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西兰 米佛峡湾

 纪勇 2018-03-16

新西兰,米佛峡湾。


峡湾地区(Fiordland)是新西兰风光最迷人、景色最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无论是水上巡游,还是空中观光,抑或是徒步旅行,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会令你叹为观止,惊艳不已。峡湾是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区(World Heritage Site)。峡湾国家公园的三个主角是峡湾Milford Sound),神奇峡湾(Doubtful Sound)以及达斯奇峡湾Dusky Sound),其中米佛峡湾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

若你喜欢探险,建议你划皮艇探索美丽的湖泊和峡湾,说不定旁边就有宽吻海豚相伴嬉戏;若你是摄影大师,观光飞机能为你捕捉360度的峡湾全景;若你是潜水达人,潜水教练可以带你去看世界上罕见的黑珊瑚;若你不胜体力,那么只需在游轮上尽情享受这峡湾风光,你也将收获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我们的目的地是米佛峡湾。旅行车大约中午12点半左右才到达米佛峡湾。

这是米佛峡湾游客服务中心和游轮码头。

在游客服务中心我们领到了一份米佛峡湾“观光资讯”,然后排队上游轮,一切都井井有条,不忙不乱。来之前小仲导游再三叮嘱我们:“上船后先下到底舱拿自助餐,然后再找自己的仓位”。我们按照小仲导游说的,先去拿自助餐,果然人很少。拿完之后不一会,大量的游客就涌进来了。游船上的自助餐品种很丰富,味道也不错,特别是冰淇淋很好吃。我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换好长焦镜头,就急忙到甲板上欣赏峡湾的美景。

游轮缓缓地驶离码头。

米佛峡湾平均年降雨量在6000毫米以上。在下大雨时,岩石壁上的小瀑布和小河汇集成洪流。可惜今天是一个艳阳天,峡湾里风平浪静。听说:“米佛峡湾因海豹、海豚和几乎必下的倾盆大雨、由此形成的无处不在的瀑布以及与之相称的曼妙的薄雾,而更加美丽”。几乎必下的倾盆大雨?!还是那句话:旅游有时候也有运气。

陡峭、嶙峋的悬崖自平静黑暗的水面穿出,岩壁上生长着茂密的雨林,瀑布从数百米高的地方飞泻入海。

瀑布变成了细细的水流。

米特峰(MitrePeak)

米特的意思是主教的教冠,因为这座山峰从南方看过去很像主教的教冠。这一奇特的1628高山是直接从海上拔起的世界最高点之一。

生长在岩壁上的植物。

新西兰作家NevillePeat所著的“峡湾指南”一书中有这么三段话:

“峡湾位居地壳戏剧性断裂--太平洋和澳洲板块边界的一旁。阿尔卑斯断层标志着板块的汇合处。澳洲板块在太平洋板块之下,在两板块相撞中太平洋板块的陆地被隆起形成了南阿尔卑斯山脉。”

200万年前,由于地球变冷形成了冰河时代,雪覆盖了大地并变成冰。在峡谷里,包括米佛峡湾,冰形成冰河,朝大海流动。温暖和寒冷相间交替,冰河前进和后退多次,每次推进都会刻蚀下更多地表,使峡谷更深并刮擦峡谷两侧。当您乘船在峡湾游览,就可发现冰河活动的证据,包括斜谷和冰河擦痕。”

“米佛峡湾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冰峡湾”。“冰峡湾”是冰开凿的峡谷--典型地窄和有陡峭的侧面--在冰河退去后海水漫进而成。”

可见地球上的美景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巍峨的群山和浩瀚的海洋似乎进行着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游轮缓缓地在峡湾里穿行,驶向大海。

我跑到船首,看着船头划破碧蓝的海水,缓缓前行,太阳照在身上,风吹在脸上,真舒服!

