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广难封,究竟是数奇,是功低,还是为君王不喜?

 快乐老年435 2018-03-19

李广生平 

《史记》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景帝时,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七国之乱时,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功显名,但因梁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负伤被俘后趁隙夺马而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他治军简易,与士卒同甘共苦,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李广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广亦位列其中。

李广难封,究竟是数奇,是功低,还是为君王不喜?

历史上对李广的评价

司马迁:“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

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程不识:“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班固:“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司马贞:“猿臂善射,实负其能。解鞍却敌,圆阵摧锋。边郡屡守,大军再从。失道见斥,数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无双!”

吕蒙正:“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何去非:“昔者,李广之为将军,其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者,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盖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自卫、霍之出,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然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世主者苟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奋励气节,霆击鸷搏,则前无坚敌,而功烈可期矣。汉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终偾蹶而不济,身辱名败,可不惜哉!”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广下马解鞍,而虏疑有伏。又曰:‘令素行,与众相得。’广法易简,而士乐为用。又曰:‘卒善而养之。’广以杀降而不得封侯。又曰:‘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广军亡导而失道是也。”

黄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司马光:“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

叶适:“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

陈元靓:“雄气旡敌,亦远斥候。能缚射雕,甞格猛兽。有勇有方,少年讷口。千载庙食,斯为不朽。”

解缙:”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若李广、田豫类此。”

李东阳:”匈奴七十战,战战不得当。一当遂失道,愤激摧肝肠。君恩念数奇,将令抑不扬。白头耻下狱,饮泣横干将。“

黄淳耀:“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王夫之:“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

黄道周:“李广为将,才气无双。世世受射,射无不当。三人与战,中责受伤:杀其二人,擒一以偿。孤军击敌,解鞍其傍。敌疑为诱,转奔而亡。不击刁斗,部伍偏强。凡战可侯,侯则未尝。细推其故,祸在杀降。速道自刭,天意难量。”

有关李广的诗文

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严武《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王维《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陆游《排闷》 :弃官谓逍遥,劳苦殊未既。荒畴须垦辟,破屋久涂塈。疾深药难求,食尽谷暴贵。安能作经营,但觉睡有味。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费。虽云未遽死,饥冻亦可畏。颇思从李广,小猎聊吐气;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

李广难封的真相何在

李广难封,是一个千古话题,但是其背后隐藏着某种必然,说穿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史记李将军列传》至今,无数人为李广喊冤叫屈,不断的去证明李广的实力和他糟糕的运气。李广名气大,恐怕是与太史公对他的偏爱不无关系,后世兵家对他的评价并不高。 王夫之即说李广“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综合来看,李广是名将,但是并非良将。他终生未封侯,被后人评为“数奇”(运气不好),最主要应该是他治军不严、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军功不够。前有司马迁史记的偏爱,后有王勃滕王阁序的名篇,飞将军李广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多时候是个文学形象。

军功不足,未能封侯。汉武帝时期因军功封侯26人。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①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②斩敌千级以上;③为夺取胜利立下关键功劳;④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而李广在文景两朝对匈战争中担任防守,在武帝时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虽经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

汉武帝时李广的五次作战记录:

1、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 汉军皆无功。

2、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龙城,斩首虏数百。……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

3、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4、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5,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自负其能,意气用事。史书记载多是夺马出逃、神弓怯敌、力射石虎等等传奇轶事,个人英雄主义浓厚。而损兵折将、兵败不敌的次数却也不少。做为一军之将,在军事行动中缺乏谋略,徒逞莽夫之能,自然难以获得很好的战果,主将被困而后果自可想而知。欠缺大局观,不分轻重缓急,身为一郡之守却擅离职守,率三百士兵去追三个射雕者,可见其为将之欠缺。 自古兵家崇尚治军严谨,而李广治军宽松,部队纪律性很差,虽然因此得到了士兵的支持和爱戴,却犯了兵家大忌。

性格缺陷,气量狭小。在杀霸陵尉事件上(李广被贬后,一次醉酒回城,遭霸陵尉喝斥,不许通行。李广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不久,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这就是意气之举,遇事睚眦必报,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性格,最后也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在得知卫青要让刚失候的好友公孙敖挡单于的事情后,不能很好配合出师终致失道自杀的结局。

杀降不详,鲜有善终。《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数不能封侯,于是向相士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侯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侯,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东方朔说:“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杀俘虏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800人,因此推测李广必会遭到报应。

有些人认为李广为人阴险、残暴,这个印象是根据两件事得出的判断。 一是李广曾诱降陇西羌族叛军,然后杀掉了降卒800余人。自古有“杀降不祥”之说。二是李广曾经公报私仇,杀掉了一个与他有过节的霸陵校尉,显示其气量狭小。

历史上很多人的评价都认为,司马迁仅从李广豪情飞扬的个人魅力方面着眼,过度抬高了李广,并且淡化了出身低贱、谦逊低调但真正有功于社稷的卫青。不可否认,李广忠诚爱国,但毕竟李广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能力上(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识)的不足,虽然在小规模战斗上,他表现出来的勇猛以及处变不惊的大将气度,但这些只能使李广扬名,而大战斗中李广总是屡战屡败,没有大的战绩可言,因此李广至死难封。命哉!

当然以上几条也不能完全说站得住脚。第一,说李广功低难封侯。那么为何卫青儿子在襁褓中都能封侯,襁褓中人有何功劳?张当居、赵商、王弃之等都能因为父亲没有跟从赵、楚反,致使被杀而封侯,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父亲的功劳能有李广大?第二,杀降、杀霸陵尉而体现道德问题。汉武帝时地方上有郭解、灌夫这些游侠、豪族作恶,朝中卖官鬻爵,官员求田问舍兼并土地,酷吏罗织罪名草菅人命,人品恶劣的人太多了,唯独李广因此而导致不能封侯?私以为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在个人情感上不喜欢他,这也正是为何李广难封的问题成为古今以来人们共同探讨而没有得出结论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