》:“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穿插:
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欧阳询《传授诀》:“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
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
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我们也应该明白,其实写字时是不需要有一个九宫格,九宫格只是用来验证
一个字是否合法,而不是我们写字时将字先放进九宫格,只要按上面几条原则写字,自然就合这个法。正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论述的那样。
包世臣《艺舟双楫》:“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
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如
随其长短虚实而土下左右皆相得矣。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为大九宫,其中一字即为中宫,必须统摄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势。连
字移看,大小两中宫皆得圆满,则俯仰映带,奇趣横出已。九宫之说,始见于宋。盖以尺寸算字,专为移缩古帖而说,不知求条理于本字,故自宋以来,书家未有能合九宫者也。两晋真书碑版不传于世,余以所见北魏、南梁之碑数十百种,悉心参悟而得大小两九宫之法。上推之周、泰、汉、魏、两晋篆分碑版存于世者,则莫不合于此。其为钟、王专力可知也。世所行《贺捷》、《黄庭》、《画赞》、《洛神》等帖皆无横格,然每字布势奇纵周致,实合通篇而为大九宫。如三代钟鼎文字,其行书如《兰亭》、《玉润》、《白骑》、《追寻》、《违远》、《吴兴》、《外出》等帖,鱼龙百变,而按以矩矱,不差累黍。降及唐贤,自如才力不及古人,故行书碑版皆有横格就中。九宫之学,徐会稽、李北海、张郎中三家为尤密,传书俱在,潜精按验,信其不谬也。”对执笔做一个大概总结:第一定点画圆,所谓“得一”,合古人所说天道,书写以腕定点书写,以笔做半径,用笔要圆。明代丰坊《书诀》说:“伯高、鲁公皆言大字运上腕,谓径尺以上也;小字运下腕,谓径寸以内也。”第二执笔主要是根据字体大小或用笔范围来定高低深浅,然后做到指實掌虛。第三提得起笔,一是提笔为书写流畅,二能保证半径统一。第四笔画间隔要匀,这样黄金分割就会自然出现。执笔只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但是是很重要的一步,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真卿前请曰:“幸蒙长史九丈传授用笔之法,敢问攻书之妙,何如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韩方明《授笔要说》:“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学会了执笔才能接受口传收授的口诀,也就是笔法。
献花(0)
+1
(本文系之永书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