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间咳嗽的辨证治疗

 温庶之州 2018-03-17

   慢性咳嗽是感冒后常见病症。其中以治疗夜咳较为棘手,常延绵数周或数月不愈。对此病症系统研究者少。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对其病机及辨证治疗作以下分析。

1.基础理论:

1.1  病机复杂,不可拘泥:夜咳症状多变,患者表现或咳嗽昼轻夜重,或入睡前剧咳,或夜间咳醒,严重影响睡眠。或为干咳无痰、少痰;或咳嗽痰多,或痰白稀薄,或痰黄粘稠;伴见他脏症状更是复杂多样。而诸多医家立论多拘于某一种,笔者以为不然。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夜咳亦然。风寒暑湿,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虽外邪欲传脏,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此自外而入者也;七情郁结,五脏不和,则邪火逆上,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蒸于肺而为嗽,此自内而发者也。夜咳缠绵,属内伤者多。

1.2病因病机分析:

1.2.1肺中伏火,肝火犯肺:咳嗽日久失治,或治疗不当,肺中伏火,肝与肺以经络相连,病久殃及他脏,引动肝火,木火偏亢,又乘机犯肺,木火刑金,肝火、肺热共致肺失肃降,上逆作咳,肝主痉,故多见夜间阵发性咳嗽。《医碥》“黄昏咳多,火气浮于肺也(肺气当降时而不得降,火浮故也)”。《证因脉治》“伤热咳嗽之症,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

1.2.2食积伤脾:多见于小儿,素本脾胃虚弱。由于饮食不节,温凉失调,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停滞不化,脾胃运化失常,痰浊内蕴。《医碥》曰:“黄昏熟睡中,忽嗽痰数口,食积痰也,(睡则脾静不运,故痰停于内而嗽……此证痰嗽也。)二陈、山楂、麦芽,消导自已。” 《证因脉治》“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证治汇补》“食积痰嗽,面色青黄,五更转甚,吐痰如胶。”

1.2.3 痰瘀内阻:咳嗽日久不愈,肺气肺体损伤,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痰瘀相关,“痰聚碍血”,痰浊阻于脉络则血行不畅为瘀;瘀可致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须知痰水之壅,瘀血使然”。盖人之阳气在夜间最弱,而阴气最盛,本已肺气宣降失常,气血失畅,更加之阴寒凝滞,故而阴血运行更加受阻,停而成瘀,发为夜咳。

1.2.4热邪伤阴:感受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热灼津液,日久耗伤阴液,阴伤则咳嗽日轻夜重。卧则咳,夜属阴,肺、肾皆阴,咳属虚咳。《医碥》“日轻夜重,属阴虚,二陈加当归”。《明医指掌》“有阴虚而嗽者,其气从下而上,多重于夜分是也。”《医述.万病回春》“夜嗽日久,多属肾真亏损,火炎水涸,津液泛而为痰,须用六味丸加二冬以滋化源。”

1 . 3 现代医学观点:咳嗽是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刺激传入中枢而致,而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故咳嗽夜间加重。研究报道:ß2肾上腺素受体多态性与过敏性体质病人夜间咳嗽有关。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统计结果指出,在儿童慢性咳嗽中,过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指气管在接受过敏原、或非过敏原刺激物(如二手烟、污染的空气)刺激后,气管内产生平滑肌收缩、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炎细胞浸润等。除了喘鸣及胸闷的表现外,也有可能以慢性咳嗽为单一症状。而这种咳嗽,一般而言,以夜间(尤其是半夜)及清晨情形最严重,且伴随大量痰液。推测其原因可能跟温差及直接与棉被、枕头等过敏原含量高的物品接触有关。

2.  辨证治疗:

2. 1  郁火夜咳:辨证要点:症见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当清肝泻肺,解痉止咳。常用方药:青黛、赤勺、桑白皮、地骨皮、黄芩、连翘、桔梗、川贝、瓜蒌、甘草。火热较盛,咳嗽频作,加山栀、丹皮、浙贝;口渴甚,加双花、花粉、石膏。火象不甚者,可症见:夜咳甚,咯清稀泡沫痰,或发热,或寒热往来,或胸胁胀闷,或口干,苔薄白,脉弦,等。治宜宣畅气机,解郁散火。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半夏、黄芩、厚朴、连翘、苏叶、桔梗、公英、杏仁、甘草。

2.2  食积夜咳:辨证要点:多见于小儿,夜咳,睡前多食则愈重,睡卧不安,大便溏或有酸腐味,胸脘痞闷,舌苔厚腻,脉沉。古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治疗当消食健脾,化痰和胃。常用方药:党参、白术、陈皮、半夏、焦三仙、连翘、山药、莱菔子、桔梗、川贝、甘草。痰多,脘闷明显,加苍术、厚朴;苔厚腻,加藿香、佩兰;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可加大黄、枳实。

2.3痰瘀夜咳:辨证要点:风痰停滞咽喉,症见:咽痒、异物感,咽痒不适则咳,不痒不咳,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即咳,无痰或少痰,咳嗽频繁时可见声嘶,舌苔薄白,脉弦浮。检查咽喉部无特殊改变。治法应为祛风利咽,化痰止咳。常用方药:薄荷、僵蚕、蝉衣、苏叶、麦冬、黄芩、杏仁、厚朴、炙枇杷叶、甘草。  如咳嗽较重可加炙紫菀、冬花;咽干、口干较著,可酌加沙参、玄参。痰瘀互阻型:症见:睡前咽痒不适,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夜咳,舌质紫暗,舌下脉络迂曲。治法应为:化痰利咽,活血止咳。桑皮、苏叶、陈皮、半夏、川贝、桔梗、当归、丹参、甘草等。伴大便秘结,可桃仁、杏仁合用;热象较著,可以丹皮、赤勺。

2.4 阴伤夜咳:辨证要点:干咳无痰,心烦难寝,午后身热,口渴喜饮,睡时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地骨皮、桑白皮、太子参、石斛、五味子、百部、紫菀、甘草。盗汗潮热者,加胡黄连、青蒿、鳖甲以滋阴退热;若肺热,加知母、白薇助退虚热, 使得热清、痰化,阴液得以保存,达到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咳嗽自止。多汗、眠差,可加浮小麦、生龙牡;咽干声嘶,可酌加玄参、胖大海、青果。

3. 体会:

对久咳夜咳,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发现,由咽炎所致的喉源性咳嗽以及过敏因素所致咳嗽是最常见原因,但其治疗上确实有特别之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多能收到满意效果。因病情多较缠绵,故在辨证基础之上,如紫菀、款冬花、炙百部、炙枇把叶等化痰止咳药但用无妨,并无“闭门留寇”之嫌,而用米壳等敛肺止咳之品,当慎之又慎。对晨咳、夜咳而久咳不愈者,因“久病入络”而配用细辛、当归、赤芍、川芎等药治疗,则能收到满意疗效。服药时间在睡前佳,睡前咽痒甚者可含化清咽滴丸、银黄含化片,或中西医结合,酮替芬1mg每晚睡前服。病情重者,可在辨证基础上配合应用静脉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有较好止咳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僵蚕、蝉衣等药物均有解除气管痉挛、扩张气管平滑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