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三家评本]

 心一社 2018-03-16
简介

 

《红楼梦》[三家评本]

作者:曹雪芹 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原名《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集合了清代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评语。   护花主人 大某山民 太平闲人属于《红楼梦》评点派,是继脂砚斋、畸忽叟后最具代表性的红评家,从道光年间到光绪末年,评点派大为活跃,书商大量出版经过“批评”“批点”“新评”的百二十回《红楼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护花主人、明斋主人、大某山民的批评,太平闲人的“读法”,读花人的“论赞”和“回答”。

版本

 这个版本的主要刊本有:   

1、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一百二十回。扉页题:“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背面题:“光绪十年甲申仲冬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此本既云在铅印之前,但华阳仙裔序称光绪十四年,一本题‘光绪十年孟冬上海同文书局用石影印’,亦有华阳仙裔序,故存疑。”。“正文每面十七行,行三十九字。”   “此本既云在铅印之前,但华阳仙裔序称光绪十四年,一本题‘光绪十年孟冬上海同文书局用石影印’,亦有华阳仙裔序,故存疑。”   

2、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石印本,一百二十回。扉页题:“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背面题:“戊子仲冬沪上石印”。“正文每面十七行,行三十九字。”   

3、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石印本,一百二十回。扉页题:“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背面题:“己丑仲夏沪上石印”。“正文每面十七行,行三十九字。”   

4、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石印本,一百二十回。扉页题:“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背面题:“壬辰仲夏上海石印”。“正文每面十七行,行三十九字。”   一本题:“壬辰仲夏文选石印”,全同。   

以上几种,书首均有华阳仙裔光绪十四年小阳月望日序,内容及版式均同,当属同一系统。   

5、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一百二十回。封里题:“铁城广百宋斋藏本,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扉页背面题:“己丑仲夏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卷首内容同光绪十年本,“但绣像仅四十二页”,“正文每面十八行,行三十九字。”   6、光绪三十四年(1908)求不负斋石印本,一百二十回。扉页题:“增评全图足本金玉缘”,背面题:“光绪戊申九月求不负斋印行”。“但华阳仙裔序末署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望日华阳仙裔识’”,“多评论六条,绣像共青埂峰石绛珠仙草一页(前图后赞),通灵宝玉、辟邪金锁二面(图赞同面),宝玉、黛玉二页(前赞后图)”。另有绣像十八面,“图赞同面,多错乱。”“正文每面十八行,行四十字。”   (以上资料均出自一粟的《红楼梦书录》)   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红楼梦》三家评本,就是以光绪十五年上海石印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为底本整理出版的。

评者

王希廉

 
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王希廉全家都是文人雅士,他的侧室周绮还是清朝著名的才女,在《苏州府志》以及清朝很多专门著作中均有介绍,可见王希廉本人也是一个颇有学养的人,有记载说他“博览群书,尤喜读史”,“工诗善古文,著作甚丰”等。   

王雪香的评论计有《护花主人批序》、《红楼梦总评》、《红楼梦分评》。王雪香对《红楼梦》总的观点见于《红楼梦总评中》,总评共十二条。其中第一条将《红楼梦》百二十回分为二十一段,其中就说“五回为四段,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第二条即提出读《红楼梦》的“关键”:‘《红楼梦》一书,全部最关键是’真假‘二字 .......”。   

王雪香抓住《红楼梦》的纲领即是“色空”,关键是“真假”,这也是唯心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点和方法。   

王雪香评《红楼梦》的总论是:“《红楼梦》一书全是梦境,余又从批之,真是梦中说梦,更属荒唐,钛三千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人物,何处非梦?何人非梦?如余梦之人,梦中说梦,亦无不可”。   

可见,王雪香承袭了脂批的色空论而来,不仅抒整个《红楼梦》的人和物,而且把整个人生归结为一个字——“梦”。   王希廉评本,在红楼梦传播史上影响巨大。'考《红楼梦》最流行世代,初为程小泉本,继则王雪香评本,逮此本出现而诸本几废矣。'

张新之

 张新之,号太平闲人,又号“妙复轩”。张新之很像一个儒侠,经常仗剑出游。他一生酷爱《红楼梦》,历时22年,完成了30多万字的评点研究。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刊出的《妙复轩评石头记》上附有张新之的评论。张评本卷首有《石头记读法》,共计三十条。第一条说:   

“《红楼》一书,又惟脍炙人口,亦且镌刻人心,移易性情,较《金瓶梅》尤造孽,以读者但知正面,不知反面也。间有巨眼能见矣,而又恍惚迷离,旋得旋失,仍难脱累。闲人批评,使作者正意,书中反面一齐涌现,夫然后闻者足戒,言者无罪,岂不大妙。”   

周易》《学》《庸》是正传,《红楼梦》盗众书而敷衍之是奇传,故云:“倩谁记去人奇传?”   

