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种外形奇异的昆虫

 零壹贰012 2018-03-17

腹肌尺蚕蛾

白天它们休息时,褐色的前翅盖在后翅上,这使得它们与落叶十分相似。当被打扰时,它们就会展示出具大眼斑的亮丽后翅,这可能会引起捕食性鸟类的惊恐反应。


一对色彩鲜艳的龟甲虫

(鞘翅目,叶甲科)

展示了体甲的正确组合,防御性化学物质和警戒色,在厄瓜多尔云雾森林悠闲地吃着叶片。叶甲是在新世界热带地区的植食动物中最为成功的类群。


哈氏鱼蛉

(广翅目,鱼蛉科)

巨型的颚状是它们的明显特征


天蚕蛾的毛虫

(天蚕蛾科)

展示了它的防卫机制:脆弱的空心刺中含刺激性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一方式很好地保护了毛虫免遭鸟类或其他脊椎动物的捕食,但对小型胡蜂和蝇类的寄生却没有作用。


涅莱乌斯黑珍蝶

(蛱蝶科)

通常会在泥潭路边聚集。或许由于具毒性和具有伪装色而使它们极度自信,你可以将它们捡起放在手中,它们就会从其亮色的腹部排出橙色的有毒液体。虽然它们在对抗天敌方面演化得很好,但它们还没有适应现代世界的生活,经常被路过的汽车辗轧伤害。


沫蝉若虫

(同翅目,沫蝉科)

它们以树液为食。在自己的身体周围覆盖了大量气泡带状的蜜汁。这一厄瓜多尔种在进食时可能需要防御性化学物质,因为它也展示了亮丽的警戒色。


厄瓜多尔纺织娘的若虫

(直翅目,螽斯科)

你发现它了吗?在树叶上趴着一动不动,展示了惊人的隐蔽性绿色。


一种成年的纺织娘

它展示了另一种方式的伪装:通过模仿树皮的颜色很好地适应了在墨西哥哈利斯科查梅拉生物站漫长干旱季节的生活。


绿斑角翅毒蝶

生活在热带森林斑驳的林下叶层中,是一种长有透明翅膀的蛱蝶,混隐色提供了极好的伪装。这是属于最大的蛱蝶科的例子,当它们受到打扰时会迅速飞走。


贪婪捕食的猎蝽

(同翅目,猎蝽科)

通过它的刺吸式口器刺穿其猎物并吸取美味的汁液。


以上内容来自


小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被作者的一篇序言昆虫的一场时光旅行吸引的,作者闲庭信步在雨林散步,带着职业的本能寻找着虫虫的偶遇,在遇到一只天牛后,竟引出了一场跨越亿年的时光旅行的畅想……


这里摘选虫虫星球的开篇序言送给感兴趣的读者,世间事物,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读的虽是一本关于虫虫的历史,但每个人阅读旅行到达的彼岸却无尽相同,比如这本书作者最后一篇文章以虫虫宇宙假说收尾,可见一般

.

.

.


虽然这只天牛在叶片上一动不动,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它的腹部在轻微地起伏伸缩。因为这只天牛正在呼吸。在它身体两侧有一些微小的孔洞(气门)可以让空气分子进入身体。如果我们可以把身体缩小到只有几微米,我们就可以跟随着氧气分子一起旅行,通过天牛的气门进入一连串的大管子(气管),最后进入分支到各个方向的一连串小管子(微气管),这些小管子后来变得越来越细小并一直延伸到昆虫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甲虫能呼吸空气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节肢动物的祖先在4.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就首次登陆成功,并演化出了一套可以呼吸空气的气管呼吸系统,这一系统被所有的昆虫沿用至现在。沿用这一气管呼吸系统的,还包括那些生活在淡水中用鳃呼吸的种类。这一创新性的呼吸器官,确保了志留纪的节肢动物可以离开海洋以躲避海洋中的捕食者,它们还可以在海岸线上搜寻食物,并使用那些未被占据的海滩作为其交配和产卵的安全场所。在晚志留纪发展起来的陆地微型植物群落中,这一特征还使得节肢动物成为第一个繁盛并多样化的动物类群。


我更为仔细地观察了这只天牛。它的身体可以分为三部分:最前端是头,一对像角一样的触须向两侧伸出,一双小小的复眼凝视着我;中间是胸部,上面附着了足;最后面是一个多节的腹部。以上这些特征就可以用来定义一只昆虫了。它们在4.19亿年前的晚志留纪或早泥盆纪时就已经演化出来了。那时陆地上的植物群落变得更加高大和多样,第一批昆虫就在这些遍布苔藓的树下土地上演化出来了。用六足支撑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它们能在这个星球上站立、行走和奔跑,也使得它们成为一类十分成功的食腐动物。到3.6亿年前的晚泥盆纪时期,跳虫(弹尾虫)、石蛃、衣鱼在腐烂植物聚集区已十分繁盛。这些食腐昆虫的取食习惯产生了许多有机土壤,使得地球上的森林进一步演化并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张。微型昆虫就这么一步步地跟随着植物群的扩张而向内陆进发。


