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古城
Ashur (Qal'at Sherqat)



(点击进入伊拉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3年(2003年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
地理位置:N35 27 32 E43 15 35
遗产编号:1130


简介:
亚述古城是古代亚述帝国的首都,位于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西岸萨拉赫丁省舍尔加特镇,在摩苏尔之南150公里,底格里斯河与其支流小札卜河汇合处以北。亚述古城的名称来源于亚述帝国的最高神,也是帝国的保护神“亚述”。由于这个原因,亚述古城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及居民数目上,比不上其它城市,但它仍然能长时间成为亚述帝国的都城,甚至连帝国的名称都用这个古城的名称为名。
亚述古城
从1898年亚述古城已经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从1903年至1913年共挖掘出约16,000片楔形文字泥版,其中大部分被保存在德国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考古学家发现,从公元前30世纪苏美尔人时期,当地就已经形成一个城市,后来被阿卡德统治,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由一位苏美尔人总督治理。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即已有氏族聚居于此。后亚述勃兴,当时亚述城其规模及形胜,虽不及尼尼微和尼姆鲁德,但因其为亚述神之圣址所在,不断得到增建修整。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消灭,亚述古城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大批亚述人来此经商,主要做锡和木材生意,并在当地建造亚述神庙。在公元前18世纪-17世纪期间,亚述古城成为亚述帝国的首都,开始建造王宫。在公元前15世纪-14世纪时建造了月亮和太阳神神庙。在公元前912年-612年的新亚述时期,帝国迁都,但亚述古城仍然是帝国的宗教中心,在这里祭祀亚述神,许多国王死后仍然埋偶尔来到这里。至公元前614年,此城遭巴比伦国王基亚克萨雷斯征服和摧毁,两年后,即前612年年亚述帝国的都城尼尼微被米底王国征服,前609年,米底王国最终占领了大部分亚述人地区。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考古队来此发掘,发现其内城有圆墙围护,周长4公里。城东滨底格里斯河,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公元前1307-1275年在位)曾在此建立大型码头。城北有底格里斯河河湾及悬岩为屏障,森纳谢里卜(公元前705-681年在位)在此建立一系列有凸出扶壁的城墙和名为穆什拉鲁的凸出的港口要塞,后者是粗石砌成的半圆形塔楼,这种建筑式样被认为是森纳谢里卜所首创。城西和城南则有一系列坚固的防御工事。森讷谢里卜统治期间,此城有神庙34座,今发现者不到其1/3。已发现宫殿遗址3座,最老的宫殿为沙姆希亚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781年在位)所居,后来成为墓地。居民区多在城西北隅。此外,塔庙及其他遗址亦有出土。
亚述城破时虽惨遭劫杀,但延至公元前140年帕提亚(安息)王国兴起时,尚有部分居民,城市依然存在并扩张,直到公元3世纪被萨珊王朝国王沙普尔一世彻底摧毁。但考古学家发现在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当地仍然有人居住,再后始日趋荒芜,湮没无闻。只有游牧的贝都因人还偶尔来到这里。
亚述城的城市布局呈三角形,西面和北面有城墙。城墙长约4公里,分内外两层,已确定8座城门。内墙厚7米,城门饰有彩色琉璃砖;外墙外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其两端通底格里斯河,东面和北面有砖石砌的堤墙以防洪水。城内建筑多位于北部。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亚述时期有大量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它建筑。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亚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家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包括宗教神话、艺术作品、天文、医学等,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亚述城出土的遗物有石雕、圆筒印章、各种石板及首饰、武器、金属碗等。出土的记有亚述王名和最高官名的铭文表,载有亚述历法,是研究亚述王朝更替和判定年代的重要史料。


亚述城著名的浮雕“垂死的牝狮”(公元前668~前627年),现收藏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描写一头牝狮已身中数箭,是一种生命垂危之际的可悲形象。它的后腿无力把后半截身子抬起,而强壮的前爪仍然极其有力,挣扎着想让全身都站起来。它昂首怒吼,发出悲鸣,形象动人,给人以一种悲壮感。在亚述的其它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亚述城另一著名的雕塑“萨尔贡二世宫殿的守护神兽”
(公元前742~前706年),现存于法国卢浮宫。是在王宫两侧雕凿的神兽,亚述人称舍都,人首、狮身、牛蹄;头顶高冠,胸前挂着一绺经过编梳的长胡须,一对富有威慑力的大眼睛,身上还长着展开着的一对翅膀,显得气宇轩昂,令人敬畏。这种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宫门口,是一种王权不可侵犯的象征。在萨尔恭二世宫门前的这两只镇门兽形象,一直影响到其它民族,古波斯和西亚地区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渐成为一种吉祥动物,并具有神秘的力量。
亚述古城在历史长河里,沉淀积累了极多宗教性的重要建筑和宫殿(公元前七世纪留下来的文件告诉我们,亚述古城应该有34所神庙、3所宫殿),到目前为止,考古发掘只掘了极少部份,所以,以后一定会有更多古代的光辉绽放出来。
遴选理由:
标准(iii):亚述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000多年,但是其最重要的历史阶段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当时亚述古城是亚述帝国的第一都城。亚述古城也是亚述帝国的宗教中心,是国王加冕和举行葬礼的地方;
标准(iv):已挖掘出的亚述古城的公共设施和民宅记述了亚述帝国从苏美尔时期到阿卡德时期的建筑繁荣史,遗迹中还包括帕提亚时代亚述古城短暂复兴时期的建筑。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亚述古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带上,处于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亚述古城是城市国家亚述帝国的第一个都城,是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古城同时也是帝国的宗教都城,与阿舒尔神紧密相连。亚述古城最后被巴比伦人摧毁,但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帕提亚时代经历过短暂的复兴。
The ancient city of Ashur is located on the Tigris River in
northern Mesopotamia in a specific geo-ecological zone, at the
borderline between rain-fed and irrigation agriculture. The city
dates back to the 3rd millennium BC. From the 14th to the 9th
centuries BC it was the first capital of the Assyrian Empire, a
city-state and trading platform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It
also served as the religious capital of the Assyrians, associated
with the god Ashur. 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the Babylonians, but
revived during the Parthian period in the 1st and 2nd centuries
AD.
La cité antique d’Assour se trouve sur les rives du Tigre, dans le
nord de la Mésopotamie, dans une zone géo-écologique particulière,
à la frontière séparant l’agriculture avec système d’irrigation de
celle qui n’en possède pas. La ville est née au troisième
millénaire avant J.-C. Du XIVe au
IXe siècle
avant J.-C., en tant que première capitale de
l’Empire assyrien, elle fut une ville-État et un carrefour
commercial international. Elle fut aussi la capitale religieuse des
Assyriens, associée au dieu Assour. La ville fut détruite par les
Babyloniens mais renaquit de ses cendres à l'époque parthe, aux
Ie r et IIe
siècles.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博客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