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从儿时看到大的《西游记》,你真的看懂了吗?(正解西游四“上”)

 觉行者 2018-03-18

我们从儿时看到大的《西游记》,你真的看懂了吗?(正解西游四

转载:来自 明觉云客

我们从儿时看到大的《西游记》,你真正了解多少?如果你愿意,那么和安山一同了解《西游记》里面真正的玄机与秘密。

送给还在坚持的你。

 第四回

 01

第四回(1)初登天门

太白金星领着孙悟空上天受箓。孙悟空比太白金星跑得快,先到了南天门,然后南天门这群守护天门的天王、武将就禁止孙悟空进去。孙悟空忒大的本领,却挤不进去了。后来孙悟空多次强行出入,也没见他如此的气馁,莫非是第一次到这儿孙猴子怕生?

是呀,为什么增长天王领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一路大力天丁,枪刀剑戟,挡住天门孙悟空就真的进不去了呢?后来赶上来的太白金星解释说:你自来未曾到此天堂,却又无名,众天丁又与你素不相识,他怎肯放你擅入?等如今见了天尊,授了仙箓,注了官名,向后随你出入,谁复挡也?也就是说,因为孙悟空在天上是无名无号的,尽管他修炼上来了,但是上边没有留他的位置,就算他强挤硬塞,也没他的空隙。这个可不是现在人挤公交,死命的夾三儿就上去了。

还有两个大大的问题。为什么是太白金星领着孙悟空?因为天门就是在金星方位,定时定期的开阖,任何生灵的上下出入,都经由天门,而且总是金星相伴。小说写是太白金星领着修道得道的上去,有此深意。

为什么上面不许可,孙悟空天大的本事也出不去,进不得这个天门呀?哎呀,你真的以为天门就只是一扇大门这么简单,就一群武功高手在看守这么简单?无论对于地上的、还是天上的,这可是生死之门。这个天门是封闭的三界的出入口,进来的几乎绝对的出不去,上去的未经批准决不可随意下来的。孙悟空看得见有增长天王等人士在武力把守,看不见的更厉害的也在层层把守。上面没有他这一号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出入此门的。于是孙悟空还得金星亲自领。悟空道:这等说,也罢,我不进去了。金星又用手扯住道:你还同我进去。将近天门,金星高叫道:那天门天将,大小吏兵,放开路者。此乃下界仙人,我奉玉帝圣旨,宣他来也。这增长天王与众天丁俱才敛兵退避。

天堂那可是漂亮的厉害呀,孙悟空似乎看呆了,走的很慢。初登上界的美猴王,犹如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原来这里还有数十员镇天元帅,十数个金甲神人。这些都是护法神。他们是不会离开天宫的,孙悟空再闹腾,这些更厉害的主也不会理他的。

 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三十三座天宫对映三界内的三十三重天,就像地狱的十届冥王对映十重地狱。这个世界,是分层的。每一重都有各自的王。加起来这些王还有一个总的王。

有人说,《西游记》中关于天庭的描述,是模仿人间帝王宫庭的描述,是作者幻想中的现实的投影。这种说法,跟实际上的情况是反的,本末倒置。

如果这个世界是上下对应,互相联动的话,地球上的人搞出什么活动,必然是上界带动的,地球人的脑袋里冒出什么想法,必然是上界已经出现的活动。就像前面孙悟空出了怠慢自傲的心,就在他自己遥远的下界滋养出了一个混世魔王兴风作浪。就像孙悟空喜好强取豪夺,众猴子们就跟风使舵。人间不也有一句话,叫作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话说孙悟空在天门被阻挡了一下、还没有搞清楚原因,他就觌面发狠、责骂太白金星。孙悟空到凌霄殿见到玉皇大帝,不作揖、不朝礼,不讲礼貌。后来他发现玉皇大帝封他的官职太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回到花果山说他被封作弼马温是活活的羞煞人、职位卑贱,云云。最后不知天高地厚、自封为齐天大圣。

