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毛病不重视会惹大麻烦 可能是重病发出的“警报”

 yygltj 2018-03-17

摘要:近期,多篇讲述自己或家人就诊经验的文章在网络热传。许多人感慨生命无常,“没想到小毛病竟让人阴阳相隔”。不过,有经验的医生指出,一些小毛病可能是重病发出的“警报”。

  一位老人因一场“小感冒”,最终不幸身亡;阿婆由一场咳嗽被查出“肺癌晚期”……近期,多篇讲述自己或家人就诊经验的文章在网络热传。许多人感慨生命无常,“没想到小毛病竟让人阴阳相隔”。不过,有经验的医生指出,一些小毛病可能是重病发出的“警报”。
  血小板过低提防白血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娟说,血小板降低,常被人当成常见的“贫血”。实际上,当血小板下降到三万以下时,病人随时有自发出血的风险,万一发生颅内出血或重要脏器、重要血管的大出血,病人会很快身亡。这种情况一般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各类白血病有关。
  中性粒细胞少要防感染性休克
  “有些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病人到处跑,医生很为他们担心。”李娟说,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为1.5x10的9次方/升,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0.5x10的9次方/升,要特别警惕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中性粒细胞堪称身体里的“卫兵”。当它缺乏时,一旦感染,病人会因失去有效保护,立即进入感染性休克状态,出现多器官衰竭。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即“再障”)及所有化疗后的病人,都要重视这个指标,必要时就诊血液病专家。
  便后出血或是结直肠癌
  很多人对便后出血不当回事,尤其是痔疮患者。实际上,所谓的“痔疮出血”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表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指出,便血颜色越深,距离肛门越远,颜色发暗的便血往往提示和肠道肿瘤、直肠癌有关。一旦发现便后出血,最靠谱的选择还是尽快到医院消化内科做“粪便潜血试验(FOBT)”,如为阳性,要做肠镜确诊。需提醒的是,粪便隐血试验仅能检测到30%~65%的大肠癌。如潜血检查为阳性,但因血压、年龄、心理等因素无法耐受肠镜,可考虑准确性更高的“粪便肠癌基因检测”。
  少年夜间腿痛当心骨癌
  青少年夜间腿痛,常被家长当成“生长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指出,这可能是骨癌的早期表现。在早期,80%的病人能在足部摸到缓慢生长、位置固定的小肿块,界限不清,有压痛。50%的病人有“夜痛”。到了晚期,基本所有患者都有“夜痛”。当孩子肢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肿胀,当夜间或休息时出现肢体疼痛时,要警惕骨癌,及早到骨科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