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这报告到底哪儿不对 裁判与NBA居然为它吵架?

 范雍祈求上天 2018-03-17

(NBA最强硬判罚合集)

  裁判与NBA在推特上吵架了,起因是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裁判协会质疑报告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而联盟方面进行了反驳。

  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自推出以来就争议不断,成为了裁判与联盟之间的矛盾点。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经验与高科技运用之间的冲突,裁判的个人判断与以回放技术为代表的赛场科技究竟该信谁的?

  屡遭吐糟的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或许正在改变着NBA。

德安东尼对裁判的判罚只能苦笑应对

这份报告究竟是什么?

  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在2015年3月正式推出,该报告用于对比赛最后两分钟的裁判执法工作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出现的错判和漏判。

  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并非适用于所有比赛。起初的规定是,当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两队分差在5分以内时,才会在赛后有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从2017-18赛季开始,报告的条件发生变化,最后两分钟分差在3分以内,会有裁判报告。

  在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中有哪些内容呢?顾名思义,是对裁判在符合条件的比赛中最后两分钟的执法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对吹罚表现进行分类,共有四个类型。

  正确判罚:裁判对于球员的违规举动做出准确恰当的吹罚。

  正确不吹:指的是一个篮球动作被认为包含违规项目,但裁判通过现场实际观察,正确判定违规情况并未出现,不必给予吹罚。

  错误判罚:裁判吹罚球员违规,但违规情况实际上并不存在。

  错误漏判:球员出现违规,但裁判没有吹罚。

  为什么要推出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简单说就是答疑解惑同时普及规则知识,为球迷和媒体服务,不仅仅是纠错,也会肯定那些正确的吹罚,让裁判工作更加透明化。

  NBA有专门的高级管理团队运作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这个团队由资深裁判(前裁判)和资深篮球运营人士组成,都是拥有多年NBA经验的专业人员。

最后时刻,裁判在判罚时也很难做出决定

多次惹祸,为何不取消?

  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自2015年推出后就屡遭质疑,惹出了不少麻烦。以骑士和勇士为例,这两支球队交锋无疑是NBA的重头戏,联盟在2016年和2017年的年终大战中都安排了骑士与勇士对决,而这两场万众瞩目的热点比赛都卷入了裁判报告风波。

  2016年终大战最后38秒,欧文连进两球令骑士反超1分,留给勇士3秒的时间。杜兰特承担绝杀重任,他接球后与骑士前锋理查德-杰弗森缠斗,结果摔倒在地,勇士绝杀未果遗憾告负。赛后,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显示杰弗森移动了右脚,并与杜兰特发生了身体接触,影响到杜兰特的SQBR(速度、敏捷、平衡、节奏),但裁判没有鸣哨,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漏判。

  2017年终大战终场前26秒,骑士落后勇士3分,詹姆斯运球突破上篮,杜兰特将詹姆斯这一投封盖,骑士失去了追分的最好机会。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显示杜兰特对詹姆斯的这次防守有两个犯规动作,一次是詹姆斯突破起步时,一次是詹姆斯出手时。

  必须要说明的是,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只是指出正确或者错误的吹罚,无论对错都不会改变比赛结果,这在球员看来是多此一举,不但对比赛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加深球员和裁判的矛盾,将裁判推上风口浪尖,这并不合适。

库里也会质疑裁判

  “我不赞同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詹姆斯坦言,“我觉得这是对裁判48分钟辛勤工作的质疑,如果非要出的话,你应该出一份48分钟裁判报告。若是将比赛前46分钟置之不理,只研究最后两分钟,这对裁判并不公平。用最后两分钟的判罚,对裁判整场比赛的工作表现下结论,这不合适。”

  杜兰特认同詹姆斯的观点,认为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就是让裁判背黑锅。“不是裁判让我们输掉比赛,是我们自己搞砸了,所以这种报告没什么意义,不要以这种方式让裁判背黑锅,”杜兰特说,“我们不能只看最后两分钟,第三节和第四节前10分钟呢?我认为联盟应该取消这种报告,裁判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他们在场上很努力。”

  不仅很多球员对于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持否定态度,教练对此也大多反对,勇士主帅科尔就表示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对于裁判很不公平,马刺主教练波波维奇则坦言他从来不看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是什么?我不想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波波维奇说,“裁判都是成年人了,他们知道需要做什么。”

  既然争议如此之大,联盟为什么不考虑取消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呢?实际上,这份报告是NBA主席萧华在2014年上任后进行裁判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裁判报告外,萧华还建立回放中心,同时进一步完善裁判培训体系。

  在斯特恩担任NBA主席期间,联盟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实现了全球化布局,但裁判问题却成为了NBA的一块心病,很多争议吹罚引发质疑却不了了之。萧华接班斯特恩后,一系列针对裁判工作的改革举措,目的就是让比赛更加公正更加透明,对比赛关键时刻的争议判罚有明确的交代,消除媒体和球迷的疑问,打造更好的联盟形象。

  “我们要建立起一个体系,全方位地提高判罚水平,要对球员、球队和球迷负责,”萧华说,“判罚要更加透明,不能有隐瞒的感觉。”

一次关键判罚可能让比赛胜负逆转

传统经验vs高科技,这才是矛盾所在

  在这次裁判协会与NBA的口水战中,有一个争议热点,那就是裁判协会认为参与推出最后两分钟报告的人,缺乏实际执法经验。“报告是一个有缺陷的做事方法,没有执法经验的分析师使用不同的规定对比赛的评定,超过了裁判们的判定。那会给球迷、球队和裁判带来挫折感和矛盾,”裁判协会在推特中写道。