总之,这时候的孙悟空,跟最早时候的孙悟空,心性上简直是判若两人,喜好奉承、嫌贫爱富、面子比什么都重要。贪、嗔、痴本来都没有的孙悟空,这时候,已经是贪、嗔、痴俱在的孙悟空。

小说中透过诗词,说的更明白。孙悟空心神不宁,管不住自己的脑袋和思绪,整天往那儿一坐的时候,就不知道哪里来的奇怪的念头指使他这这那那的。孙悟空呀,其实他没有经历过修心的阶段、没有修炼过心性。

当初是他自己根基真好,祖师点透了他,凭空给了他那么多神通,那是他心性原本就那么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神仙也就觉得他是自然而然的开了窍,没查出他如何修炼的经历,也没有觉得奇怪。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首诗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孙悟空需要修心、管住自己的杂念。玉皇大帝一看见他的怠慢无礼,就知道他的毛病、修炼上的缺陷和死关是什么了。天上的神仙们,没有他这样连最基本的念头都管不住的,当然就缺一个专门管心猿意马的。

如果孙悟空当时醒悟过来,就知道反省一下自己,就很快就会升职了。但是他不懂反省了已经,他只懂得逞强好胜、耍弄神通。

 玉皇大帝从来不跟孙悟空动手。不管孙悟空折腾多么厉害,他宁肯求如来佛观音菩萨,也不动手。很多人以为这个玉帝是个只会动嘴皮的摆设。

你看玉皇大帝是如何看待孙悟空的。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这句话里面有个惊天的要点,不知读者看出来没有。

玉皇大帝跟孙悟空一打照面,就知道孙悟空这只猴子已经得了人身了!孙悟空明明是一只猴子,怎么会有人身呢?这个人身在哪里?!

孙悟空的人身什么时候得到的?在哪里?

 

02

第四回(2)人身乐与苦

 最初的石猴,一出生就识字,而且还是中文。不但识字,并且还懂得孔子《论语》。那时候的猴子天真纯朴,不喜欢争强好胜。后来他修炼的,本事大了,反而执著起自己的神通来,并且因此而产生了严重的争强好胜之念,遇到烦心的事情一概用武力粗鲁解决,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一概认为是别人的错,听到夸奖的话儿就满心欢喜,虽然没见他本事见长,但是这一大堆毛病,却一天比一天大,并且终于有一天,跟天比起来大小了。现在的孙悟空:粗鲁、急躁、智商跟眼界一起严重下降。

玉皇大帝还是封了一个几乎是量身定制官职给他:弼马温。弼马温,应该是谐音,小说诗词说的明白,读者应该从音上辨别:知音。我猜测是避马稳、辟马稳的谐音。之所以这么猜,实在是小说中已经直接点出来了紧缚拴牢莫外寻。

如果以孙悟空初次出道的智商,他应该一听官职就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了。还记得祖师瞧他脑壳的典故吧,那时候的孙悟空,是何等的智商,现在简直就是阿呆一个。可是这个时候傻大黑粗的孙悟空,却越来越多神仙,不敢动他了,原因显然不只是因为他本领大。

哎呀很多事情,都纠结在一起了。不敢动他,乃是因为他如玉皇大帝所说,得了人身,孙悟空这当儿智商下降、变得越来越傻气,也是因为这个人身。一入人身,就入了红尘俗世;入了红尘俗世,干扰迷惑诱惑就多如牛毛、大如高山。

可是小说中忽然玉皇大帝冷不丁的来这么一句,说孙悟空初得人身,还是让人觉得好生奇怪:他什么时候得了人身了?想知道结果,就得追溯原因、回到过去的前尘往事去找。得回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得回到当初孙悟空为什么要学七十二般变化那儿去。孙悟空学变化,乃是因为祖师告诫他,他得了道之后,鬼神难容,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三灾利害、即天打雷劈之类的事情,也就是现在人知道的天谴。三灾利害是什么?

