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支历

 乾开泰 2018-03-19

《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 中国出现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年代各不相同。在古代,人们采用干支纪日或纪月时,开头大概只是单一地使用干或支。以后就将干支配搭起来使用。

干支纪日是现今历史上最长的纪日法,据考从伏羲氏就开始有创建,从中国古代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但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到商代的干支纪日。后来延续的纪日干支是根据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所记载的日食时间,即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起算至今的。

接着,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在后来的《礼记》、《史记》、《淮南子·时则训》等古籍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

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代以后,五代历书(即黄历)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节气历日趋完整。

国家级重点图书《中国古代历法》 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岁具注历日》(伯3403)为例,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敦煌具注历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此因我们从现存各汉简残历中,即可见到不以朔日作为各月铺注起点的情形。

明朝万历时期的《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九回:神仙道:“请先观贵造,然后观相尊容。 ”西门庆便说与八字:“属虎的,二十九岁了,七月二十八日子时生。”这神仙暗暗掐指寻纹,良久说道:“官人贵造:丙寅年,辛酉月,壬午日,丙子时。七月二十三白露,已交八月算命......又命宫驲马临申,不过七月必见矣。”可见干支历在当时民间和著书上的使用。

另见清代乾隆时期,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中写道:“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清实录》是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书中都有采用干支历,且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清实录》之第廿八册,仁宗睿皇帝(嘉庆)实录之第一册,第1044页,嘉庆五年十二月廿一日(己巳)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己巳。是日

国家级重点图书《中国古代星占学》

辛酉年立春。”《清实录》之第三十一册,仁宗睿皇帝(嘉庆)实录之第四册,第408页,嘉庆十六年十二月廿三日(丁卯)立春,《实录》的记载是:丁卯。是日壬申年立春。[1]

2008年,“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出版,该书在前言部分对干支历的定义和发展史有较明确的表述,并因我国最终使用了同属阳历性质的格列历(公历),表露出深深的惋惜。 可惜的是,在古代干支历日多与历法纪时配合,它在历法上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认识。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2000年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如现在的农历)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应该充分提起注意的是,干支历与月亮的圆缺规律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干支历与季节直接对应,这方面内容对学术界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因为自周朝以来一直行用太阴历,学术界对十二支纪十二月历法中每个月的月初与月中,很少有十分明确的论述。尽管学者们都相当清楚,但还是出现过忽略十二支纪月与现行太阴历之间的本质区别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时间上的权威。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担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任务以来,为国家的空间技术、测绘、地震、交通、通信、气象、地质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2]而日梭万年历正是国家授时中心供给全网免费使用的万年历。日梭万年历上有显示干支历,它以立春为一年的分界线。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

在当代,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历法的计算和普及已经不成问题。紫金山天文台亦不是国内唯一能编写历书的机构,一些少数民族也能编写自己的特有历书。因此,大部分网上在线万年历均提供完整标准的干支历。如百度一下“万年历”即有显示,PC平台软件如天天万年历、择吉良日,手机应用如易通万年历等等。然而有部分万年历书、黄历却没有严格标记干支历,如纪年、纪月只是笼统或错误标注(标在农历月的初一),极容易引起误导。而大部分农历日历只是简单标注纪日、笼统标注纪年(在封面或版头),是极不严格的干支历纪法,只能找办法推断纪月、纪时,相当麻烦。这为干支历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障碍。

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领域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干支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合理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