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

 一渔夫 2018-03-19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当年,石家老爷爱听戏,如果到戏园子去听,一是嫌乱,二是不便女眷前往。趁着给老爷做寿,石家就在自家宅院里盖个大戏楼。

    去年十月中旬,头天游了香山,第二天便和俱乐部的博友到天津采风。在一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杨柳青的石家大院,游了意大利风情街,拍了海河夜景。博友们早就把天津的采风图片传上博客,而且他们拍的很精彩,不少专题很有新意,而我只是综合地作了我们去天津之旅的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晒晒我采集的天津图片。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我去过三次。第一次是1992年到石家大院采访,事后的报道发在1993年第五期《人民画报》上。第二次是2010年,事后在博客上发了两篇博文,从石家大院在建筑上和建筑装饰上(砖雕、石雕、木雕)作了介绍。这次我就把石家大院最精彩的两个有相关联的建筑——第一垂花门和大戏楼,介绍给大家。也算和以往的博文,以及博友们的博文有些区别吧。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2)从这张石家大院的平面图来看,大院居中是一条甬道,道路东侧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而道路西侧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大戏楼祠堂等。图中标号27为垂花门,28即大戏楼,大戏楼顶部为一个寿字。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3)我就从北侧的垂花门开始介绍吧。石家大院有三座垂花门,大戏楼门前的这座,是第一垂花门。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4)垂花门前的抱鼓石,雕工精美。中间两块的正面,分别是狮子滚绣球和太狮少狮的浮雕,寓意着好事滚滚而来。两旁的抱柱石上,刻有以荷花、牡丹、菊花为基础的图案。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              ↑(5)图为垂花门左侧抱鼓石上的狮子滚绣球局部。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6)图为垂花门右侧抱柱石上的精美雕刻。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7)垂花门是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8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因此垂花门内有较大的空间,便于主人再次迎客或话别。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9)图为垂花门门柱上雕有的九狮图。图中九只狮子形态各异,寓意为九世太师。看得出,从垂花门到大戏院,都考虑到为老太爷祝寿的含义。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0)大院西侧的建筑均有廊子相连,从垂花门一侧的纳福门也能进入大戏楼。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1)垂花门内是一个带廊子的院子,要进入戏楼,先得穿过此院。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2)大戏楼的落地门窗都是菱花装饰,连接房廊的梁柱上也是木雕精美。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3)进入大戏楼,前厅内一对大花瓶,一扇雕花屏风,梁上挂有一匾,书写着“厚德载福”,富有华贵之气。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4)雕花屏风中间是龙凤图案,两边有梅兰菊竹十分讲究。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5)绕过屏风便是观众席。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6)这是从戏楼右侧看戏楼全景。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7)这是从戏楼左侧看西楼全景。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8戏楼梁柱上的雀替,也满是雕花。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19)戏楼的顶为长方形,木质结构。外用铅皮封顶,上面用铜铆钉铆成长长的篆体大寿字,取长寿之意(见图2)。窗户设计空间高,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20)图为大戏楼的戏台。戏台上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据说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          ↑(21戏台上黄杨木雕屏是木雕中的精品。

天津石家大院大戏楼↑(22)从戏台看观众席,北高南低回音不撞,不用扩音器,戏楼各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楚。

    通知:应俱乐部博友要求,下周一(24日)下午2点,在雅乐堂教室有讲座。一,介绍微距摄影;二,交流Ps新技术。欢迎大家参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