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李说老理·25.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昵称4705243 2018-03-19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是一句谚语,《增广贤文》也有收录。然而对这句谚语的解释,历来就大相径庭,甚至有“阴德”和“阴损”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

阴德说这样解:鹅是吉祥之物,可看家护院,一旦有人接近其主人院落,鹅就高声鸣叫,主人即可出门攀谈,久而久之,主人就会广结善缘,与人消弭误会;架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必然需要乡邻乡亲的大力协助,在架屋的过程中,主人也就逐渐明白了睦邻的道理。

阴损说这样解释:鹅护家院最是敏锐,有人接近院落就会高声鸣叫,甚至发起攻击,久而久之,人皆避而远之,其主人就会与人越来越生分,越来越被孤立;建筑房舍,极大消耗财力和精力,如果条件不成熟而硬撑着上项目,很可能要大量举债,元气大伤。

对这两种解释,我曾经模棱两可,莫衷一是。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阴损说比阴德说更为靠谱些。阴德说建立在《增广贤文》主要是劝人为善的,特别是在“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之后还有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于是揣度,前后都是与人为善的。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增广贤文》中,既有劝善之语,也有告诫之句。再说,前后两句谚语各自独立,内容不一定搭得上。而阴损说,从字面上很能说得通,特别是与客观实际也很能相通。曾经有一个段子挺流行,说“要想一天麻烦就请客,要想一年麻烦就买房,要想一辈子麻烦就找情人”。买房装修就得麻烦一年,自己建房之龃龉可想而知。

架屋如此麻烦,可有人偏偏劝人架屋,并且劝人的是某些地方政府,而被劝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兄弟。前几年,很多地方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如今房产存量过大,于是就有人把去商品房库存(滞存)的注意打到了农民兄弟的头上。很多地方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此举不禁使人想到了“与人不睦劝人架屋”的谚语。但愿这不是阴损之招吧,否则那始作俑者与农民有多大的仇啊!

历来乔迁算不上鸿禧也得算是小喜吧?况且农民乔迁进城还要加上跳农门啊、城市化啊等等很多幸福的彩头,这农民“乔迁+”总该不是坏事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一看时下的现状就明白了。

《京华时报》近日报道了农民工魏康林进重庆购房的故事:重庆房价7000元/㎡,买70㎡的房子总价50万元。魏康林到城里买房家里帮不上什么忙,他花光多年打工的积蓄凑上了首付15万元,贷款35万元、期限30年,月供2000元左右。魏康林现在做配送员,“卯足了劲”干月收入至多5000元,没有“五险一金”,刨除日常开销,能支配的也就2000多元。也就是说,今后30年魏康林就为房地产打工了。

你可能说,农民不必到大城市买房,到县城购房,每平方米三四千元就拿下。可是,在县城打工,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就不错了,还贷能力同步降低,仍然是房奴啊!这只不过是把开发商的滞存变成了农民工的滞存而已,典型的劫贫济富啊!

曾几何时,农民劳作三五年可盖屋三间,为儿子娶上一房媳妇。如果有三两个儿子,那农民就要劳作大半生。对这样的生活,很多仁人志士不禁感叹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啊!如今经济运行不佳,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有人为了挽救这种颓局,转嫁既得利益集团(不仅仅是房地产商)的损失,眼睛又盯上了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通过代理人,以所谓的优惠政策为钓饵,诱使农民兄弟进城买房,使其终生成为他们的奴隶!

噫吁戏,与人不睦劝人架屋!那些劝农民进城购房的人,其祖上没有农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