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应篇》心得分享之五十三/因果报应/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Fo弟子2yui2a22 2018-03-19

【欢迎关注“三个根心得分享”】

 

《感应篇》心得分享之五十三/因果报应/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今之社会,专以智巧而为主体。------若是结果,总以不知因果报应。使人人知因果,则自利利他,己立立人矣”。在印光大师的时代,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教育已经被全盘西化。西方人的教育全是知识性的教育,即所谓的巧智,中国古人的教育体系是学智慧,是学安稳。我们知道古人教人学习,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看着很蠢笨,这是修定,是修清净心,心清净,智慧现前,看书是用智慧看书,不是用分别意识看书。读的遍数多了,自然领会书中的意思。

读书使得小孩子从小就很庄重,而不是心浮气躁。庄重则心清净,越读书越心清净,心越清净,看事物看的越有深度,能够看出字里行间的东西,意在言外的东西他也看得出来。所以古人的文章我们比不上,我们没有那个基础训练,看什么都看不明白,见解、文字都没有古人的深度。还不只是读书有眼光,对一切人事物他都比西方学者(巧智学者)看的深远。

知识再多,学过的会,没有学过的不会。智慧一开,他一接触就会了,学过的会,没有学过的也一样会。学知识的路子带着烦恼,严重的贪瞋痴;学智慧的路子,烦恼轻,越学越轻,烦恼轻一分,智慧长一分。

现在人教孩子读书,不依古法,独创一格,学前教育搞传统国学,学很多学很杂,这样读书学不到智慧,也学不到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我们看《弟子规》曰:“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讲读书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可同时学几本书,也不可一个没学完又学一个。一本书要背会,背会了,还要背千遍,看着是加强记忆,实则是修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所以“其意自见”,见不是用分别意识心,是一看就知道了,一听就知道了。《三字经》也说:“教之道,贵以专”,也是此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要做到的,是要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都成为圣贤。读很多,一个没学好,又学一个,搞得孩子学很多,最后一门也不通达,培养不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古圣先贤的教育是成圣成贤的教育,圣贤是有德行有智慧,德行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到伦常道德因果,也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是做人的本分,须臾不可离的。有这个真实德行的人,叫做圣贤君子。说,没有用处,你的气质和常人没有两样,是伪装的圣贤,假货!

儒家圣贤做学问的次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最后要老老实实做到。所以大师讲:“总以不知因果报应”,要是知道凡事都有果报,帮助后代向正道走,让后代都成为圣贤,一定很有福报。《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搞传统文化,尤其是学佛人,要真正懂得因果报应,谁还敢干糊涂事呢?不真干的人,烦恼不能破,智慧不能长。做事就会烦恼当家,看不清楚将来的果报。那里是自利利他?!

老师常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是人类的通病,重病,有这个烦恼看事物就不清楚,所做的事越大就越可怕。果报可怕。

 

【欢迎转发“朋友圈”、“qq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