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涞水经幢(辽金四通·待考)

 安东老王 2018-03-17



一、长堤寺金代经幢

年代:金代;形制、特点:石质经幢;现状:文管部门保管
河北涞水长堤寺经幢(金·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篇图片作者:土不贤人
 
  中新河北网2008年5月15日消息,保定涞水县东文山乡西长堤村在长堤山开发建设中,发掘出古代长堤山寺及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泰山行宫的原始构件、经幢、石碑等文物。
  长堤山,也叫金牛山。《涞水县志》载于云川之首,曰:“县西十里特峙无群可以眺远。”据涞水县原县委宣传部干部刘瑞凤介绍,泰山行宫它的前身是长堤山寺,如果追溯它的历史,应该是非常久远的,因为涞水山前有几个古庙,有碑文记载的像庆华寺、玉泉寺等都始建于汉代,长堤山寺它的建设应该不会晚于那几个寺,所以说可能是汉代,应该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此次发掘出古代长堤山寺及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泰山行宫的原始构件上百件,金朝经幢一个,清朝石碑两块,这些文物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涞水县有关部门已把这些文物妥善保管起来。


二、水东村辽代经幢(傅逐秀等建经幢

  今河北涞水县水东村邑众傅逐秀等人,在修复古塔之后,再建造香幢一所。香幢置于塔前,幢为辽道宗咸雍九年(1073)立。待考。
  
三、板城村经幢(刘伯昌建经幢)

       年代:金崇庆2年(1213)建;地点: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八面刻,正书,梵文。待考。现存拓本。

四、大明寺经幢(也称李昌建陀罗尼经幢)

  年代:金泰和3年(1203)2月15日;地点:涞水县漯子村大明寺;描述:八面刻,先经後记,现存拓本。


关于金牛山与长堤寺


河北涞水长堤寺经幢(金·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近年来当地复修的小庙

 河北涞水长堤寺经幢(金·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长堤寺的石碑

  涞水县西十里西长堤村,有山曰长堤山又叫金牛山,山上有寺曰长堤寺。
  县志载:特峙无群,可以远眺。
  山不高,山不大,但历史悠久。山上现在最早可见金代的碑文记载。还有【涞水县长堤山重修玉皇诸庙碑】2007年6月1日被村民发掘出来的【金牛山记】详实记载着金牛山和山寺的由来。还有几块残碑。

河北涞水长堤寺经幢(金·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半山腰有一口井,叫扳倒井。听村里的人说,当年王莽追赶刘秀的时候,刘秀被王莽追至这金牛山上,口干舌燥的刘秀扒弯井旁的老柏树也没喝到水,情急之下的他来了气,我把这口井也扳倒,话音未落,这井筒子真的斜了,刘秀于是趴下喝了个饱。在之后干旱了多年的扳倒井在2007年这个大旱之年溢出了汩汩清泉。村人奔走相告,金牛显灵。
  据说这金牛山顶上当时还有座寺庙,香火繁盛。寺庙在解放前被毁,至今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当地居民还沿袭长堤寺庙会。山顶上这些破碎的砖、瓦、石刻见证着这里的沧桑。
  明嘉靖年间邑令唐治在吟长堤山寺的诗中云:探幽忘径仄,小憩梵王宫。呗语留方丈,钟声落半空;苔铺风埽绿,花绽鸟衔红;未许尘氛到,心清茗碗中。
  清代邑令冯惟敏【雪后长堤道中】诗云:连朝积雪不盈尺,寒光晶晶四望赊。西山北山有玉洞,千树万树生琪花。县吏驱车数相问,野老仰天漫自嗟。莫道无衣难卒岁,即看遍地起桑麻。
  现今的金牛山,村民自发的重建还原起了山上的部分建筑,使得古寺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