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纺织产业在台湾逐步走向夕阳,大润发是润泰集团为了转型而投资的众多篮子里的一个。早在2009年,大润发就以404亿元的销售额首次超过家乐福,并在此后蝉联大陆商超零售冠军。 当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等巨头都在关店缩水或增速放缓时,只有大润发还在坚挺地扩张,进入中国大陆市场19年从未关过一家门店。作为令沃尔玛、家乐福都生畏的零售业巨头,这一切的缔造者,都是黄明端。 “说他是大润发的乔布斯一点都不为过,整个大润发的权力结构就是围绕Peter(黄明端英文名)转的,他更是个工作狂。”一位熟悉大润发的知情者曾这样透露。 然而,这个19年的“零关店”纪录在10月12日被打破了。当天,大润发山东潍坊潍一广场店关闭。该门店是合约未到期却因物业纠纷被迫终止营业,远非经营模式出了问题。 01 狼王的柔情哽咽 ▽ 已过天命之年的黄明端清瘦有神,喜欢穿一身深色夹克,戴着金色方框眼镜。从1996年台湾润泰集团成立大润发流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来,从未有过零售管理经验的黄明端即成为掌舵者。
在“2016中国零售商业琅琊榜年度风尚人物”颁奖典礼上,大润发中国董事长黄明端略带哽咽的声音告诉现场观众,这些年大家只是看到大润发没有关过一家店的荣光,但是这里面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感叹自己的零售生涯,感恩大润发团队合作拼搏的精神,这位杀伐决断的“狼王“此刻流露出他温情的一面。
但上述数据值得回味: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连锁百强企业平均新开门店115个,较去年下降16%。而百强企业平均关闭门店62个,较去年上升39%。 02 量贩界的“郭台铭” ▽ 黄明端,大润发中国区董事长兼飞牛网首席执行董事,素有连锁超市“陆战王”之称。
在台湾,也有人将他誉为“零售界的郭台铭”,黄明端的老板、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则称他为“狼王”,认为他是润泰最适合开疆拓土的猛将。
黄明端1955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县西港乡一个小渔村,家中七个兄弟姐妹,他排老幺,吃了上顿没下顿。少年时代成绩并不好,英文成绩没有超过十分。家境以及出身环境的影响让他渐渐成为了一名“混混”,初中毕业就已经做好放牛的准备了。后来机缘巧合,高职(相当于大陆的中专)招生,因为当时的木模科没人去,所以黄明端就被录取了。
学杂费是520元台币,相当于一百多元人民币,黄妈妈拿不出来,只得找邻居借,许诺等甘蔗收成了、猪养大卖了再还钱。邻居说着风凉话的那一幕,深深刺激了黄明端。当时,学校规定前三名免学杂费,为了不让妈妈借钱,黄明端决定好好念书,结果真考到前三名。此后,浪子回头的他一路从高职读到名校——台湾大学商研所硕士。
说起这段往事,黄明端得意地大笑,心中也感激那段困苦时光。“你把我打倒了,我会再爬起来,因为我曾经是一无所有的人嘛。我穿拖鞋长大的,怕什么!你要拚价格,我比你还低,谁怕谁?”就像黄明端说的,自己其实是个适合当“大哥”的人,只是命运让他从“江湖大哥”变成“量贩大哥”。 在台大读书时,黄明端结识了润泰纺织厂的尹衍梁,现在润泰集团总裁,毕业之后就到了润泰上班。尹衍梁可以说是黄明端的伯乐,对他影响至深。两人从润泰纺织摸爬滚打十几年,并最终进入了零售业。
彼时,恰逢量贩店在台湾兴起,两人顺势做起了大润发,并赢得了内陆市场。大润发创立之初,黄明端表示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他的豪言是,“大润发要开的是超过一千家店!”