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bì)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

一般的人可能都没有概念,为什么要五百年杀他一次。按照历史上修炼界的说法,动物是不能像人一样修炼的,对于这样的动物,要三百年、五百年的定期天杀、清理掉的。以前的孙猴子,就是属于这种状况。因为他修炼出人形了!祖师说出来了——“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并且正是因为得了人形,孙悟空才变得在劫难逃,所以祖师马上接着说: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根据祖师的意思,孙悟空学会身形的变化,即可躲过三灾利害。于是孙悟空图数目多,就学了七十二般变化。有人统计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施展过的变化,其实不止72变了。

分类统计:

植物类3:植物3:松树;大熟瓜;桃子。

动物类51:昆虫32:蜜蜂4;花脚蚊虫;蟭蟟虫10;苍蝇4;麻苍蝇2;痴苍蝇;黑苍蝇;猪虱子;促织;猛虫;蜢虫;扑灯蛾;蝼蚁;有翅的蚂蚁;蝴蝶;火焰虫。鸟类9:麻雀;鹚老;花鸨;啄木虫;海东青;乌凤、丹凤;鹞子;饿老鹰。哺乳类7:鱼;白兔;饿虎;金眼狻猊;赖象;穿山甲;水老鼠;蝙蝠。其它动物3:水蛇;螃蟹2

人物类32:妖怪13:平顶山的小妖2;平顶山的狐狸精;倚海龙;牛魔王2;长脚虾婆;九头虫;有来有去;春娇;总钻风;小钻风;古怪刁钻。

神仙3:赤脚大仙;二郎神;元始天尊。

其他人物16:金池长老;翠兰;百花羞;老真人;云水全真;车迟国小道童的师傅;陈关保;二寸长的人2;变大3;小和尚2;道童;师父唐僧。

其它5:土地庙;仙丹;销金包袱;枣核钉;一阵清风。

 会七十二变的,还有妖怪牛魔王。但是小说中没说牛魔王需要躲避这个三灾,牛魔王没有人身,也没有想走修炼的正道。二郎神也会七十二变,人家是科班出身的神仙,有着非凡的修炼身世,当然不稀奇了。

我想研究的是,为什么他会了七十二变,就可以躲过三灾利害、上天不再杀他?网上有种种说法,各有千秋、无一圆满。

答案依旧在小说中,只是太让人意外。修炼的事情,哪能那么容易被人想通呢。

 

03

第四回(3)谜语和暗示

中国文字是单音字,而且存在非常多的同音字。并且每个字在不同地方的发音、声调也有不同,于是就带来了历史上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字谜。中国文字、跟很多的东西存在这神秘的关联。可是往往看破其中关联的,并不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人。在猜测这种谜的时候,聪明不一定有用,甚至是聪明人反而意识不到已经出现谜局、或者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深陷谜局。

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布袋和尚,网上有记录: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叫契此,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据传他圆寂前留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和尚即为弥勒菩萨。但是布袋就是菩提佛陀谐音(Buddha)呀。人们就是看着他几十年带着佛陀的暗示,就是看不明白呢。这个事情让契此和尚很是失望,临走前还在叹息这个时人的糊涂: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西游记》中就存在不少这类的字谜,并且一些简直都不是字谜了,甚至都是直说一样了。就是这样,可还是有一些研究的人就是视而不见。不知道是不是装作没看见,还是真的看不见。

孙悟空当初这方面很有天资,但是他因为滋生了自满,给自己的修炼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不完美的漏洞。这个小小的漏洞,小说以幽默调笑孙悟空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就是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很好很强大、但是不管他便什么,总是会遗留一个小尾巴,他的猴子尾巴就是不会跟他一起变彻底。他这个尾巴很有个性,可以跟你悟空一起变大、一起缩小、一起飞翔、一起经受真火烧烤,但是就是拒绝跟你一起变化!我就是我,你怎么着吧。

