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成大龄未婚青年的社会客观原因

 服装设计师 2018-03-17

造成大龄未婚青年的社会客观原因

大龄未婚青年从表面看只是一个婚姻问题,实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推迟结婚年龄。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多。青年人大学毕业年龄一般是24 岁,然后开始自己的事业,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由于机遇和能力等各方面综合因素,有的人一毕业就发展得较好,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历经坎坷才可能获得成功。现代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有的人由于工作地点、工作性质等造成了上班路途遥远、交友范围狭窄从而找不到合适的异性。因此,这些年轻人毕业后需要奋斗几年才会考虑个人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很多大龄未婚青年。

2、经济拮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稳定工作难度加大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就业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年轻人不敢结婚,没有一定经济支撑的年轻人也就没有能力组建家庭。而且,由于种种因素,买房成为了结婚的前提条件,这样一些买不起房的想结婚者,只能在围城外徘徊。

造成大龄未婚青年的社会客观原因

3、女性意识的崛起。列宁曾指出“: ……甚至在完全平等的条件下,妇女事实上仍然是受束缚的,因为全部家务都压在妇女身上。妇女担负的家务多半是非生产性,最原始、最繁重的劳动。这是极其琐碎而对妇女的进步没有丝毫帮助的劳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从事高层次高回报的工作,涌现出了许多政府部门女领导、女教授、女企业家和其他的“女强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正是妇女与家庭领域打交道,没能像男子一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才导致妇女的从属地位。那么,按照正常推理,这些优秀女性在家庭中可以承担传统男性“养家”的角色,而她们的配偶应该多关注家庭,多做家务和照顾子女或者与妻子共同分担。但现实情况是女性不仅要在外面奋力拼搏,还要在家里当贤妻良母,这与列宁的见解不谋而合。社会舆论面对职业女性频率很高地提到“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却很少提到男性。因此女性十分辛苦地承担两份责任,从身体到心理要不断地变换角色。如果职业女性不兼顾家庭还要被冠以“女强人”,似乎“女强人”就不是女人了。“女强人”这个词本没有错,但放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成为刺向职业女性的利器,将一个普通女子“妖魔化”了。有些人认为女性过于辛苦,号召女性“回归家庭”,倘若成真,女性又回到了恩格斯所说的从属地位,现有的权益全部丧失,这是历史的倒退。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男性在家务劳动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情况仍不乐观。男性在家庭只是承担着“协助”妻子的角色,而且这种情况只存在于部分地区。很多男性从观念到行动上都不分担妻子的家务,并且无视这种劳动付出。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一部分女青年在工作之余已没有精力承担家务劳动,并且没有寻找到理解自己的合适伴侣,所以“不婚”,成为大龄未婚女青年。除此以外,女性一旦结婚,很快面临怀孕生子,导致工作的中断,这个时间少则一年,多则几年,甚至部分女性从此当全职家庭主妇。产后女性回到工作岗位实质上是重新融入单位,重新开展工作,同时要抚养子女,一旦两者不能兼顾,势必影响工作,耽误工作升迁,这也是女领导人数不多的一个原因。因此,一些女青年有这方面的顾虑,从而大龄未婚。

造成大龄未婚青年的社会客观原因

4、大龄未婚青年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的产物

大龄未婚青年中不乏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模式的挑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认为单身是前卫、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涌入国内,我国新一代年轻人敢于创新,追求标新立异,他们在婚姻观上也与世界接轨,也造就了一批大龄未婚青年。由于现代社会日趋开放,普遍尊重个人的想法与选择,结不结婚是每个人的自由,是个人的选择。人们对那些只同居不结婚的年轻人不会做过多的干涉,与以前相比要宽容许多。这是造成大龄未婚青年的另一个原因。

5、大龄未婚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代社会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一些人在选择配偶时心理浮躁,过于看重对方的物质条件,出现了所谓的“拜金女”。社会对青年建立一个正确的婚姻价值观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引导,学校也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