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一些基础的电工基础知识,并且最后附了张经典的起保停实物接线图,不知道大家掌握了没有,今天我们开始正式讲解有关PLC 的知识。 1、都在讲PLCPLC,那么什么是PLC? 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说白了,PLC就是将以前的继电器控制缩小集成到一块电路板进行控制,然后又对其功能进行了扩展(比如通信等等。。。)尤其是想现在的PLC,它的功能真的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原来越集成化、柔性化、操作起来更简单。 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在冶金、化工、印刷生产线等领域都有应用。西门子(SIEMENS)公司的PLC产品包括LOGO、S7-200、S7-300、S7-400,新产品先包括S7-200smart 、S7-1200、S7-1500。 西门子S7系列PLC体积小、速度快、标准化,具有网络通信能力,功能更强,可靠性高。S7系列PLC产品可分为微型PLC(如S7-200),小规模性能要求的PLC(如S7-300)和中、高性能要求的PLC(如S7-400)等。 2、PLC的工作原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①、PLC在输入取样阶段,首先按顺序将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或输入数据读入,并将其存入(写入)各对应的输入状态寄存器中,即刷新输入。随即关闭输入端口,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输入状态有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变化了的输入信号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取样阶段被读入。 ②、PLC在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后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执行条件可从输入状态寄存器、内部继电器(寄存器)和当前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读入,经过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其结果再次写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有的内容将随着程序的执行而改变。 ③、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送至输出端并通过一定方式(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等)输出,驱动相应输出设备工作,这就是PLC的实际输出。 经过这三个阶段,完成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的长短与用户程序的指令条数及执行各条指令所需的时间有关,一般不超过100ms。 本节说到这里,下节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