 孙悟空多次因为尾巴而露馅儿,多次在关键时候功败垂成,就是因为这条固执到家了的尾巴。孙悟空最后不得不走上西天取经这条路,也是为了弥补这个顽固的漏洞。堵上这个漏洞、才得圆满。但是为什么这尾巴这么拧呀,那是孙悟空顽固的自负自大的心态造成的。他顽固的心态、对应到身体上,就是这条尾巴了。

孙悟空的尾巴,就是他变化神通的罩门儿,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有一个罩门儿。另外一个罩门儿,几乎是所有妖魔鬼怪施展变化所共有的罩门儿,你记得吗?

话说孙悟空受不了修心的约束,逃离天庭、钻回山洞。有两个独角鬼王,跑来要归顺孙悟空、并且奉上礼品。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一,到此为止,孙悟空的外挂装备齐全了,他的标志性装扮齐了,特点是全部是拿别人的。二,这两个独角鬼王显然不是阴间阎王那儿的鬼王,应该是其它地方的鬼,但看它们能称王、有宝贝、有队伍,显然也不是孤魂野鬼,它们是哪里的?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三回的回目上:四海千山皆拱伏。这个四海拱伏,小说中说的是四大海龙王,把宝物给了孙悟空;千山拱伏就是那六大魔王认孙悟空做老大。四海属于身体的血气脉路、千山即是肌肉骨骼,人体中有各种器官、各有神灵主宰、各有其王,人体中灵体有正有负、各司其职。第二回等于说孙悟空主元神能够主宰身体,通过修炼的降龙伏虎、龙为汞虎为铅、和顺身体修出了人形——就是元婴,他的这个石头做的肉身开始转化。哎呀这个不多说了太玄了。但大家每个人都可以感觉的到,主元神主宰自己身体之后,才会发现,哎呀原来这个人的身体有这么多奇妙的道道儿呀,简直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宝物。

总之是,身体中该有的神灵、灵体也开始接受主元神的指挥,这个是常人完全做不到的,孙悟空做到这一步,的确可以说是仙人了。然后这个鬼王呢,是身体周围的空间的,孙悟空身体有了另外层面的扩展,开始调顺他新的身体所覆盖的范围内的灵体,然后表现在小说中,就成了体系之外的鬼王的投靠。

这两个独角龙王,就是冲着孙悟空得道、并且获得了天上的证实承认了,来归服的。人家也指望有一天孙悟空修炼圆满,把他们给超脱出三界呢。只是这些家伙们实在是想不到,孙悟空的修炼出了大麻烦了,指望这猴子,等于说是指望500年之后的未知数呢。

现在孙悟空已经控制不住自我肯定、自我表扬的热烈情绪了,估计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照镜子看看是不是自己更英姿勃发了。对所有人来说,意念指挥人身,对修道人来说,意念还能指挥功能和神通;现在孙悟空被脱缰野马一样的意念给指挥了。孙悟空的意念,犹如脱缰的野马,开始指挥着他的脑袋、指挥着他的神通,胡作非为。这时候孙悟空的本尊,反而犹如一个傀儡。

独角鬼王逢迎他: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孙悟空一听正合我意,马上就树旌旗自称齐天大圣了。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你看看,鬼王是土堆儿里钻出来的没见过世面很正常。这孙悟空简直是也土得掉渣,连天上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就自行认为自己已经跟天一般高了。

在孙悟空修道耍弄神通的时候,祖师呵斥他等,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现在的孙悟空,真是被祖师说的准极了,他一张口就乱说,一乱说就给自己惹麻烦。

孙悟空却不知,给自己惹来多大的麻烦。那么这些凡尘中的习性,人的无知,对于修炼来说有多大的障碍......这些习性跟修炼又有什么渊源和关系呢?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