  虽然联盟对此做出了解释,表示负责裁判报告的是拥有丰富执法经验的退役裁判以及资深篮球人士,但裁判协会显然不买账,在裁判协会看来,联盟的裁判报告实际上是来自赛场科技,是分析师根据回放系统提供的数据做出判断,这并不合理。

  传统的裁判理念,经验是最重要的。想要成为NBA的裁判,过程是很漫长的,从AAU(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到高中联赛再到NCAA,这三个级别比赛,对于想到NBA执法的裁判来说是入门级必修课。NBA裁判协会有球探,专门负责到各层次的业余联赛挖掘裁判人才,被选中的裁判将进入NBA的训练营,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去发展联盟以及WNBA执法。

  裁判协会对在下级联赛锻炼的裁判进行跟踪评估,表现最为出色的,将执法夏季联赛和季前赛,如果能够在这两项赛事中仍保持令联盟满意的执法表现,可以成为一名NBA实习裁判,实习几年后才能够转正。以NBA历史著名裁判迪克-巴维塔为例,他花了10年时间才进入NBA执法,又用了10年时间才能吹罚季后赛,而这个速度在NBA还算是快的了。

裁判回放中心采用了高科技

  在裁判协会看来,经验才是在NBA执法最重要的,经验丰富的裁判知道什么情况是必须吹罚的,什么情况是可以不吹进而保障比赛流畅进行,而联盟现行的裁判报告制度,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有些吹毛求疵,不够人性化。

  高科技的运用是萧华进行裁判改革的重要工具,萧华在2014年成为联盟新任主席后,NBA投入1500万美元,打造了比赛回放中心。回放中心每秒信息处理量高达3000亿比特(包含高清视频信息流和图片),网络能力是旧系统的66倍,中心内设有94台平板电视监控,共有17个监视工作站,即便联盟出现30支球队在同一天集体出战,单天15场比赛的情况,回放中心的工作站也应对自如。在2017-18赛季,NBA再度升级回放系统,回放镜头增加到250个。

  NBA还引入了FreeD360°(全视角回放技术)用于监督裁判的工作,该项技术是通过先前摆放在球场各处的多台高清摄像机捕捉各种角度的赛场影像,再通过系统用其独特的算法,提供清晰形象的3D全角度立体回放。

  在如今的职业体育领域,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已经用于比赛的判罚。2017年超级碗,球员身上佩戴传感器,结合球场内多个位置安防的高速摄像头,组成了一套智能网络系统,可以监测球员的一举一动,做出准确的判罚。就在超级碗的第四节,亚特兰大猎鹰的跑卫弗里曼接球冲向球门线,新英格兰爱国者的球员冲过去将弗里曼压在了球门线处。这个球是否算触地得分,并不是由边线裁判做出判罚,而是人工智能系统根据球员身上的传感器给出的信息,以及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做出了最终裁决,人工智能系统代替了裁判的判罚。

  除了人工智能外,Pylon cam技术也在职业体育联盟得到了应用,尤其在NFL已经得到了普及。Pylon cam技术是由十几个摄像头追踪门线和边线,同时利用内嵌麦克风捕捉地面的声音,视频与语音同步监测,最大限度避免裁判的误判发生。

  NFL还率先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用于裁判的培训中,VR技术能够为裁判提供更多角度更立体的比赛画面,将更精细的比赛情节呈现在裁判眼前,可以让裁判更好地抓住细节,能够在真实的比赛体验中提高判罚水平。

  NBA的裁判培训已经引入VR技术,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运用到NBA的裁判工作中并不十分遥远,建立一个智能系统,将规则和各种可能性放入其中,通过在球衣和比赛用球上植入芯片和传感器,结合不断升级换代的高精度摄像头,进行智能判罚。当情况比较特殊导致系统无法做出判罚时,再由裁判人工判定。裁判不必在比赛现场,远程监控就可以,这样能够避免“主场哨”的出现。

如何解决?或改变判决方式

波波维奇对裁判颇为不满

  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完全或部分取代人工裁判,这种情况可能在未来出现,但一方面在技术上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裁判群体,裁判原本就是压力非常大的工作,NBA的裁判大多有睡眠不佳神经衰弱的职业病,如果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的运用导致大量的裁判失去工作,会引发很多问题。

  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联盟的发展,同时也要解决现实的麻烦。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代表着NBA在裁判科技方面的变革,但也引发了裁判与联盟以及和球员之间的矛盾。虽然詹姆斯和杜兰特等球星都在公开采访中为裁判说话,但裁判报告还是令球员针对裁判工作的不满加深。在2018年全明星周末期间,球员代表与裁判代表开会,希望能够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但会议效果并不好,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知情人透露,裁判认为球员在比赛中太爱抱怨,而球员觉得裁判听不进他们的意见。回到2016年和2017年的骑勇年终大战,两次关键时刻出现错误判罚时,两队球员都在现场向裁判申诉,但裁判没有采纳,随着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出炉,令球员对于裁判的工作表现增加了不信任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解决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的争议,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关键时刻出现会影响比赛胜负归属的重要判罚时,裁判与裁判协会进行沟通,结合回放系统,给出最终判罚,这样可以提升判罚的精确度,同时缓解裁判与联盟、球员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有不足之处,但同样有鞭策裁判的积极作用。NBA裁判事务副总裁鲍勃-德兰尼曾从事裁判工作25年,既有执法NBA的实际经验,也有管理裁判相关事务的工作履历。在德兰尼看来,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对于提高裁判执法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通过裁判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哪里做得不错,哪里出现了工作失误,”德兰尼说,“做得好的方面,我们要如何保持,出错的环节,我们下一次要怎样解决。裁判报告是一个工具,让我们发现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热门导读

夺冠大热请小心!东西部各有一匹超级黑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