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嘉莹先生,中国诗词的灯塔

 00环宇00 2018-03-18

近来一直在看着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讲演集》,深感叶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古典诗词的功力之厚,研究之深,博彩之广,尤其是叶先生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将那些看似遥远与陌生的词意,讲地如此深入人心;将那些看似枯燥生涩的长短句,瞬间化作一潭清泉,让人心旷神怡,叶先生的文字,简单而平淡,即使你毫无基础,或偶尔经过,但总想驻足,与叶先生穿越到过去,再回当年气象,一起去品品这词丛之妙,让人即刻便进入到一种安静的状态,即使首次接触,也仿佛似曾相识。先生不愧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座灯塔,一座桥梁,一行山脉,高远而延绵,旷达又如此平易近人。

叶先生说自已是一个亲手将感情杀死过的人,她本人总能如此直接地、让读者感受着作者的感受,进入此情此景的当年,进入作者的内心,可见,叶先生对于诗词的热爱,热情,对诗词的感情,达到了一种与生命同行的地步。叶先生在其讲演集里常说,那些伟大的诗词家,那些一流的诗词,都是用生命在感发,用生命在写诗词。先生自已,经历过战乱,经历过异国他乡,对故土有着浓情眷念,也曾体会到人间冷暖,生死离别,先生对于词的感怀与传承,又何尝不是在用生命在感发呢。

晚上看电视节目《朗读者》,正好看到叶先生的参加,节目中,叶先生说年轻时远离故土,几十年颠沛流离,数十载异国他乡,几十年唯一所爱,唯有诗词,甚至愿用生命来研读与传承。节目现场,先生说自已经常梦到北京的家,梦到家里的院子,围墙,那片土地,那几条街道,可梦中每次回到家,门窗都是关着的,自已想进去而不得,直到梦醒了,才意识着自已身在异国他乡。先生说,那种对祖国对故土的想念,异国他乡的感触,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无法感受到的。

先生今年九十三岁了,对诗词充满着至高的热爱,叶先生的一生,也是诗词的一生。先生15岁便写了第一道诗,《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单衣。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先生写诗词,品诗词,讲诗词,诗词伴随了先生的一生。

节目中,叶先生说自已到新加坡去讲中国诗,必须用英语讲,可自已的英文水平是后学的,功底有限,但因为自已对诗词有着深厚的热爱,所以,自已便用这许多初、级简单的英文单词,给学生去讲课,很多专业性的术语,叶先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反而都喜欢听她讲课。而这些简单词语的概括,便源自于自我对诗词的高度热爱与感悟。

叶先生在讲唐宋词时,经常提到着“直接的感发”,先生对诗词,对作者,几近于还原状态,将原画面直接呈现到作者面对,除却天赋与爱好,更多的孜孜不倦的研习与体悟,再用平近的语言传达出来,这是何等的功德,这是真正的导师。先生的《咏莲》诗中写到“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我觉得,先生对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便是在度苍生。

叶先生说,古典诗歌的作用就在于触动和引发你心灵之中那一份美好的资质,使它们永远保持新鲜、活泼,使你的生命永远不会枯竭。它可以使心灵不死。

诗歌是神奇的,它让人能有一颗不死的心,善感的心,有着这颗善感的心,我们总能“兴于诗”,在诗词中得到感怀。而伟大的作者与作品中,总是有着巨大的,挖掘不完的潜力,我们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透过作者的联想,引出自我的联想,感发着自已的感悟。

“感发”是读诗词的方法,也何尝不是读人生的方法。我们读前人的优秀作品,品味着作者的感发,进而感发着自已的感发,感发作品,感发作者,感发自我,感发自我的生命。这也是诗词最大的意义所在。

阅读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是将作者之心绪感同身受的过程,读者有感而发,进而将作品的潜能发掘出来,将这种潜能,影响着或改变着自我。还可陶冶性情,为人生增添一种乐趣。比如,王国维便从浩瀚的词语中,悟出人生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干处。真理的获得,总是孤独且远离世俗的,刻苦的追求,可能还会一定时期内会只追求不获得,但最终会在远离喧嚣的地方,找到那一方天地,到达彼岸。

我们总是说,去远方,去诗的远方,我不知道远方倒底是什么,但去远方的路,是得自我走出来的。叶先生,便是这一路上最好的导师与朋友。

1704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