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退水唤醒千年古城 吴城镇对岸芦潭湖滩惊现汉代海昏县遗址 本报九江讯钟军、记者危诚摄影报道:由于今年持续干旱,鄱阳湖水位创百年历史最低。近日,在鄱阳湖滩上,传说中的海昏县遗址浮出了水面。 11月4日,记者在永修县吴城镇一名老向导的带领下,乘一条小渔船来到与吴城隔河相望的芦潭(原海昏县治所在地)。记者在这片湖滩看到了排列规则的百余根木桩,据了解,岸边的这些木桩取材于槠树,不易腐朽。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海昏县,县治设在与吴城镇隔河相望的芦潭村附近。 这块低洼的鄱阳盆地原本人烟稠密,东吴名将太史慈曾在此升堂断案。随着湖水的不断入侵,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海昏沉没,商业迁至地势较高的吴城,吴城遂正式立镇,故民间一直有“沉掉海昏,浮起吴城”的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