通部《红楼》,止左氏一言概之曰:“讥失教也!”   

太平闲人花了三十年时间,写了三十万字的评论,归根到底把《红楼梦》看成是“盗众书而敷衍之是奇传”,是暗《金瓶梅》。他还列出种种荒谬论据论证《红楼梦》是宣传儒理易道。   

虽然张新之以《四书》《五经》批《红楼》,很多 地方不免牵强附会,但总体来看,张新之对《红楼梦》理解之深刻,批语境界之高深、见解之独到,亦非一般的批评者可及者。若一笔抹煞了,不免让人有入宝山而空回的遗憾。

姚燮

姚燮,字梅伯,一字复庄,号“大某山民”。姚燮《蛟川大某山民评点红楼梦》对后世也很有影响,连某些信奉“脂评”的红学家也不得不认可他的贡献。姚燮博学多才,根底深厚,诗文词曲独树一帜,对音乐、绘画的研究,当世少有人出其右。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藏书家,数量数万卷。姚燮评点《红楼梦》最显著的特色是统计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他统计小说中共有人物532人,其中王侯94人,贾氏家族34人,贾氏亲戚16人,家人奴仆69人等等。后世一般认可《红楼梦》共有人物448人,其间差异来自于统计标准的不同。另外,姚燮还统计了书中涉及的词汇、物品、服装、哭的描写、生日、死因等特殊的现象,同时也指出了21处矛盾。

评点
  

他的评点有总评和分评。《总评》中论及小说全书主题时有一条说:   

“秦,情也。情可轻,而不可轻,此为全书纲领”。   

“秦”“情”“轻”“倾”用谐音唱出《红楼梦》之纲领,实为浅薄,不足深论!   

他的回末之《分评》比《总评》篇幅要大得多。其评论之中,有时涉及讥评世情,有时涉及人物评论,各条文字不多。他同情黛玉,揭露宝钗。他的《分评》有一个其他人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在每回末记出此小说所写何年何月何日之事。姚燮著有《红楼梦纲领》一书,后来在民国年间铅印时改题为《人索》、《事索》、《余索》三种。《人索》编叙贾氏本族及王公勋威及至书中出现的杂流人品。《事索》记有器物、诗文等。《余索》中包括《丛说》《纠疑》《绪字撰述提要》,其中重要的是《丛说》,举凡小说中人物的生日、死亡人物之不同性状、府中各人的月费、府中出纳之财数、园中之韵事凡可统计、列出者均为写出。大某山民不愧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一位重要的统计学家。

结语

 历史上《红楼梦》评点派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评点者大多都是饱学之士,评点研究深入而持久,并且他们所依据的都是程高本。除极个别外,绝大多数都坚信 120回出于一人之手。他们的评点研究很多在今天看来,都是真正的文学研究,对于理解《红楼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胡适之后的新“红楼附会学” 尊崇莫须有的“脂砚斋”,使得这些肯定120回的“评点派”研究,在大陆红学学术圈被不客观地贬低。[1]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红楼梦》各版本大盘点 展开收起

《红楼梦》 更多红楼梦百科知识,详见微百科:红楼梦百科。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并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和国界,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甲戌本] | 《红楼梦》[己卯本] | 《红楼梦》[庚辰本] | 《红楼梦》[蒙府本] | 《红楼梦》[戚本] | 《红楼梦》[杨本] | 《红楼梦》[舒序本] | 《红楼梦》[列藏本] | 《红楼梦》[甲辰本] | 《红楼梦》[郑藏本] | 《红楼梦》[程甲本] | 《红楼梦》[程乙本] | 《红楼梦》[蔡义江校本] | 《红楼梦》[三家评本] | 《红楼梦》[脂本汇校石]

中国2010创建,zhi渝qsmacecs魏延章中国2010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