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来议议为什么种地很难赚到钱?

 独秀客 2018-03-16

农业的问题是土地的问题,是市场格局的问题。是国家利益的问题,作为参与在其中的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能为力的。

国家补贴也是扯淡,樱桃就快要上市了,每年五月左右,果农三四点起床上山摘樱桃,然后拿到市场去卖,但樱桃不易保存,拖几天就烂掉了,种樱桃的人又多,所以在集市是完全的买方市场,所有的农民相互之间竞争,小贩疯狂杀价,看着非常心酸。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这样的格局。如果给农民补贴,后果仍然是农民继续恶性竞争,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政府给农民的补贴最后只是转手给了那些倒运樱桃的商贩。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让农民有一定的议价权,比方说,把土地集中到少部分人手里,规模化生产,而不是靠补贴。但是这条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走的出来的。

最大问题的对国家来说还是农产品的价格还不能涨,城市站在农村肩膀上,市民站在农民肩膀上,工业站在农业肩膀上,你一涨,人家只会涨得更凶猛。全社会通胀的结果就是国家不稳定。现阶段来说,粮食的价格只有保持稳定这条路。

整体的局面没改变之前,你去包地做农产品的生产,你那点面积的粮食仍然是没有定价权的,想不清楚这个问题就跳坑的人太多了,很多的投入几百万上千万去种地,最后血本无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到哪一天可以改变这个结局呢?除非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北京房价可以从三千涨到十万,小麦大米也可以涨价到100一斤,可以把18亿亩耕地红线改成10亿亩,那8亿亩都种成花草,这样环境变好了,到处是花园,农民兄弟有钱了,也能进城买房,房地产去库存任务也完成了,达到了共同富裕,何乐而不为呢。农业收益率高了,穷人不去北上深,大城市病也解决了,这逻辑没毛病吧?哈哈,这只是梦而已。


日本的农业是有补贴的,日本的农民最幸福的日本农产品价格还是很高的。是建立在日本的农产品闭关锁国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日本工业化完成,社会劳动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我们能不能走这套路?真的不确定。

现阶段,凡是国外品种有很强竞争力的,你最好不要去弄,凡不是绝对供不应求的品种,最好还是别弄了,做有品质的,有特色的,有绝对需求的农业,把你的情怀用在这样的需求上, 相信我,这样的农业做起来才会有意思一点。

就拿葡萄来说,你做产量能做的过下面的这些国外生产的品种嘛。生产更为简单,用工更小,葡萄抗病力强,糖度还不低。才是大众化葡萄的竞争力所在,这也是一个思考方面。当你发现这里的秘密,并且可以操作如意时,或许可以去试一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相当于把你的竞争对手做的更难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从农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农业人口降低是必然趋势,一般在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到30%左右的时候模式面临转型,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化及相应的种植模式变化。中国正处于这个历史进程当中,农业转型过程中大量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涌现,产业链细分以及专业提升成为必然趋势。对致力于发展农业产业的种友们来说,控制好节奏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