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分析】合同能源管理(EMC):看上去很美

 天竺缘 2018-03-16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其在国内的发展似乎仅是”看上去很美“。

1997年,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了“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自此,合同能源管理拉开了在中国推广普及的序幕。

然而10多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节能公司并没有获得预期的高速成长,反而大多步履蹒跚,处境被动。


基于双赢基础的合同能源管理,为何在国内迟迟做不大?

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所说,凡是在市场上做不起来的好生意有两种,一种是用户没有意识到,另一种则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障碍。眼下的问题显然属于第二种。


“双赢”的背面

在林伯强看来,“能源合同管理绝对是未来的方向,市场前景巨大,这点毫无疑问。但在目前,各地的节能公司规模都太小,各种机制上的问题使人们并不看好这项生意。”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风险”。首当其冲的是诚信风险。据悉,节能管理项目的实施“短则一两年,长则十几年”,如果节能客户经营不善,节能公司承担的整改费用很可能难以回收。

还有一种情况是,节能客户一开始对技术并不信任,于是双方谈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节能公司承担技术风险和资金投入风险。但项目运作一段时间,节能效益逐渐显现后,企业发现签订节能合同所付的成本是买断设备自行管理的2倍,于是到付款时便又后悔。这样的例子在节能管理行业俯首皆是。发展到后来,在节能效益分享的基础上,行业中又衍生出了多种商业模式。

“从终端上说,高益能源与上游厂商向节能客户提供的价格是相同的,因为设备厂商还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它们必然要把价格抬高。与此同时,厂商只能提供单一的产品,而高益能源则能从众多提供商中甄选出最适合客户的产品推荐给它。”


资金困局

另外,融资难也是横亘在这个行业前的一大障碍。

项目运作之初,节能公司需先期提供启动资金、设备及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后期回收收益。因此,先期的启动资金对企业至关重要。

然而,节能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有着潜在风险,又缺乏担保,因而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一位涉足节能领域的VC界人士告诉记者,“节能公司出让的是技术,拥有的只是未来的收费权和现金流,而商业银行看重的,恰恰是土地、厂房等能够作为抵押的资产。这是造成节能企业贷款难的最根本原因。”

重重问题下,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各地的小公司相当分散,“各自为政”,还未出现一家占领足够市场份额的公司。相比之下,整个美国只有几十家节能公司。依此看,国内节能业在未来的规范过程中或许会经历一番洗牌。


回到眼下

回到眼下,合同能源管理“在酒店和机场领域做得不错”,但在更大的能耗领域仍不尽如人意。林伯强告诉记者,“酒店与机场虽能节能不少,但相对于整个能源总量来说还是很小一部分。产生最大能耗的是工业,但工业企业很难做合同管理,它往往已经具备了自行改造设备,进行节能管理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