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瘫的辨证论治

 明镜止水ysy 2018-03-16

口眼歪斜(面瘫,歪嘴巴,吊线风)

面瘫又名口僻,多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 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

多由络脉空虚,感受风邪,使面部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其病位在面部经络与心肝脾胃,临床所见以实证为主,或见虚实兼见。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汗出受风,劳累后面部着凉,以致外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面部阳明经脉,络脉空虚,气血运行异常而出现口歪眼斜,外感风寒不解,入里化热而出现阳明郁热也是常见原因,此为实证,尚有素体气血亏虚,邪气乘虚而入导致阳明失畅,亦可发为此病。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

常口歪眼斜,不受年龄限制。

面神经麻痹主要选翳风穴。

辨证分型:

一、风寒袭络:

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谨,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浮缓。

治法:祛风散寒,化痰通络。 

 方法:三百五虫汤:白芍20  白芷15  白附子6  僵蚕15  蝉蜕15  炒地龙15  全蝎10  蜈蚣2条(另包)  防风10  川芎10  钩藤20  黄芪30  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日一剂,蜈蚣放瓦上溶焦,研为细末,分两次用药冲服。

方中选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以祛风散寒,疏风通络,活血和营,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取其性能走窜,搜风通络之功;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1.      风热袭络,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口苦,咽干微渴,肢体肌肉酸楚,舌边尖微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法:加味牵正散:全蝎7  白附子7  僵蚕7    蜈蚣2  地龙7  当归10  白芍10    川芎10   防风10  钩藤10  连翘15  板蓝根15  大青叶15 

方中选白附子辛温升散,曲风化痰通络,治头面之风,为君药;全蝎、白僵蚕、地龙祛风止痉,其中白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又善通络;蜈蚣、钩藤祛风通络,;当归、白芍、川芎、防风疏风通络,活血和营,取“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连翘、板蓝根、大青叶清热祛湿解毒,以上诸药相配,药为经走头面经络,直达病所,使邪去正复。

强通刺血:

取穴:杨白,迎香,地仓,颊车,翳风,足三里的患侧,太阳(患侧,久病取双侧),大椎,尺泽双侧,面瘫急性期一定以先刺血为主,预防进一步发展,久病不愈的,几年以上也先放血。

急性期刺血后当时针刺健侧,合谷,曲池,丝足空,足三里,风池。

微通法治疗:

主穴:风池,翳风,阳白,下关,迎香,颊车,地仓,合谷,足三里。

配穴:抬眉不行加鱼腰,本神,头维,悬里。露睛加攒竹,鱼腰和睛明;人中沟斜加水沟,口歪加承浆,味觉消失舍麻加廉泉,风寒袭络加灸翳风,风热袭罗加大椎刺血。

诊断:

1.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变现为异常。

针刺治疗

取手足阳明经为主,足太阳经穴为辅,面瘫早期针数宜少、宜浅、宜精,后期诸穴位酌予斜刺或者透刺,初期宜补,后期宜泻,加用悬灸。

主穴: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四百、抬眉差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用迎香,人中歪斜加水沟,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 

隔姜灸:姜片厚约2-3mm刺数眼,上置艾栓,三到五壮,以皮肤微红为度。

护理:

1.避风,必要时可以戴口罩、眼罩防护.

2.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天点眼药水2-3.

3.严格忌口,禁食酸辣食物,避免凉水洗脸。 

康复:

时间从发病10天到20天。方法:1.对镜做皱额、蹙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训练时要按体操节奏进行,每日2-3次。2.自我按摩,因面肌薄,用力宜轻柔、适度、持续、稳重,早晚各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