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小常识(仅供参考)

 易芊松 2018-03-16

开药与取药时,仔细听清医生、药师的嘱咐。

用药小常识(仅供参考)

【确认用药途径】

如口服、皮肤、直肠、阴道、眼内、鼻内、耳内、或吸入等,千万不要用错。

【服用特殊制剂应注意】

1、缓释或控释片:保持药片完整,不可咀嚼。某些缓释片可服用半片,如果药片上有刻槽,可沿药片上的刻槽掰开,如依姆多。

2、胶囊:不要打开服用。

3、制酸剂:嚼碎服用效果好。

4、泡腾片:加水待药物溶解后才能服用。

5、液体药物:使用前应摇均匀。

【服药与饮食的关系】

1、空腹服: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也可清晨空腹服用。如:

(1)补药。

(2)驱虫药。

(3)溶剂型泻药。

2、饭前服:指饭前30~60分钟。如:

(1)某些肠道用药:硫糖铝、山莨菪碱、胃复安、吗丁啉

(2)多数抗微生物药物:罗红霉素、利巴韦林。

(3)某些降糖药:唐适平、达美康。

3、饭时服:进餐前后片刻,饭前10分钟至饭后5分钟。如:

(1)消化药:多酶片。

(2)某些抗菌素。

(3)利尿药:螺旋内脂。

(4)某些降糖药:拜糖平与第一口饭同时服。

4、饭后服:饭后30~60分钟。如:

(1)刺激性药物:黄连素、阿司匹林、硫酸亚铁等饭后服用可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2)抗酸药:氢氧化铝、乐得胃、碳酸钙等。

(3)维生素B2

用药小常识(仅供参考)

【药物服用的时间】

1、早上服用的药物:

(1)糖皮质激素:由于人体内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性变化,上午8点左右血中浓度最高,中午下降,至午夜降至最低,因此早晨服用糖皮质激素符合人体生理周期,可以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降压药: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睡眠后血压逐渐下降,至醒前2小时达到最低点,早上6点醒时轻度增高,7点迅速上升到最高点,8点又逐渐下降。降压药的长效制剂,宜在早上6点醒时服用。短效降压药分别在在早7点、下午3点和7点服用,效果最佳。

2、晚上服用的药物:

(1)降血脂药: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夜间,晚上服药比白天服药更有效。

(2)镇静催眠药:安定、鲁米那等应在睡前服用。

(3)铁剂:晚上7点服用在血中浓度高。

(4)钙剂:你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睡前服用钙剂我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

(5)抗哮喘药: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因此一日服用一次的抗哮喘药多在睡前服用,至凌晨时血液药物浓度最高。

(6)抗溃疡药:除白天正常服用外,通常睡前加服一次。

(7)抗过敏药:睡前半小时服用。

【服药的次数】

通常所指的“每日服药几次”中的“每日”不单纯指白天,而是指24小时。如果是每日3次,则为每8小时1次。

【服药的姿势】

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坐位或站立位,服药后稍微活动一下再卧床休息。卧床不起的病人,最好取半卧位或侧卧位服药,以免药物粘在食道壁上,或药物勿入气道导致窒息,服药后应多喝温开水。

【用什么水口服药物】

口服药物,应用温白开水送下,不建议用茶水、咖啡、牛奶、豆浆、酒等服药。服药前先喝一口水,湿润咽部、食道,药物咽下后至少再喝100毫升水,以免药物粘在食道壁上。水能加速药物在胃里溶解的速度,加快胃肠吸收,增加药物在血中的浓度;水还能稀释食物和胃酸,减少对药物的破坏,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如磺胺类药物,容易在泌尿道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尿痛、血尿,多饮水可加速排泄,减少副作用。再如服用解热止痛药,多饮水可增强机体散热能力,防止因出汗过多而造成的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用药小常识(仅供参考)

【忘记服药怎么办】

1、缓解症状的药:如止疼药、镇咳药,忘记服用问题不大。

2、治疗或预防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若在短时间内想起立即补服;接近下次服药的时间(超过两次服药时间的中点),则不必补服,下次恢复正常服药时间,除非有医生的医嘱,不要使用双倍药量。

【发生下列情况,立即就医】

1、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嘴部与咽部有刺痛或肿胀感、呼吸困难。

2、视力模糊、口干、嘴唇或指甲出现青紫、意识不清、胸痛加重、心率加快或减慢,

3、持续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等。

【怎样保存药物】

1、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保管。

2、把药物用原包装密封储存。

3、不同的药物不要混放在一个包装内。

4、如药品的说明书。

5、淘汰不能确定有效期的药品。

6、无特殊要求的药品,一般放在常温下避光保存。

7、需要低温保存的药物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如培菲康、金双歧、胰岛素、生物制剂等。

8、药品放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

用药小常识(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