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你手中的摄影器材

 星夜白科 2018-03-16

这一期

我们邀请了吾理好课团队的姚力同学

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别人手中的那些摄影器材

壹|相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自从1839年法国人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照相机(就是下面这个东东)以来,各类相机层出不穷,经历了由大到小、由黑白到彩色、由胶片到数码等时代,发展到今天,主要可分为: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手机作为现代人常用的一类摄影器材,虽然不能单独作为相机的一类,但是我也会把它列在一块进行对比讨论。

其实相机的分类本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怎么重要的事情,但是分类背后藏着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每个分类其实都对应着某种特点以及他们的消费人群。比如购买单反的人往往会追求高速度与高画质,购买三防机的用户往往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等等。

贰|相机组成的核心三要素

如今的数码相机通常由镜头、感光元件及处理器这三个核心部分组成。镜头就像人的眼睛,决定着你能拍多远或者多广还有分辨率如何;感光元件相当于胶片相机里面的胶片,记录着你拍下的画面信息;处理器最后将这些画面信息进行处理转换,得到了我们所看到的照片,这个过程就相当于胶片的冲洗。

先来说说镜头

无论是普通的数码相机还是单反相机或者是手机,其镜头都主要由镜片组和光圈组成。

以单反镜头为例,如下图所示,除了镜片和光圈,单反相机镜头一般还有对焦环、变焦环和距离刻度。拧动变焦环可以改变焦距,而对焦环和距离刻度用于手动对焦。

单反镜头组成

在普通DC和手机中,镜头部分都是不可拆卸的,普通DC虽然一般都可以进行光学变焦,但通常是通过操作相机进行的,而手机镜头通常是固定焦距,虽然现在有很多外置的手机镜头可以改变焦距,但是一般对画质有影响。

手机镜头元件 外置手机镜头

由于单反镜头的镜片素质较普通DC和手机镜头镜片要高,且最大光圈要大,因此通过单反镜头得到的成像效果通常比普通DC和手机要好上许多。

接下来说说感光元件

虽然相机拥有各种各样的指标,不过用户最关心的应该是画质了,而与相机的画质指标最息息相关的就是画幅。由于目前的相机已经全面进入了数码化,所以说画幅实际上就是感光元件的尺寸。

我们通过两张图来感受一下不同相机感光元件尺寸差异有多大。

佳能各类数码相机感光元件大小对比

目前感光元件尺寸可以从大到小简单的分为以下几类:中画幅(传统的120相机画幅,目前最大只到645的尺寸),全画幅(这里特指135全画幅),APS-C画幅(有时候叫做半幅,大概为全画幅的1/1.3-1.6),4/3画幅(包括M4/3,对角线为135全画幅的一半),1寸(尼康1、索尼RX100),2/3-1/1.8寸(高端小尺寸DC),1/2.3-1/2.5寸(普通小型数码相机和高端手机),1/2.8-1/4寸(用于低端手机和体积极其受限的设备)。

在传感器技术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说越大的画幅成像质量越好,如果你比较看重画质,那么最好选择APS以上级别画幅的相机,因为它可以与小DC、手机拉开明显差距。

上图为全画幅单反拍摄 下图为1/1.7 DC拍摄 暗光环境下画质差距仍然是极大的。

对于相机来说,感光元件、处理器和镜头是三大核心元素,感光元件只是其中的一环,三者之中的任何其一都能对画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最后谈下相机的影像处理器

处理器性能的强大与否,处理器算法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相机的画质。计算性能的提升和算法的改善,带来的增益甚至大于传感器本身的提升。从各大手机厂商近些年在手机拍照算法上的不断优化所取得的效果就可以看出,现在的高端手机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能得到接近单反的拍摄效果,这与手机处理器的强大性能和良好的算法优化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由于手机感光元件和镜头与单反相机的差距较大,就目前来说,手机拍照效果超过单反还是不现实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关于相机器材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感光元件、处理器和镜头是组成相机(包括手机摄像部分)的三大核心元素,它们对相机的成像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对画质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但是对于现阶段来说,感光元件的进步是缓慢的,但是算法的进步是明显的,相同厂商的相同系列,处理器和算法的提升,要比感光元件的提升带来的画质提升更加快速。

所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手机的拍照功能会越来越强大,逐渐把普通DC淘汰,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只留下那些针对特对用户群体,市场细分化的类型。而可换镜头相机中的微单、单电一类的相机由于画质与单反接近,其体积相对较小,方便携带的特性,是未来高端相机的发展方向。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