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贤宦第一人

 老刘tdrhg 2018-03-17
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的形象似乎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个小丑像,那一抹鼻梁上的白灰是他的特征,拿着个鸡毛掸子,说话娘娘腔。噢,不对哈,那个应该叫拂尘,反正是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小丑一般的人物,形象很是不堪。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被误读了千年,他本姓冯,是闻名天下的冼夫人第六世孙,后因岭南流人谋反案被牵连,年幼受刑入宫,由高姓人收养遂姓高。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他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762年3月得知李隆基驾崩,吐血而死。千古贤宦第一人

 唐之繁荣转折于安史之乱,对此高力士是尽了自己的职责了,对唐玄宗数次进谏,“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对杨国忠之人也很是担心,但奈何玄宗不听,只敷衍道:“徐思之”。至祸事起才悔言:“悔初不听卿言,致有今日之祸”。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高力士有一段评价我觉得很是中肯,他说虽然李林甫、安禄山等人的进阶,高力士是出过力的,但后来却也是力主罢黜他们。且平生无大过。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宦官,一生忠君爱国,已很是不容易了。《旧唐书》说他:“然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恶也”。更为可贵的是当玄宗失势时,那一帮老臣旧勋都忙着去邀宠新主时,陪伴在身边的也就只有高力士一人了,且死后也只有他一人陪葬。千古贤宦第一人

 他做到了在当时环境下能做的一切,一个古代忠臣能做的一切。玄宗虽给了他相当大的权力,但他却一心为皇上着想,当然,他对唐王朝由荣转衰是有责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一生,是对唐王朝作了重大贡献的,他没有专权误国,他没有图谋不轨,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谋略,对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生活,乃至有唐一代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不愧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至于那“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就完全是戏说了,正史是没有一点记载的,都是野史中把他当作一个陪衬,以此来突出李白的形象,最早见于宋人《青琐高议》,及至后来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就更加的小说戏剧化了。其实这个也不奇怪,三国中没有周瑜何以扬孔明之智,杨家将中没有潘仁美之恶何以显杨门之忠,悲催的是,正是这戏说倒成了国人心目中高力士形象的全部。悲哉!千古贤宦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