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两大诗人写下神作,后人凑成绝世妙对

 林小霖 2018-03-16

一首歌能好到什么程度?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都会犯难,那么我们现在就穿越到唐代去看一下,因为那里的几位诗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一)

先到盛唐,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一位头发有些斑白的老者独立成都城的江边,表情如痴如醉,天上白云悠然游走,眼前江水默默流淌。你走到老者旁边,只听老者突然陶醉地吟诵道: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原来老人是时年49岁的杜甫,他写了一首诗送给武将花敬定,这首诗正是他刚刚破口而出的名作《赠花卿》

诗人杜甫​

音乐可以动听到什么程度?半入江风半入云,那乐声似乎如同江风般清爽,又似乎高逸入云,轻盈自在。

音乐可以绝妙到什么地步?杜甫的回答掷地有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二)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点,由盛唐转入中唐,在韩愈门下,有个人显得很不一般,他在少室山隐居了很久,身上有一股淡然自若的禅味。

只见这人在山林中坐下,默默谛听着前面一位乐师演奏,不时陷入冥思。一曲终了,这人大笑而起,对着乐师吟诵道: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此人是大名鼎鼎的茶仙卢仝,所吟诵之诗名为《风中琴》。五音六律,泛指音乐;十三徵,指代琴;庖羲,即伏羲,传说他创造了琴。后两句写听琴的感受,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乐声如泉水流淌,清凉,澄澈,柔软;如月高远,明净,雅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映月流泉边听着清风掠过松林的声响。

音乐可以美妙动听到什么程度?卢仝给出的答案是: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三)

同处中唐的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后,也写下了神作《琵琶行》,好音乐在他这里,应该具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质。

无巧不成书,为了纪念白居易写出《琵琶行》这首大作,后人在九江市修建了琵琶亭,而琵琶亭的一副对联被誉为一绝,有天然逸致。

这幅对联将杜甫和卢仝的名句凑在一起,却天衣无缝:

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联:半入江风半入云。

用两句写音乐的名诗句,来表现《琵琶行》的音乐体验,既结合了现实,也能让人联想到《琵琶行》的描述。这样一来,三家意境非凡的大作成为了一家人,也是饶有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