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遥远的北大荒 2018-03-16
    这条经过喀喇昆仑山、连接巴基斯坦--中国的公路以其美景和险阻闻名。这条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中国喀什长达750英里(1200公里)的公路惊险地通过几百万年前一次大陆板块碰撞所产生的破碎地带,这里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这些变化不断的山峰和谷地是地质学家和旅行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喀喇昆仑山脉因正在进行的印度和中亚间的板块碰撞而抬升,这一碰撞仍在进行,因而抬升也还在继续。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的棱形岩石板块受熔融岩浆上升即地柱的作用而向北冲缓慢地撞入亚洲。在2000万年的时期中,沿海平原升高3--4英里(约5.6公里),形成一个横贯西藏高原的"皱褶地带"。印度地质学上所谓的"弓形波"系由四大山脉组成--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地处中央、分隔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喀喇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屹立着一些世界上最高大的山峰,包括高28400英尺(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以及50座超过23000英尺(7000米)的高峰。5条长度超过30英里(48公里)的冰川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地质和气候作用相结合使这里成为不稳定地带。由于地下内力断裂及地面雨水与冰川的侵蚀作用,高峰与悬崖分崩离析剥落入河,而这些河流已深深切入年代久远的死火山和古海岸残余部分中。 
  喀喇昆仑山公路从它的正式起点站赫韦利扬开始,沿着被当地人称为"众河之父"的印度河谷地急剧下降。经过位于印度河峡谷的伯塞姆后,印度河便像一条泥沙链锯切割着山脉--每天冲走500万吨沙石。公路紧靠高于急流1000英尺(300米)的峭壁延伸或沿着谷地侧坡盘旋而上,绕过那些不可能攀登的陡坡。两边的高峰高达16500英尺(5000米),人们看不到陡立峭壁之上较高的山坡。在齐拉斯,峡谷变宽,河流流速变缓,旅行家们将姓名和图画刻在这里的岩石上已有两千年。齐拉斯堡垒提醒今天的旅行者,这里曾是科希斯坦这个饱经匪徒蹂躏河谷王国的中心,19世纪时英国人试图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该王国却不甚成功。
吉尔吉特--通向中国的门户
  这条公路循着印度河向东延伸,可以看到路南18英里(29公里)处高达26815英尺(8126米)的南枷峰的雄伟山肩。1841年这里曾发生的一次地震及随之所产生的滑坡使河流被阻塞,并形成约1000英尺(300米)深、37英里(60公里)长的湖泊。当拦河坝决口,水向下游倾泻时,曾将一支扎营在200英里(320公里)外的军队冲走。现今这个湖泊底部成为一片淤泥荒地。公路穿过此处离开印度河向北延伸到吉尔吉特。这个城镇俯瞰着吉尔吉特河和罕萨河汇合处,曾在几个世纪中成为通向中国的门户,一直到16世纪丝绸贸易衰落时为止。19世纪90年代,它成为英、俄两大帝国向中亚扩张中争斗的一个砝码。吉尔吉特曾是英国在这个荒凉地区中的前哨,就在此附近,一名英国特工兼探险家乔治.海沃德在揭露一系列暴行后,被印度当地的土邦主杀害(他的坟墓在旧基督教公墓内)。1947年,当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时,吉尔吉特划归巴基斯坦。
  今天的吉尔吉特在河上架起很有气派的悬索桥,市场繁荣,公共汽车、卡车和小汽车川流不息,来往于阿富汗、中国和印度之间。出租车很多,十几家旅馆都设在相隔不远的地方。能见度良好时,巴基斯坦的PIA航空公司在夏季每天与伊斯兰堡之间有3次来回航班。过了吉尔吉特便是罕萨谷地,一条狭窄的地裂带。公路沿着谷地、紧靠峭壁表面延伸。在海拔25667英尺(7823米)处,勒格博希峰耸立于冰川和其他被杏树梯田围绕的海拔23000英尺(7010米)的山峰之上。公路循着罕萨河,在耕种稀疏的岩屑和岩石地区延伸约50英里(80公里)到达中国边界。途中经过的4条冰川,都是在徒步旅行者步行距离以内。大多数旅行者选择在巴基斯坦苏斯特边界站过夜。
  公路循一条长而坡度不陡的路线爬上海拔16280英尺(4934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国际长途汽车承担全程旅行,但乘当地巴基斯坦长途汽车的旅客均在过境时换乘中国的汽车。公路向下越过帕米尔高原的外围山脉到达中国边防站,再行60英里(100公里)便是塔什库尔干。这里的旅馆是最普通的,热水被视作奢侈品。从这里乘长途汽车行187英里(300公里),在一天以内到达喀什,途中经过两座高大山峰,,即海拔24900英尺(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和25472英尺(7714米)的公格尔峰。公路最后下降到一段50英里(80公里)长的平坦路,到达位于历史上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中国喀什。自从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为一个兴盛的国际市场。28万居民大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除了市场上充满异国繁忙景象外,喀什还成为连接现代文明的纽带。它设有银行、旅游服务机构及与乌鲁木齐的航空交通,并办理旅行许可证和签证延长手续。远处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火炉般的荒地。
   这条非凡的公路是国际政治的产物。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一次友好地解决边界冲突后,于1966年合作动工修建这条公路。巴基斯坦方面整修车道、小路以及山路,几乎修到了边界。中国方面承担建造所有的桥梁,并解决在巴基斯坦境内从吉尔米特开始的一段长60英里(100公里)高而不稳定的公路的建设问题。这项工程要求清除7亿立方英尺(2000万立方米)的石块和建造一条边界的通道,即红其拉甫山口。这需穿过海拔16500英尺(5000米)的高山,对来自低地的人来说会有缺氧之感。15000名巴基斯坦开路工人中有400人死于事故。这条公路于1982年通车,首批游客于1986年来此,但道路的修理和改善工作仍在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