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菱PLC自学第1课—基础知识

 岐岐feng 2018-03-17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学习一门技术,当然需要对其有所了解,这就是所谓的动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菱PLC 的基础知识(基本通用)。

PLC是什么?能干什么?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在我最早接触PLC的时候困扰我好久,PLC,官方名称叫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度娘说:PLC是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啊!前途还用说,况且现在大家都在搞工业4.0,自然离不开这方便的人才了。

PLC主要分两大系列,日系和欧系,日系代表品牌有:三菱和欧姆龙,欧系主要是西门子。两大系列不同之处:1、输入输出方式,日系的通常是NPN(漏型:公共点接负极),德系的通常是PNP(源型:公共点接正极),所以在选用相关传感器的时候要注意。2、编程方式,日系的缺乏结构化编程思想,德系的对结构化很注重,所以日系的简单易懂,而德系的继承了欧洲文化的“古典”,让人觉得博大精深,其实其编程思想是结构化为主,包括功能块、功能、全局数据、共享数据等,都是令人可望不可及的神秘,其实,仔细学起来也没有什么,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不够了解。最主要是我们能否具有技术方面的工程思想。

PLC的两大输出类型:MT(晶体管输出)和MR(继电器输出)。

三菱PLC自学第1课—基础知识

以上图片均为国产工控板

MR(继电器输出)

优势:继电器输出可通过交流和直流,一般负载AC250V/50V以下,负载电流虽然可达2A,但是PLC的输出最好不要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一般用PLC输出控制一个小型中间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大电流,如交流接触器等)

劣势: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算是最大限制了(一般数十万次左右,根据负载而定,连接感性负载时的寿命要小于阻性负载)。此外,继电器输出的响应时间相比晶体管输出也比较慢。因此,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不适合使用此种类型的输出形式。

MT(晶体管输出)

优势:晶体管相应速度快,适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如高速脉冲输出;由于晶体管是无机械触点,因此比继电器输出的寿命长。

劣势:相比MR型PLC,MT型PLC输出电流只有几百毫安。(国内的工控板经过改造还是可以输出比较大的电流,甚至达到5A)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有没有学到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提意见。从下节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三菱PLC的自学之路了,选择三菱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觉得比较好上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