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全长约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金沙江 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中将其称为黑水,随后的《山海经》中称之为绳水。金沙江还有丽水、马湖江、神川等名称。沿河盛产沙金,因此称说“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金沙江西行 (清·牛焘) 沙岸绿沄沄,江晴暖欲曛。 碧融千嶂雪,绿涨一川云。 犀浦野花发,螺塘塞草薰。 村村农务早,布谷趁春分。 自丽水赴龙泉道中其二 (近现代·徐震堮) 一句吟成路百回,浓青老赤画屏开。 忽然行尽松涛涧,又到前山对面来。 虎跳峡 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以“险”名天下。相传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 过虎跳峡 (当代·陈仁德) 雪浪飞腾势若摧,茫茫深峡走惊雷。 轰然一怒乾坤动,夺路东流去不回。 川 江 长江从宜宾到湖北宜昌段,被称为“川江”,川江穿越巫山山脉,形成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被称为“三峡”。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后宋玉作《高唐赋》与《神女赋》追述其事。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千古传诵。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攫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望瞿塘峡 (宋·张嵲) 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 岷峨驱众水,滟滪没孤根。 云黑树含雨,祠荒鸦噪昏。 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 瞿塘峡口 (清·樊泽达) 谁凭霄汉劈青苍,天险由来古战场。 八阵风云连滟滪,三巴门户锁瞿唐。 乌蛮塞远江流合,白帝城高草木荒。 峡路愁人从此始,哀猿啼处过飞航。 初入巫峡 (宋·范成大)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 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 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贺新郎舟游西陵峡 (当代·卢青山) 盘古持其斧。劈群峰、一痕一划,风神峭古。更著娲皇双素手,绣出青林无数。嗟二圣、其心何苦。风雨千年肆荡薄,看摧残剥蚀成褴褛。嶒崚骨,时复露。 仙人桥上仙人渡。渡斯桥、便生仙翮,飏然高翥。遗下苍崖森万仞,黝黝寒光蓄怒。我头欲、飞空撞住。似此奇行真合死,诧仙人惜我奇难遇。半空里,度我去。 荆 江 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称为荆江。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渡荆江(清·牛焘) 万里金沙水,苍茫汇众流。 浪融巫峡雪,声落洞庭秋。 吴楚凭天堑,荆襄据上游。 溯洄乡思切,彼岸更回头。 扬子江 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隋唐年间,扬州城南20里许,有一个名叫扬子的小镇。因地临长江北岸,故又名扬扬子江。 渡扬子江 (唐·孟浩然)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泊扬子江岸 (唐·卢纶)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 鱼惊出浦火,月照渡江人。 清镜催双鬓,沧波寄一身。 空怜莎草色,长接故园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祇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来自: 雨雪霏霏vwngx3 > 《专题八:诗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