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拜见老子后你知道发出了什么感叹吗?

 flyk0tcfb46p9f 2018-03-17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老子,汝愿同去吗?”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鲁国国君准行。派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孔子千里迢迢来到周朝见到了老子,非常高兴,他向老子请教之后,感到受益良多,老子引孔子去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并教孔子乐律、乐理;还引孔子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之后孔子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老子说“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之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喜欢谈论他人之是非;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子送行孔子到了黄河边上,只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老子闻听孔子此语,接着对孔子说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呢?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也!”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呢?人之所以生、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有违人之本性远也!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你何不学水之大德?”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茅塞顿开: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了?此所以为上善。”老子送行孔子时还与孔子谈了许多。临别时孔子对老子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先生拜访老子,见到人了吗?”孔子道:“见到了!”弟子问:“老子怎么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于龙?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子,真吾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