19年前,黄明端对零售行业完全陌生。他将制造行业的管理精髓运用到零售行业,从学习沃尔玛、家乐福的经营模式,到后来又学习欧尚的管理经验。最终超越了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在中国的成绩,成为中国零售业霸主。 03 量贩帝国梦不停 ▽ 黄明端精神奕奕、俐落的身影,又出现在卖场,他的眼神紧盯着货架,一边指示要做哪些调整。“大润发的精神就是不断改善,天天在变,”黄明端说,他还有句名言,“店只要一落地,就开始落伍。” 多年来,大润发在中国可说是经营有成。但对黄明端而言,这个量贩帝国梦才刚刚起头。他用红笔重重地在白板上写下“FORMAT”几个大字,他最近在思考中国量贩店未来的经营型态是什么,“这是我们内部的机密,反正客户要什么,大润发就给什么。” 本来,黄明端计划工作二十五年就要退休,但在大陆,这个愿望现在看来很难实现了。“我常跟底下的人说,你们都没有理想,没有坚持,你们到底想开什么样的店?没有坚持,不会达到你的目标,” “我的理想就是让愈来愈多顾客满意,”说完,这位量贩大哥又急着赶回办公室,准备扩张更多地盘。 04 避实击虚:农村包围城市 ▽ 1996年,纺织业不景气,而量贩店在台湾兴起,润泰集团决定转战大卖场,时任润泰纺织厂总经理的黄明端被委任为润泰量贩店(大润发)筹备处的总经理。
当其他零售巨头纷纷在已经沦为红海的北上广深、成都、武汉等大型城市投入重金的时候,大润发在广阔的三四线市场甚至五线市场大步前进,并不断深耕下沉自己的渠道。 在一线城市增长乏力的时候,三四线城市就成为未来中国零售的主战场。再加上城镇化过程的深化,这一开店战略持续扩大大润发在中国内陆市场的优势。 1998、1999年时,北京已经被家乐福占满,上海是卜蜂莲花的天下,深圳的王者是沃尔玛。
黄明端决定,大润发作为后来者,只能先进三四线城市,再到一线城市。那时,他的行李箱里常年放着大衣和短袖,便于随时飞去南北方看地皮。
“看商圈,看当地人家庭住址,家电情况;看街上汽车多,脚踏车多还是电动车多;看行人的化妆,鞋子,衣着;还看当地餐厅旅馆的费用;就业情况和用电量也是硬指标。”
大润发创立之初,黄明端发誓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要开超过一千家店”,现在虽然目标未到一半,但盈利能力已超过了沃尔玛。 尹衍梁说,“同一地区,家乐福的营收是大润发的七成,沃尔玛只有五成。若两店之间距离两公里,那沃尔玛的营收只是大润发的五分之一,甚至在苏州、昆山等地,沃尔玛的营业额几乎只有大润发的十分之一。”
05 顺应时代,试水做电商 ▽ 根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8月24日发布的半年报,公司在全国有421家大卖场,而在新店方面,截至6月30日,已取得111个地点开设综合性大卖场,其中59家在建。
作为零售行业教父级别的人物,黄明端曾带领大润发书写了中国零售业单店销售额和盈利能力最高的企业神话,创出了单店销售额3.3亿元的记录,堪称“陆战之王”。
大润发有如今的规模,其背后的掌控者黄明端可谓功不可没,不过,已到花甲之年的他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投资飞牛网正是为了给大润发寻找未来的发展引擎,而且别无选择。
2013年9月,飞牛网成立。发布会上,有人问黄明端,飞牛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只烧钱不盈利的电商”?
黄明端回答:“只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盈利,大润发在大陆熬了五年才盈利,飞牛网并不追求快速盈利。”
前不久飞牛与国美的“联姻”,就是黄明端在选择进军电商后做出的选择:中国电商经过这几年发展,初期通过杀价取得一定规模,是正常,但不会永远做赔钱的生意;从今年开始,大陆电商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变得理性,所以今年价格战明显减少,此时进入电商正是不早不晚。
而飞牛网虽然已做好亏损数千万的准备,黄明端甚至在发布会上直言大润发最不缺的就是钱,进军电商就是要玩真的,要玩就玩大,笑称“小玩不是个人风格”,但同样不会以烧钱为目的,不盲目追求规模,而在好与快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在谈到线上线下是否会有冲突时,黄明端说:与其让其他电商来抢占市场份额,还不如自己跟自己竞争,大润发未来的战略就是虚实并进。 综合整理:食业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