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及分类

 大宇大宇 2018-03-19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及分类

图1 金矿石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产类型,对该类型金矿产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潜在储量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今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认识。

所谓韧性剪切带,又称为韧性断层,是指岩石中由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形成的线形构造带,没有明显的破裂面,但两侧岩石发生了明显的位移,由地表脆性断层和其向地壳深部延伸的部分组成。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则指的是一种成矿机制及成矿因素均与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矿产类型。

展开剩余89%

图2 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模式图(以尼泊尔大地震破裂带为例)

以尼泊尔大地震的破裂带为例,在韧性剪切带中,红色线为尼泊尔大地震破裂带,即为脆性破裂带,黄色线为脆-韧性剪切变形带,绿色线为强韧性剪切变形带。

1.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特征

一条大的韧性断层构造带从地表至地下深处依次表现为脆性、韧脆性和韧性变形,并发育与各自相对应的岩石类型。在地壳深部由于温度高、压力大、岩石塑性强,使得Au的化学位升高,具有高化学位的元素是不稳定的,故Au将脱离原来矿物或岩石中的赋存部位,与其他成矿元素一起组成含金热液。因此深层次韧性变形是金元素的迁出区,韧性剪切变形越强,岩石中A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越低。

在浅部,由于温度、压力偏低,韧性变形较弱,主要表现为脆性变形,使得Au的化学位降低,加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Au等成矿元素聚集,形成矿产。因此一条韧性剪切带自地表至深部的变形对金矿成矿作用的贡献划为了两个重要区域,即深部韧性剪切变形的元素迁出区和中浅部韧脆性-脆性剪切变形的元素聚集区。

此外,韧性剪切带按其变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挤压、伸展、平移三种类型。其中挤压型、伸展型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而平移型剪切带本书对金矿化不利,金矿化受到变形强度的控制。

2.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控矿构造

剪切带根据其构造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级别,一级构造是切穿地壳的大型构造带,常控制小型侵入体的分布;二级构造是一级构造的次级单元,其分布及运动方向受一级构造的制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总体展布受一级构造的制约,但又往往被限制在二级构造内。一级构造是高温带,为流体流经的通道,有利于金的溶解,二级构造温度较低,有利于金的沉淀。同时含金剪切带往往具有韧性与脆性结合的特性,含金热液流体从韧性带到脆性带,压力的突然降低也是矿物沉淀的主要原因,金矿多形成与韧-脆性转换带的位置。

图3 金矿产

3.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阶段

含金剪切带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含金量逐渐增加而逐步形成的,根据其成矿作用的模式可划分为3个阶段:

(1)早期阶段:强剪切作用使得带内岩石发生糜棱岩化和强片理化,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热液作用使得带内岩石发生强烈蚀变,并在剪切带中心部位形成强硅化带,该阶段金不可见。

(2)中期阶段:剪切作用形成脆性裂隙和各种充填脉,矿物经压碎作用,形成糖粒状石英,它是金矿物的有利储集体。由于该阶段的热液作用含Fe、Cu、Zn等元素,导致早期的含金硫化物被置换分解,可见金在有利部位富集下来,粒度较细。

(3)晚期阶段:该阶段脆性变形机制形成大量张性裂隙,前面阶段形成的矿化物发生重新活化。该阶段的成矿溶液富Pb、Cu、Au等,形成比较复杂的矿化组合。该阶段形成的金粒度较粗,且银含量较高,属于银金矿。

4.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类型划分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根据金矿产与韧性剪切带的先后形成关系,分为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型、同韧性剪切带型和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三种类型。

①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型指的是原先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矿产,随着韧性剪切作用,导致原有矿体中的金银矿物重新富集和再分布,进而使矿石组构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矿例不多,以辽宁清原县的红透山、红旗山等矿产为典型代表。

②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指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形成之间无地质间断,韧性剪切带是直接控矿构造的金矿产,成矿与韧性剪切带是在相同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

③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控矿构造为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为间接控矿,与金矿床之间有明显的地质间断,成矿与韧性剪切带分别形成与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这种矿例在我国较多,例如吉林夹皮沟金矿床、小秦岭金矿床和辽宁四造沟金矿床等。

图4 云南大坪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根据金矿产在韧性剪切带中的产出位置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含金糜棱岩型、含金蚀变碎裂岩型、含金石英脉型三类。

①含金糜棱岩型金矿主要产出于韧性变形强烈的主剪切带内,矿脉呈条带状、透镜状产于糜棱岩带中,绢云母化、硅化发育。如广东河台金矿、海南二甲金矿等。

图5 含金糜棱岩

②含金蚀变碎裂岩型金矿主要产于紧靠主剪切带下盘的脆-韧性裂隙中,主要标志是有较宽的破碎蚀变带,金矿体常呈透镜状产于断层的碎裂岩中,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如胶东焦家式金矿。

③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的产出位置不固定,韧性变形不显著,普遍具有碎裂结构。例如西澳卡尔吉力金矿、海南不磨金矿等。

韧性剪切变形与金矿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韧性剪切变形到变质作用发生及演化阶段是确定金矿能否形成的重要因素。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使金在糜棱岩中初步富集,而发展到韧性剪切变形的晚期,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金矿产则在剪切带中央及两侧形成的裂隙中沉淀下来。对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地质研究中日益引人注明的重要课题之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