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做梦都想当皇帝的人,当了几天皇帝感到不好玩,不想当了,却身不由己了。袁术,出身于东汉时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势力很大。袁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未成,散伙后回到淮南。袁术有强大的家族背景,门生故旧和闻名来投的,让袁术形成了强大的割据势力,占据了广大的地盘,可谓是人多粮多,兵强马壮。 寄居袁术屋檐下的孙策,看出了袁术的无能,于是想到离开他江东打拼,却苦无兵马。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将其父遗传下的传国玉玺拿了出来,用玉玺为质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去打下了江东基业。就一块玉玺,让袁术马上想入飞飞。当有人劝他别称帝时,就会有人力拍马挺他称帝,袁术头脑一热,先过皇帝瘾再说。袁术称帝后,奢侈荒淫,挥霍无度,并且毫不自知,动辄兵革相向,在称帝后为儿媳就出七路大军征伐,却让吕布一个武夫就整败了他。在他的腐败统治下,军中的士兵饥寒交迫,江淮一带民不聊生。 同时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袁术等于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首先是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两人皆是孙策亲戚),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其次是吕布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袁术率领部队进攻陈国,诱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曹操于是亲自征讨袁术,在蕲阳擒斩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 其后,袁术于建安二年(197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当时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舒邵说:“我知道一定要死,所以这么做。我情愿以自己一人的性命,从灾难困苦中救出百姓。”袁术受感动,下马拉着他的手说: “仲应,您只想自己享有天下美名,而不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吗?”然而此时袁术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发生了部曲陈兰、雷薄叛变,掠粮草奔于灊山的事件。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将帝号归于袁绍,写信给袁绍说: “天命离开汉室已经很久了,靠天下人扶持,政权出自私门。英雄豪杰争夺追逐,分割地盘。这同周朝末年的七国没有两样,只有强大的一方吞并他方。袁氏禀受天命应当统治天下,符命祥瑞粲然昭著。现在您拥有四个州,户口达百万人,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您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曹操虽然想扶助衰弱的朝廷,怎么能够将断掉的天命重新接上,将已经灭亡的朝廷重新振兴呢?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袁绍同意接纳袁术。于是袁术前往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于是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