在这只天牛的后背上有一条细缝,这便是翅膀交汇的地方,所有飞行昆虫的共同祖先是在3.54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出现的。在昆虫翅膀出现之前不存在其他任何会飞的动物,没有鸟、蝙蝠、翼龙或是飞鼠,因此,昆虫们在其他生物演化出飞翔能力之前独霸了天空1.5亿年。可以说,飞行这项技能是促使昆虫能够在地球上爆炸性扩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拥有翅膀不仅使昆虫们可以不断扩张新的栖息地,还在它们求偶、交配、觅食、躲避敌害和体温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石炭纪晚期,高大的树木已经遍及各个大陆。这是一个遍布奇特飞虫的乐园:条带状、斑点状和网状翅膀的古网翅类(Paleodicytoperas),格里芬蜓(griffenflies)和原蜻蜓类(protodonatans),原始蜉蝣类和各种各样的蜚蠊在树梢振翅飞翔。


开始准备飞行了。于是,天牛将它坚硬、鞘状的前翅向前伸展并打开了它那膜状的后翅。这一类型的翅膀出现于约2.6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而这正是甲虫重要的创新之举。甲虫仅仅依靠后翅为飞行提供动力,而盔甲般的前翅主要是为纤弱的后翅在不使用时提供保护。同时,这对坚硬的前翅也可以为其整个身体提供保护,并使得它们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便于爬入各种裂缝、树皮、落叶层和木屑中。虽然只能笨拙地飞行,但展开的后翅能帮助甲虫广泛搜寻配偶和食物,并寻找新的栖息地。


一些古老的二叠纪甲虫演化出了十分有效的取食习惯,这个习惯一直被钻木甲虫沿用至今。它们的幼虫钻入长有真菌的枯木中心取食并分解植物组织,这一习性确保它们可以躲避二叠纪至中生代(三叠纪到白垩纪)恐龙时期那些日益增多的娴熟的温血捕食者。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古大陆间相互碰撞形成了盘古超级大陆,海岸线和海洋栖息地被严重破坏瓦解。这或许就导致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陆栖息地变得越来越炎热干燥,但这却激发了甲虫们的大繁盛。在晚二叠纪时仅仅发现了5个科的原始甲虫类,但到晚三叠纪(大约2.2亿年前)却出现了至少20个科的250种甲虫。在接下来的侏罗纪时期,尽管与饥肠辘辘的恐龙相伴,但甲虫的数量却持续飞涨。到中生代中期已发现至少35个科的600种甲虫。


回到圣拉蒙的小径上,这只天牛再次打开翅膀嗡嗡地飞向附近的一朵小黄花。过了一会儿,它开始慢慢咀嚼起来,慵懒地沉迷于高蛋白的花粉大餐中。在当今世界里,昆虫取食花朵是如此平常,以至于我们忘了从地质历史角度上看这是如此的非比寻常。二叠纪的原始甲虫不可能访问花朵,因为那时花朵还不存在,至少在我们理解意义上的花还不存在。现今占领陆地的显花植物,即植物学家所称的被子植物,直到1.26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才演化出现。也许就是在那时的某刻,或许正是在一只暴龙或三角龙的身影下,一只古老的甲虫第一次访问了一朵花,它发现花粉原来如此美味可口。晚白垩纪后,伴随着显花植物早期的多样化发展,甲虫种类的丰度又一次暴增,尤其是在许多繁盛至今的植食性甲虫类群中:叶甲类、象鼻虫类、金龟子类、叩头虫类、吉丁虫类和天牛类,天牛科正是我们时光机器所属的类群。


大约6600万年前,当一些白垩纪的甲虫正忙着取食古老木兰花中的花粉时,空中的一阵巨响吸引了一头正在附近漫游的暴龙的目光,它目睹了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向地球袭来。这场灾难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白垩纪时代的结束。全球寒冬持续了一段时间,不仅杀死了巨大的恐龙,还可能造成许多小型海生动物的灭亡。然而,深埋于腐烂树干中或其他地方的昆虫幼虫却存活了下来,完成了变态过程,勇敢地迈入了没有大型恐龙的新世界。在接下来的数百万年里,这些幸存者中的部分成员生存、演化并繁衍成为如今地球上种类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


这时,我们的天牛飞入了原始森林中的斑驳绿影中,或许是在寻找同类,而这么做也是为了繁衍后代,把它的生命信息传递下去。它温和的嗡嗡声已经淹没在水滴和雨水声中了。这会儿天牛飞走了,但许多其他虫子还在。我们现在只能估计它们的数量。史密森学会的昆虫学家特里·欧文(Terry Erwin)指出,在现今的热带雨林中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种的甲虫,而它们中的大部分还未被命名。这还仅仅是昆虫纲的一个大目。昆虫的其他种类是超级多样的,比如蛾子、蝴蝶、苍蝇、胡蜂和蝽等。这一超级多样性是新生代丰富的历史遗产。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昆虫随着显花植物的繁盛而持续多样化,而我们的热带雨林也成为迄今为止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种类的昆虫呢?为什么它们能称霸陆地生态系统呢?科学研究为我们开启了打开自然奥秘的大门,地球历史上数亿年前昆虫崛起的故事,已然可以被我们知晓。这些信息都写在了岩石、森林和昆虫自身之中,只等着渴求真知的人们来探究和发现。


《虫虫星球:昆虫的演化与繁盛》插图版

 作者: (美) 斯科特·理查德·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