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语音收听文章 图:醉爱新中式 | 主播:媛妹
- 盐源玛瑙雕件 - 首先盐源玛瑙,是继南红玛瑙后发现的一种独特玛瑙品种。早期并不为人所重视,因为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了南红上面,很多人并不认为有多大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多彩福镯- *同料手镯与镯心 在2013年以前几十克的盐源玛瑙原石也就几百元,块头大的质地好的也不过一两千,但现今我们再看看盐源玛瑙价格堪比南红价格,有的甚至还要贵。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多彩福镯- 很多人会问:盐源玛瑙为什么会在短期内迅速升值? 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身特点因素…… 1 —— 盐源玛瑙矿产地 —— 盐源玛瑙产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盐源县。盐源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境内陆形以四周高山峡谷,中部丘陵盆地为总特征。海拔在2300米至3000米,最高达4393米。 - 盐源县山区 - 而盐源玛瑙就产自盐源县城周边的山区,在鸡心山、柏杨沟、香房、柏灵山、岔路、岔丘、桃子等地都有精品出现。 - 盐源玛瑙矿点- 盐源玛瑙产地为高原山地,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加之主要为藏族和彝族混居区,又没有大的矿脉和集中的产区,所以采集非常不易。 - 矿民正在采矿 - 现在已知的有二十几个矿口,最深的约垂直十一二米深。产地很封闭,从盐源县城骑马进山需要两三天才能到达,外人很难进去。 - 矿民正在采矿 - 2 —— 盐源玛瑙与南红 —— 盐源一直被玩家称为南红的兄弟品种,无论是产地,还是质地和玩法都与南红相似,主要有以下几种区别。 - 盐源玛瑙原石 - 首先,南红的硬度不如盐源玛瑙的大。南红莫氏硬度在7.0左右,而盐源玛瑙则可达到7.5甚至于8,因此成品稳定性更强,不易被损坏,且利于精雕出细工。 - - 当地人称为“山药蛋” - - 其次,盐源玛瑙更有有韵味儿,一块原石,在打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怎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利用这种色彩交织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是姹紫嫣红,非常抢眼。 - 盐源玛瑙原石 - 第三,南红玛瑙为含水的隐晶质二氧化硅,很多会有条带纹理、回形纹及玻璃光泽,盐源玛瑙则含有蛋白石成分,仅有少量含有其他杂质,两者均含棉、含杂质。 - 南红原石 - 第四,两者成矿结构相似。但南红有较为集中的矿脉,成矿区也比较多,而盐源玛瑙属浅地表层出产,无成片的矿脉,出产量也非常低,市面上的流通货多为盐源当地彝族等少数石农人工散采所得。 - 盐源玛瑙原石 - 由于盐源玛瑙和其他玛瑙一样多裂,成品率低,加之当地人滥采滥挖对土地造成大量破坏,政府限挖限采使得优质盐源玛瑙产量极低。栖林凤腾也在大量收购储备原石,以度过这场因精品原料稀缺带来的市场寒冬。 3 —— 盐源玛瑙的色彩 —— 从盐源玛瑙的质地特点来看,盐源玛瑙质润且颜色丰富独特,盐源玛瑙上手温润油性足。 目前发现的盐源玛瑙有红、黑、粉、黄、绿(又有翠绿、墨绿、苹果绿等之分)、蓝、紫(酷似翡翠紫罗兰)等等,极少有一石一色的,基本均为一石两色或多色交织,旖旎如虹,俏色如花。
盐源玛瑙颜色非常丰富,致密而细腻,有“国色凝香、润如琼脂”之感,因此雕件能表达的主题也更宽泛一些,这使其更适合巧雕,尤其利于表现花/鸟/仕女等题材,所以也被称为“凝香玉”。 - - 盐源玛瑙原石 - 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颜色与其内部含矿物元素离子有关。 这种颜色的变化给雕刻者带来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发挥空间。经过巧雕的盐源玛瑙独具风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盐源玛瑙可以说是玉雕师们的最爱了。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多彩福镯-
下面就请欣赏栖林凤腾玉雕工作室的部分盐源俏色巧雕作品~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莲莲有鱼. 手镯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花开. 平安扣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守护.神兽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马到成功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大笑弥勒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生肖图 -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忆江南 - ![]() 总的来说,从盐源玛瑙的起源可以看出,盐源玛瑙仅分布于盐源县的东南侧,矿脉呈现东北—西南走向,与九口南红玛瑙形态一样都是蛋蛋料。分布范围相对南红玛瑙要小的多,从目前开采情况来看储量非常小,而且裂多,好原料难求。 栖林凤腾苏工玉雕工作室雕刻作品 - 笑口常开 - 加而盐源自身丰富的颜色,极其适合俏色玉雕创作,深受玉雕师们的喜爱,呈现作品独特且极具美感,这也造成了高品质盐源玛瑙在市面稀缺的原因。 - 笑口常开. 细节 -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视频, 与和田玉相比,盐源玛瑙甚至更胜一筹哦~ 所以在原料稀缺,七彩颜色、俏色巧雕几者特点结合下,极具美感的盐源玛瑙,自然深受喜爱。 关于盐源知识还有很多, 下期我们将为大家分享, 盐源行业教科书—盐源玛瑙怎么挑? |
|
来自: Bao5685 > 《四大名石及彩石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