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点七律咏梅

 阿丁480 2018-03-18

评点七律咏梅

诗评,解析朋友七律咏梅。

七律 咏梅

常在江南梦里寻,琼姿撩我动诗心。

不于三月迎春绽,偏是寒冬冒雪临。

白鹤有缘堪假子,青松含笑最知音。

无端错许林和靖,惹得骚人说到今。

解析别人的诗词,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写诗时间、背景、心情都不甚了解。但前人有言“作者本无此意,奈何他人那样解”也就是说,一首诗写出来,往往是见仁见智,难能统一。

这首诗咏物诗,首句没有直接就以梅花形态,颜色,外在或气质神韵开启歌咏,而是巧妙介绍了作者的位置,“常在江南梦里寻”,我理解应该是:常向江南梦里寻,如果是那就说明作者不在江南。

第二句,“琼姿撩我动诗心”,很好理解。入主题歌咏梅花的形色态,还是没有重墨,却有种背面敷粉的感觉,或者说反衬。动诗心来说明衬梅花的美,可爱。这里练字“撩”,个人觉得不大好。撩人的花,应该属于桃花,牡丹,争春的花儿。梅花是“不同桃李混芳尘,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撩弄的活儿,估计不适应也不适合。梅花,孤傲无尘的,不会去参加《演员的诞生》的。

第三句,第四句。“不于三月迎春绽,偏是寒冬冒雪临。”句子平平。没啥新意,亮点不足。我们写诗词,达意是基本,更高要求是句子美一些,新一些。要尽量写别人不能写,不要弄些个大众化的句子,淡淡无味。

还有颔联,应该顺承一下第二句。既然动了诗心,突然黑不提白不提怎么好呢?我个人喜欢,顺承一下。所以应该写成“不题”“但说”这样的开头。

试着写一个“不题破腊初春报,唯爱披纱浅笑噙。”

此处说“不题”,实际还是题。这好比我们私下经常说的“不是我吹牛啊,我一个电话,他们就不敢不来,不敢不给面子的”实际就是吹牛。又如“我对你有多好,先不说那回你得病了没钱,是我伸出的援手”这是不说吗?一目了然啊点到为止。

我改写的这两句,破腊,报春,就是歌咏。披沙浅笑,纱什么呢?霜也!雪也!把傲雪写成披婚纱,很温暖浪漫的感觉。冷吗?不冷!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我自己很喜欢。

第三联写的是梅妻鹤子的事。“白鹤有缘堪假子,青松含笑最知音。”但明显不合适。白鹤是谁的子,假子也不行,他不是梅花的。最多算是邻居而已。不是孤山处士林和靖有一段传说吗?有人来访,赏梅,白鹤便会通风报信嘛。总之用白鹤来衬梅不合适,不贴切的,共同性不明显。青松知音这句可以。有共同处不惧严寒。试改一下“翠竹无尘生契阔,风松有骨结兰襟。”松竹梅好姐妹嘛!互相帮衬一下挺好。这里会有诗友误会,觉得跑题了,隔了。怎么写松竹呢?这里只是省略几个字而已,还原一下“因为翠竹无尘的品性,与她生死相约,世代交好”,同样“也因为松柏傲霜斗雪的风骨品性,与他结拜兄弟”。就是合掌费笔墨之嫌。有朋友建议此处用开合对更好,所谓开合对,就是两联意思相反。比如出句写“桃李妖娆无艳羡,竹松风骨作知音”这个我随意写的,只为说明一下开合对是个啥。

第四联,感觉也不妥。“无端错许林和靖,惹得骚人说到今。”

咏梅嘛!结句成啥了。无端,惹,这种字眼不合适,跟个怨妇似的,骚人歌咏也没啥嘛,有人夸你用不着生气吧。所以感觉不妥。

结句应该精神提振。至少不能塌下来。当然弄成口号化也没劲。结句的确需要费心衡量的。诗讲究“先胖不是胖,够胖压倒炕”,搞笑一下。通俗说,诗的开篇可以平平淡淡,但结的时候一定要好过前面。不可前面很精彩,后面很平淡,这就搞反了。

综合第一句来看,作者应该是身处他乡,长梦江南梅花,或许应该更深一步,梦江南与梅花关联人和事。否则第一句多余了,直接咏就好了,所以首句的起,感觉不应单纯的歌咏,必定会融进一些情。

梦里相逢百遍,不如见一面。

我自己的习惯,应该与首句呼应一下。见一下为好。但是能不能见到且两说。有个愿望也是好的。所以“几回殷切乡书问,能否?千里衔枝一雁临。”大雁能否寄枝梅花来?大雁只是个邮差,待人传情的,不会如此多情,当然是有人吩咐啦。这样由单纯写梅花,便联系到人情啦。这没有跑题,还是写对梅花的爱。渴望见到,渴望相逢的心情写出来,更有渴望有那位“和月折梅花的玉人”的消息。

这里化用“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意。隐约联想到这些诗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江南无所有,可赠一枝梅?

当然,若当做单纯歌咏,这个结句还是弱啦。或许诗友们更有精彩的结句。

感觉改动很大,其实前六句还是由原意改的,给人变化大的感觉,是换了韵角,句子变了,但意思未变,目的还是说明同样的意思,写的平淡不如清新。

原作:

七律 咏梅 · 鼓山梅里的梅

常在江南梦里寻,琼姿撩我动诗心。

不于三月迎春绽,偏是寒冬冒雪临。

白鹤有缘堪假子,青松含笑最知音。

无端错许林和靖,惹得骚人说到今。

改后:

七律 咏梅 · 鼓山梅里的梅

常向江南梦里寻,幽姿醉我动诗心。

不题破腊初春报,唯爱披纱浅笑噙。

翠竹无尘生契阔,风松有骨结兰襟。

几回千里溪头问,能否衔枝一雁临?

总结:个人见解,不求苟同。我在二楼看到的就是这样的风景,你在三楼笑得浑身发抖,很正常很正常,我也抖呢。解析完了,有没有人受益不知道,自己感觉思维更清晰了些。毕竟有了深深思考。写诗词要有思考,句子要有斟酌,做到意美、句美、韵美。

评点七律咏梅

评点七律咏梅


编辑:晓雯

图文:公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