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谈个人理解到的部分跟大家作一次分享。 什么是思维、什么是知识,要先弄明白。 弄明白了,其实判断就自然而然出来。 这个问题很深,只能谈我能理解到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知识是基础, 没有知识, 你还想期待思维吗? 好吧,先看什么是知识。王东岳老师所提出的自洽、它洽、续洽可以看作是检验知识的要求。 任何知识都只能是表述。为什么呢。不管是文字、符号,都是一种表述。 这种表述落实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用正确来判断是否能成为知识。 判断的要求或标准是什么, 就是判断是否是知识要有一定的标准。 王东岳老师所提出的自洽、它洽、续洽可以看作是检验知识的标准或要求。 自洽,简单的讲指【新知识】自身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它洽,简单的讲指【新知识】能和其它已有的知识兼容。 续洽,简单的讲指【新知识】还能解释和预测新出现的事物。 正确的反面就是错误,知识可以被推翻, 因为人的认知在进步,一定时空成立的知识, 就会变得不成立。 每个知识都可以看作是暂时正确的,都是可以被推翻的。 社会的进步,很多就是推翻了已有的知识。 表述要通过认知,但表述出来的理论、概念或其它, 经过【自洽、它洽、续洽】的检验就会变成知识, 一旦成为知识, 就有可能被否证。 知识是一在定时空正确的表述。 好吧,再看什么是思维,一个核心理论是知识,但它还不能变成思维。 精细加工理论,把它变成【结构与要素】, 一个理论知识就跟思维模型搭上了桥梁, 思维模型还是要发展出一定的思维方法,以便大脑的使用。 从知识变成大脑可以使用的思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知识跟思维相生相成大脑利用思维方法及思维模型推论出新的知识, 这是思维生成知识的范畴。 当然这个新推论的知识,要经过【自洽、它洽、续洽】的检验。 相反新的知识通过精细加工, 又会变成大脑可以使用的【新的思维】, 这是知识生成新的思维。 做个类比,先看图知识就象那树根 盘根而错节,交错而致密! 而思维更象树的枝干、树叶直至变成果实, 只有树长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 才会结果。 树干、树叶,探向天空,会吸取能量, 输入到树根, 树根的网络就会变得更到宽、更深 树干、树叶就会长得更好! 知识跟思维就象这层关系。 知识生成思维, 思维生成更多的知识, 知识跟思维是相生相成。 结论:思维与知识,哪个更重要,现在可以作出判断了。 要系统来思考,你就不会割裂思维与知识。 思维知识是一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