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野蛮培训总监(4):给专家设计培训项目,到底该怎么做?

 温柔的TIGER 2018-03-19



每逢周一下午是培训部例会的日子,和往常一样,大家各自汇报了一下自己的项目总结与计划,会议的主要内容很快就结束了。Nick.Xu有一个好的习惯,就是每次会议结束的时候,都会带领大家讨论一些培训领域最新技术的话题,他希望培训团队应该保持认知的领先性。


对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其实打从心里是挺期待的,一家公司要做好培训,首先是培训发展部门做好自己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能真正的去实践培训技术,这是非常接地气的。但是,讲真,很少有公司能够像我的野蛮培训总监一样,尽可能把这个事情坚持下来,形成部门的学习文化。


不出所料,会议结束之前,Nick.Xu抛出了一个问题。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话题,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讲,公司的核心绩效应该取决于20%的关键人群中,从这个逻辑来看,我们的年度培训计划也应该要体现这一点。可是近一年来,我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公司的技术大牛的培训项目啊?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思考的?”


Nick.Xu带的团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话都是直接说的。


这个时候,90后的玫瑰发言了:“老大,我只想弱弱地问一下,这都是技术大牛了,还需要培训吗?我们请他们做课程开发还差不多,他们个个都那么牛逼,你不知道请他们来讲课有多难!”然后玫瑰很自然地翻一个白眼。




大家都不吭声了,等着N.X回复...


N.X倒也干脆,没有用什么教练技术,直截了当地开口了:


“玫瑰说的也不无道理,在我们培训人眼中,专家总被默认为我们的资源了,我们却忽略了如何发展专家的问题,其实我也是最近才思考这个问题。去年咱们将培训资源聚焦在少量项目上,聚焦业务中的问题,这点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让我们的培训与业务更加接近,但从某种程度来讲,还是亡羊补牢式的培训。


“那么,如果我们的培训再往前迈进一步,让培训预防问题的发生,或者是说通过培训,能够在公司内培养一批高尖精锐人才,助力公司在行业内实现技术领先的战略呢。”


大家,被Nick.Xu的这段话鼓舞了。


在很长时间,培训无用论占据了很多人的心智。去年的培训改革N.X让大家看到了培训是如何支撑绩效的,而今天N.X的简单几句话,又给大家指引了新的方向。


Nick.Xu接着说:


“其实这个话题,是前两天我看了华为公司人才发展专家,申鹏军老师关于专家培养的话题而想的,所以今天的例会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先简单补充一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的业务遍及170个国家与地区,技术专家团队对于华为的全球业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完整的培训体系,把高潜员工培养成为专家级的员工,是华为培训与发展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当然,对于华为而言,目前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些技术大牛更进一步,成为更厉害的专家......”


我看了申老师的分享内容,关于专家培养华为提到的五个研究结论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从华为的研究结果开始,还是老规矩,畅所欲言,相互批斗。


华为的第一个研究结论就是技术专家们的知识来源便捷丰富,培训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大家怎么看?


负责领导力项目的张强说:


“我觉得这个结论挺好,多数的传统培训,对于专家而言没有多大必要,之所以他们能够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自我学习及知识搜索的能力都非常强,我在给高管做领导力培训的时候,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Nick.Xu 追问


“那么,在专家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负责技术团队人才发展的张小丫说:


“我觉得可以提供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开拓视野,可以邀请国内、外顶尖公司的技术大咖来做交流与分享,不过就是成本有点贵。”


Nick点头称赞


“我觉得这个可以有,针对专家群体,设计小型的Technology-Talk,每个季度聘请业内,甚至跨界的技术大咖来做分享。这个Talk不仅要做分享,还要创造一些针对性的对话环节,让交流碰撞出智慧。在Talk结束之后,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促动。小丫,你来负责这个项目的设计吧,下个周例会的时候希望能看到你的初步计划。”


小丫:“Yes Sir!”


“大家还有补充吗?” Nick.Xu 继续主持讨论


张一峰接过了话题:


“我觉得对于技术专家,他们最宝贵的除了他们的知识体系与实际能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他们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除了提供视野方面的开拓外,是否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面的辅助支持,减少他们的学习时间?“


“这个出发点很好,具体怎样落实呢?”


Nick.Xu从来不会让讨论停留在点子上的。


90后玫瑰又开始抢话了


“我有一个好主意,可以创建一个在线的栏目,将文字类的学习内容,变成语音的方式,就像罗辑思维的“得到”产品一样,这样专家们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张一峰说:“玫瑰的想法其实之前我也想过,但还是自我否定掉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呢?” 玫瑰瞪着大眼睛追问


“我是这样认为的” 张一峰继续讲到:


“大家需要区分,对于技术专家及多数成年人,最有价值的是深度学习,而不是随便听听,随便看看。逻辑思维的得到产品我也有购买过,也用过,开始觉得很便利,可以获得挺多的资讯。但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用,因为听过的东西,能够记住的知识太少了,特别是在开车、坐地铁的时候听,根本无法做笔记,所以你只是听听而已,更可怕的是你以为你很努力,你每天都在学习,而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


大家觉得一峰讲得挺有道理,然后沉默了一会,Nick.Xu打破了沉默说:


从学习技术的角度上讲,我也同意一峰的想法,单纯靠听,很难产生学习实效。那么,专家们的具体学习需求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可以构建模型及想法,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可以做深度访谈,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及困难,在这个基础上,设计我们的学习服务体系会更靠谱一些。”


老大,在这里我有个问题特别想问一下:


“我特别想知道,培训不是专家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那么他们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我觉得专家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三个:首先是自学、其次是高手之间的对话交流、最后一个是独立思考与实践创造。”培训老鸟王一峰不假思索地回答了玫瑰的问题。


Nick.Xu接着王一峰的话说:


“一峰说得挺好的,其实通过这个讨论我发现一个问题,从菜鸟到专家,我们可以通过访谈大量的专家,系统分析专家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绘制详尽的知识图谱,来缩短从菜鸟到专家的成长时间,然后把专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培训技术能够支撑,我倒是有个想法分享给大家。”


Nick.Xu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一张图,然后说道:


“我觉得专家的综合知识体系(能力)包括:专业知识 非专业领域知识,从能力发展的规律来看,他们的专业能力发展会到达瓶颈区,而事实上,从我们自己公司来看,多数专家在非专业领域中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找到专家的知识(能力)短板,补充他们非专业领域的能力,以提升或者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机会跨界创新,一峰你来负责做一个深度的项目调研,看看在横向发展方面,专家群体的深度学习内容是什么?”


这个话题我们就到这里,其实在华为的研究成果中,还包括了“离岗是最大的培训成本”、“技术专家对程序的操作、任务已经非常熟悉,此类培训的价值大大降低”、“技术专家在解决不确定网络、业务挑战时候,缺乏或可以参照的案例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都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总之专家的培训与发展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虽然在这个领域中,业内并没有特别成熟的方案借鉴,但是我们不是走到了培训的无人区,我们研究的方向,也没有标杆及特别好的案例可以参考,但是这却非常值得我们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