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阳锦屏山】周末休闲最佳地---登高看日出

 小酌千年 2018-03-16

锦屏山

宜阳之美——锦屏山色

拔地而起,巍巍壮观,

柏林如海,古木参天,

体如雕琢,色如翡翠,

峭如立壁,峻若岩墙。

唐女皇武则天赐名曰:“锦屏”。

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南,东西走向,

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500米,

属断裂突起的石灰岩质地壳外貌。

山势紧贴县城,拔地而起,

高耸峻峭,陡如直立,蔚为壮观,

是宜阳城的天然屏障,

也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锦屏山宜阳之美——锦屏山色


据传,百年前这里柏林如海,古木参天,因而俗称柏杷山,此山“体如雕琢,色如翡翠,峭如立壁,峻若岩墙”。

登高俯瞰,县城东西及洛河沿岸山水之美,尽收眼底。

所谓锦屏,是指宜阳自西而东一字排列的12峰,俨然12幅锦色条屏。

其中最高为“玉桂峰”、其次为“文笔峰”。“玉柱”之东有“老人”、“烟霞”、“奎壁”、“桃花”诸峰。“文笔”之西有“双壁”、“左狮”、“夕阳”诸峰。“文笔”和“玉柱”之间还有“栖云”、“书带”、“香山”诸峰。

山峰并立,犹如一幅幅丹青画卷,自碧落高空而悬。历代名人,凡到宜城,无不登高远望,即兴咏怀,留下许多诗文镌刻于山崖之上。

唐武后曾于此亲题“锦屏奇观”四字。1985年,在锦屏山北麓发现一块阴雕正楷“奇”字残碑,字大如斗,笔力雄健,为武后所题之残碑。

由于锦屏山山色俊秀,景物宜人,过去曾以“玉柱清霞”、“仙楼夜月”、“学院书声”、“云亭远眺”、“鸡蝶炊烟”、“陶洞秋风”、“香山梵呗”、“古柏浮岚”、“丹台昭晖”等十大景观享誉天下。

锦屏山还有众多人文景观设施,见于史料者就有30多处,实在是钟灵毓秀、人文富集之地。

其中信仰崇拜方面的胜迹如香山寺、准提庵、老君堂、洞宾楼、吕仙阁、陶公洞、玉皇庙、三贤祠、文昌殿、炼丹台等,可谓儒、释、道、贤兼容并蓄,各得其所。这反映着民间信仰的多元性,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气度。

锦屏山上还有众多为登临赏景而建的亭台楼阁。这些景观或由上述各类衍生而出,或另有祥瑞寄寓,选址和造型都很讲究,是锦屏奇观的点睛之作。

如寿安亭、烟霞亭、瑞云亭、襄云亭、凤凰台、奎星楼等。其中烟霞亭的修建,还曾留下一段佳话来。

据明代姚绍祖所撰《烟霞亭记》,在锦屏山半腰旧有烟霞亭,是因吕洞宾吟诗题壁而建的。当时亭已荡然无存,但从残存的碑刻上还能确知元代人曾经重修。

嘉靖三十三年(1554),兰江子(姚绍祖自谓)路过锦屏山下,宜阳知县卫心邀请他同登锦屏。起初在“绝顶吕仙阁”设宴,见斜阳由山阴渐渐掠过烟霞亭故址,遂转移至此,继续饮酒赏景。

他们读着崖壁上的题诗,怅然良久,不觉月上林梢,云隐来踪,这才于暮色中下山回车。

卫心喟然长叹道:“锦屏胜概也,烟霞仙迹也,吾不忍其泯泯!”第二年仲秋,兰江子与卫心在会(kuài)城(今绍兴市)邂逅相遇,得知烟霞亭重修告竣,便应邀写下了这篇碑记。

旧时山水多秀丽,今朝锦屏韵犹存。

宜阳之美,美在——锦屏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