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贤故事】嵇绍卫帝

 恶猪王520 2018-03-18

诗曰:嵇绍①卫帝,独力依依,飞箭雨集,血溅御衣。


晋朝的嵇绍,字延祖,谥号忠穆,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晋朝的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所写的《养生篇》等佳作,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嵇康才华横溢,以丝竹音乐闻名于世,像著名的《广陵散》是他的代表作。


当时他和六位朋友经常聚集在竹林吟诗、畅谈,非常的悠闲。他们都是四方的贤达之人,对时局有清醒的认知,对人生有着不同流俗的志节与追求,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由于遭受陷害,被司马昭杀害。他在临刑前,十分从容,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


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


嵇康临刑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悲恸。


嵇康被杀害之后,“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对嵇绍一直特别地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任,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


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音乐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



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禀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官员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


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的飞箭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


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如此地从容而又忠烈!


动乱平定之后,左右侍从看到皇上的衣服,溅满了无数的血迹,就准备拿去洗,但是被惠帝拒绝了。他无限感伤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泣不成声,至为悲切。


(嵇绍画像)


战场上的那一幕还恍若昨日,而节烈的忠臣,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惠帝要永远保存这件血衣,作为对嵇绍永志不忘的追思。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不惜生命,坦然就义,独自保驾护卫,如此忠烈的壮举,其深厚的根源,正是源于内心至诚的孝顺之心,所谓“移孝作忠”,这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南宋的文天祥,曾经在《正气歌》中赞美了“嵇侍中血”。多少年之后,就如同嵇康给儿子伴随一生的影响那样,嵇绍忠烈的精神,也曾深深激励过同是国之才俊柱石的文天祥,激励着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壮怀激烈,保家卫国,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注释】①嵇(jī)绍:(鹤立鸡群与进退有节的嵇绍)史书中记载,曾经有人对王戎说:“我昨天在市集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见到了嵇绍,看到他气质风度不同凡俗,就像是一只鹤站在鸡群当中一样。”


王戎说:“嵇绍确实是一位品格高尚、气宇非凡的青年才俊,看到他,就如同看到他的父亲当年一样,父子二人,竟然如此地相像。”这是成语“鹤立鸡群”的由来,也是嵇绍卓绝品操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有一次,几位大臣聚集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有人提议,请嵇绍为大家展现一下他的音乐才华,于是就把琴端了出来,可是被嵇绍拒绝了。他说:“诸位都是朝廷的大臣,肩负辅佐君王、报效朝廷的重责,一举一动都是世人的榜样。而今我们身穿礼服,在厅堂当中讨论着朝廷的大事,怎么能在这么庄重的地方,像艺人一样当庭弹唱呢?


今天如果是身穿便服,在家里闲聊,那我当然不敢推辞,能为大家助兴一番,何乐而不为?可是现在,这样做是失礼的。”由此可知,嵇绍是多么地讲求恭敬,重视礼节,知道进退,他尽其一生,立身处世都非常端严。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