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走心导读: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 查理·芒格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两人曾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查理·芒格的成功并非偶然,他逆向思考的能力使其探究到事物的本质,而凡事亲力亲为、客观积极的心态则让他的工作、生活充满意义。 小象希望查理·芒格的工作态度可以为教育创业者们提供一些启发。如果你是对教育创业心怀敬畏的创业者,并且渴望行业的视野与资源,欢迎添加蓝象资本合伙人沈场(微信号: sanshiershu )与他聊一聊。 文章精选自“短线王国”,原文载于《穷查理宝典》中文版序言,有删节。 查理·芒格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与我们想象中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手段不同,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取得了商业的巨大成功。 1、思考的逆向性 《穷查理宝典》 巴菲特说他一生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查理这样的人。在我同查理交往的这些年里,我有幸能近距离了解查理,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甚至,我在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人物传记中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人。 查理就是如此独特的人,他的独特性既表现在他的思想上,也表现在他的人格上。比如说,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查理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查理在他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研究收集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查清单。 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这点对巴菲特及巴郡(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 年业绩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查理对于由于人类心理倾向引起的灾难性错误尤其情有独钟。最具贡献的是他预测: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和会计审计制度的漏洞即将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008 年和 2009 年的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大萧条不幸验证了查理的远见。 2、凡事客观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存在思想盲点。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旁人或是某一件事情或许能够做到客观,但是对于天下万事万物都秉持客观的态度却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违人之本性的。 但是查理却可以做到凡事客观。查理也讲到了通过后天的训练是可以培养客观精神的。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将使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到别人预测不到的未来,从而过上更幸福、自由和成功的生活。 即使这样,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真正得到的真见卓识仍然非常有限,所以正确的决策必须局限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内。一种不能够界定其边界的能力,当然不能称为真正的能力。 怎么才能界定自己的能力圈呢? 查理说,如果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够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所以当查理真正地持有某个观点时,他的想法既原创、独特又几乎从不犯错。 3、探寻事物的本质 查理对“理性”有十分苛刻的定义。正是这样的“理性”,让查理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和洞察力,即使对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也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 巴菲特就把查理的这个特点称作“两分钟效应”——查理比世界上任何人更能在最短时间之内把一个复杂商业的本质说清楚。 巴郡投资比亚迪的经过就是一个例证。记得 2003 年,我第一次同查理谈到比亚迪时,他虽然从来没有见过王传福本人,也从未参观过比亚迪的工厂,甚至对中国的市场和文化也相对陌生,可是他当时对比亚迪提出的问题和评论,今天看来仍然是投资比亚迪最实质的问题。 4、注重细节 查理的兴趣不仅限于思考,凡事也喜欢亲历亲为,并注重细节。 他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双体游艇,而这艘游艇就是他自己设计的。 他还是个出色的建筑师。他按自己的喜好建造房子,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之后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全程参与。比如,他捐助的所有建筑物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这包括了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宿舍楼、哈佛高中科学馆以及亨廷顿图书馆与园林的稀有图书研究馆。 查理天生精力充沛,而且他记忆力惊人。我很多年前跟他讲的比亚迪的营运数字,我都已经记忆模糊了,他还记得。 86 岁的他记忆比我这个年轻人还好。这些都是他天生的优势,但使他异常成功的特质却都是他后天努力获得的。 查理对我而言,不仅是合伙人,是长辈,是老师,是朋友,是事业成功的典范,也是人生的楷模。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时机固然重要,但人的内在品质更重要。 5、宽以待人 漫画:芒格和巴菲特 查理虽然严于律己,却非常宽厚地对待他真正关心和爱的人,不吝金钱,总希望他人多受益。 他一个人的旅行,无论公务私务都搭乘经济舱,但与太太和家人一起旅行时,查理便会搭乘自己的私人飞机。他解释说:“太太一辈子为我抚育这么多孩子,付出甚多,身体又不好,我一定要照顾好她。” 查理一旦确定了做一件事情,他可以去做一辈子。 比如说,他在哈佛高中及洛杉矶一间慈善医院的董事会任职长达 40 年之久。对于他所参与的慈善机构而言,查理是非常慷慨的赞助人。但查理投入的不只是钱,他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这些机构的成功运行。 查理一生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所以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他认为人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一生不断提高修养,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这种生活方式对查理而言是一种道德要求。在外人看来,查理可能像个苦行僧,但在查理看来,这个过程却是既理性又愉快,能够让人过上成功、幸福的人生。 查理就是这么独特。但是想想看,如果芒格和巴菲特不是如此独特的话,他们也不可能一起在 50 年间为巴郡创造了这样了不起的业绩。 6、客观积极的心态 2010 年初,与查理相濡以沫 50 年的太太南茜不幸病逝。几个月之后,一次意外事故又导致查理仅存的右眼丧失了 90% 的视力,致使他一度几乎双目失明。对于一位 86 岁视读书思考胜于生命的老人而言,两件事情的连番打击可想而知。 然而我所看到的查理却依然是那样理性、客观、积极与睿智。他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极放弃,在平静中积极地寻求应对方法。 他尝试过几种阅读机器,甚至一度考虑过学习盲文。后来奇迹般的,他的右眼又恢复了 70% 的视力。我们大家都为之雀跃!然而我同时也坚信:即使查理丧失了全部的视力,他依然会找到方法让自己的生活既有意义又充满效率。 无论顺境、逆境,都保持客观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查理。 -END- |
|
来自: learnmachine > 《巴菲特-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