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 | 中国的省份简称是怎么来的?

 lemon0520 2018-03-16

古典书城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简称,这些简称当初是怎么选定的,其中有着怎样的渊源,可能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一省之简称,蕴含着太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乡土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称的由来吧。



| 北京 |


先说首都北京,早在战国时,北京就是燕国的都城,人称燕都。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建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从此北京有了“燕京”的称呼。


北京地区最早的寺庙“潭柘寺”


后来,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到此,“北京”这个名字横空出世。1949年北京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 河北·河南 |


相传,大禹治水后,依照山川地势,将华夏分为九州。


尚书·禹贡》记载,九州的顺序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其中的“”和“”是河北与河南的简称,它们是现在仅存的名称来自古九州概念的两个省份。


禹贡九州


河北是古冀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刘熙所作《释名》中,解释了“冀州”的由来。


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冀”代表希望,由于冀州地区常为都城或畿辅之地,因此古人在地名上寄托了太平、兴旺的美好愿望。


承德避暑山庄


而河南这块古老中原之地的“豫”字背后,还隐藏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地理大变迁。


《说文解字》中说:“豫,象之大者”。在商周时期的钟鼎铭文中,“豫”的字形就像是一个人看着一头大象:



殷墟以及中原很多地方都出土过大象的骨头和活动化石,证明商代的中原地区是大象的家园。


后来,随着气候变化,中原地区不再那么温暖湿润。


大象失去了栖息的适宜环境,只好集体向南到淮河流域生活去了。


但是,来自象群的“豫”字,却被保留下来,一直作为中原大省河南的简称


厉害了,我的象


| 湖北 |


既然提到淮河流域,就来说说湖北吧。


“鄂”是湖北的简称,战国策里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的记载。


这个鄂侯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封神榜》里被纣王做成肉干的那位。


湖北武当山


《战国策·赵策三》:“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说的也是这件事。


鄂国是商朝便有的古国,原来位于河南沁阳境内,后鄂侯率淮夷反周被灭。


鄂国只好举族南迁,来到今湖北境内的随州、鄂州定居。于是湖北就有了“鄂”的简称。


湖北武汉黄鹤楼风光


看来不仅湖北的大象,就连人都是从河南迁过来的,湖北和河南本来就是一家啊。


| 四川·福建 |


说完湖北,再来说说四川。四川古来就有养蚕制丝的传统,蜀锦更是闻名世界。


四川的简称“蜀”就是来自这种文化,《诗经》里说,“蜎蜎者蜀,蒸在桑野”。


“蜎蜎”形容虫子爬动的样子,甲骨文中“蜀”字的形象也是一个眼睛非常突出的幼虫。


蜀锦


而福建的简称“闽”字中也有“虫”,可是此虫非彼虫,这个虫指的是“长虫”,也就是蛇。


《说文解字》对闽字的解释有:“东南越,蛇种”的说法。


至今,福建地区仍有崇蛇的习俗。


比如在福建的漳湖镇的蛇王庙,每年都要举行“游蛇节”,也就是一种传统的祭蛇仪式。



| 江苏·浙江·上海 |


苏、沪、浙三地,无论是旅游还是包邮,都经常被联系在一起。而它们的简称也确实有点关系。


首先,都带有水字旁,证明古来就是鱼米之乡。


江苏的简称“苏”字的繁体字“蘇”,包含草、鱼和稻禾的元素。


苏州拙政园


南方地区过去用树枝或稻草穿腮提鱼,来给鱼保鲜,这就是苏字的含义。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由此得来江苏之名。


浙江的“浙”字,带有斧头、江水和山林,用在这里专指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



至于上海的简称“沪”,则来自当地人发明的一种古老渔具扈,也叫“鱼簖”。


鱼簖是水上的栅栏,它能任水流舟往,却不让鱼儿通过,帮助人们捕鱼。


| 广东 |


最后来说说广东。


广东的简称“粤”在《诗经》中常和“越”通用,它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与古代百越文化相关的省份简称。


先秦时期,中原地区部落将长江以南地区泛称为“百越”,广东的“粤”起源于南越国。


南粤名山白云山


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本是秦朝南海郡尉,祖籍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


赵佗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秦末大乱时割据岭南,成立了南越国。


可见,广东地区与中原的渊源也是由来有自。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万岁”瓦当


这些省份中,有你的家乡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