海水也在变换着颜色,这时居然变成了黑色。

米佛峡湾的出海口到了,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

照片左边的海湾称为安妮塔湾。安妮塔湾的一些圆石是由半透明的绿石构成的,这种特殊形式的绿石,长期来为毛利人所珍视,用于制作石头工具和装饰物。

荷兰航海家阿培尔·塔斯曼在1642航行于这一海域,故名。1770年代英国海员(James Cook)船长等人探勘了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海岸线一带。塔斯曼海是西南太平洋的边缘海。位于澳大利亚东南岸、塔斯马尼亚(西)新西兰(东)之间,北与珊瑚海相连,海域宽约2,250公里,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 西南以巴斯海峡(Bass Strait)与印度洋相连,东有科克海峡(新西兰南、北岛之间)与太平洋相通。

游轮从塔斯曼海调头,重回米佛峡湾。

这是对面驶来的出海的游轮。

又一个湾,前面的山像一堵墙。

山峰。

一艘小游轮。

注意看,海水的颜色又变了。

游轮慢慢地航行,我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悬崖峭壁上的瀑布。

如果今天峡谷里有曼妙的薄雾,下起了倾盆大雨,那该多好啊!眼前的涓涓细流变成飞泻而下的大瀑布,那就壮观了。

新西兰软毛海豹在岩石上晒太阳。

海豹在打闹,嬉戏。

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岩石,可是这两只海豹却躺在上面呼呼大睡。

我去过南非的海豹岛,海豹岛位于南非开普敦豪特湾,因岛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海豹而闻名。相比之下,米佛峡湾的海豹数量就少多了,不像海豹岛那样“堆积”在一起。可是在峡湾美丽的大背景下,观赏海豹时别有一番风味。

前方是斯特灵瀑布,高155米。每一艘游船都会开到瀑布的下方,让瀑布的水像雨一样浇到船上,游客都会尖叫着逃回船舱。

斯特灵瀑布全景。

上半部。

下半部。

快到玻文瀑布了。第一次经过玻文瀑布时,我还在吃饭,只从窗户里看了一下,她使我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游轮接近玻文瀑布(小溪姑娘瀑布)。

玻文瀑布高160,它从达里山的斜谷落下,宛如白色的缎带飘落。1871年,新西兰总督乔治.玻文的妻子玻文夫人游览米佛峡湾后被命名。

游轮慢慢地和玻文瀑布成了直角,水流真如白色的缎带飘落。

过了玻文瀑布,我们的游览就结束了。

我们坐旅行车,准备原路返回。车经过米佛峡湾的机场。

没有想到和我们同车的香港旅行团在此下车,他们乘坐小型观光飞机将从空中鸟瞰米佛峡湾和整个峡湾国家公园,然后直接飞回皇后镇。

有点懊恼!不知为什么导游小仲没有向我们介绍香港团的行程,如果介绍我一定参加。从空中捕捉360度的峡湾全景,想想就激动!

香港团走了之后,旅行车空了一多半,我们每人一排座位,或小睡一会,或欣赏外面的风光。

回到了蒂阿瑙,停车休息。从蒂阿瑙到皇后镇,一路上,风景依然如画。

晚上7点多回到酒店后,我和姚兄到皇后镇上的一家中餐馆吃烤羊排,很好吃。吃完饭我们继续在皇后镇闲逛,将近10点我们才步行回酒店。

出国之前,看到网上的朋友对米佛峡湾的评价好坏参半,有的人说非常美,另外一些人说比不上我们国家的三峡。48年前,我有幸去过三峡。我的感觉是,三峡(当然是指修大坝之前的三峡)整个长度达193公里,蜿蜒曲折,胜在气势,但却缺少大海和碧水的映衬;从整个峡湾国家公园的角度看,三峡比不过米佛峡湾,但是米佛峡湾短而不够曲折,则比不过三峡。据说能将两者完美结合的还是要数挪威的峡湾了,期待将来的北欧之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