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胥氏

 中人图书馆 2018-03-19

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伏羲女娲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

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伏羲女娲她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她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也有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1]

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1]

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衍之根。华胥上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源。[10]

华胥伏羲女娲的母亲,称为华胥氏。相传华胥踩雷神脚印,有感而受孕,生伏羲。在中国陕西一个叫华胥的地方,古往今来,上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我国建国初期的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黄帝还要长得多。华胥国传统服饰长袍,即国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国有关。

神话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所还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没有人会当真的。

目录

1简介编辑

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伏羲女娲

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有感而孕,生伏羲。在中国陕西一个叫华胥的地方,古往今来,上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

我国建国初期的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比黄帝还要长得多,曾由她主政的华胥国传统服饰长袍,即国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国有关。

神话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还原的早期先民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没有人会当真的。早期的神话因为后来封建统治阶级和教廷的删改,很多都难逃面目全非的命运,最主要的例子,就是我们中国神话,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传说在中国好些地方会有不同的版本。统治阶级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和想法来任意篡改神话的内容,以达到符合他们的统治口味。以上是中国神话小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神话传说》中所序。[1]

2事迹编辑

人类共祖

华胥氏,乃华夏人类共祖。

她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她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也有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的传说流传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反映了许多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主政之国

远古之时,中国西北有一个华胥国,这是华胥氏曾经主政过的国家

国内有个大湖泊雷泽,在山东省菏泽市一带,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泽两岸为雷河,华胥国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两岸。那时的雷神是一个人,当他不顺心时,雷河上就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河水更猛烈。人们没有办法,华胥国有个华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评理,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为了华胥国的安危,华胥姑娘答应嫁给了雷神。一年以后,华胥姑娘给雷神生了个儿子,雷神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从此雷神只在农时节气打雷闪电,行云布雨。于是雷河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雷神的表现应了中国那句古语:人逢喜事精神爽。华胥想念家乡,把儿子放在葫芦上顺水而下,让他乘葫芦回华胥国,他的姥姥看见他乘葫芦而来,因此给这个外孙取名葫芦,按华胥国方言,伏羲与葫芦谐音。伏羲长大后,看见蜘蛛织网发明了,在水里可以捕鱼,在林中可以捕鸟。因发明熟食,人们称为庖牺,意为他是最好的厨师。伏羲想念母亲,就在都广天梯登建木天庭看望母亲华胥。天帝听了雷神的禀告,就封伏羲为华胥国国君,人间之王。也就是五氏之一。[1-2]

文献记载

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记载华胥与伏羲关系的古籍甚多,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人迹生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纬》卷十一载: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河图握矩起》载:燧人之世,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孝经·钩命诀》也说:华胥履迹,怪生皇牺。王嘉《拾遗记》云: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均谓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拾遗记》中提到的华胥之洲,或称华胥之渚、古华胥国,因华胥居此而得名。其地望有泗水、延川诸说。关于泗水说,吕思勉认为:华胥之名,当有所本,疑即《庄子·马蹄篇》之赫胥氏也。王献唐说:《庄子》书中有赫胥氏,注者谓炎帝。赫华纽音俱通,赫胥即华胥。华胥为东方伏羲之旧族,散居泗水一带。泗水、曲阜接壤,并在一方。族之所居,亦以华胥为号。关于延川说,梁福誓云:伏母寨遗址,载名于《延川县志》。

华胥与伏羲

华胥与伏羲

民间世代传说,这里就是华胥生伏羲时居住的古寨子。位于乾坤湾南端伏义河村西北方向的黄河石岸顶部。现存寨门、寨墙及部分居住遗址。王昙也指出,延川县土岗乡虎头峁北侧的悬崖上,有一长条岩洞,约三十多米长,最深处有五六米,叫伏母寨,面对黄河乾坤湾,传说是伏羲母亲风华胥住的地方。其实,赫胥氏并非生伏羲、女娲的华胥氏,古华胥国并不在山东泗水。伏母寨的资料过于简略,很难说明有关问题,因而古华胥国也不可能在陕北延川。华胥氏的居地究竟在何处?一般主张在今陕西蓝田县境。《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

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这里保留的史迹,有华胥氏踏大人迹妊娠伏羲、女娲的雷泽所在的雷庄、华胥沟、华胥窑、华胥河、毓仙桥、毓圣桥、华胥陵、女娲谷、娲氏村、女娲陵、炼石台、人宗庙、老母殿、五龙宫、磨针观、画卦台。据《云笈七签》卷一百集唐王 的《轩辕本纪》提到:黄帝游华胥国,此国乃神仙国也。相传这里有黄帝游视古华胥的纪念地———轩辕庙遗址,以及黄帝游华胥国时拴马的柏树,在经过了数代的繁衍后,还旺盛地生长在今华胥镇轩辕小学院内。华胥沟所在的宋家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通记载三皇功绩的古石碑,碑的上方正中,勒有古华胥三个阴刻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字样。因而,陕西蓝田华胥镇应为古华胥国所在,是伏羲、女娲母族华胥氏的居地。

其子至贤

华胥氏大典

华胥氏大典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3]

氏族证考

华嬃氏族,是伏羲氏、女娲氏的母族,可能属原始华族燧人氏分支。

一、伏羲氏之前为华嬃氏,《太平御览》引《诗含玉露》: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4]

二、伏羲氏之前是燧人氏,《绎史》引《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

华胥庙

华胥庙

三、华胥氏为燧人氏时代的氏族,《史记·补三皇本纪》: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

四、伏羲氏之后为女娲氏,《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

五、伏羲、女娲俱为兄妹,《汉书人表考》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

六、伏羲、女娲为夫妻,《全唐诗·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七、女娲氏之后为大庭氏,《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

八、伏羲氏之后是神农氏,《周易·系辞下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九、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绎史》引《尚书大传》: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绎史》引《礼含文嘉》:三皇:虑戏、燧人、神农;《白虎通》:三皇者,何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

十、伏羲氏时代历史悠久,枝繁叶茂,《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载:柏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以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何在;《庄子·怯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第一、二,说明华胥氏为燧人氏族中的成员,是较早的有文化的人类,崇拜太阳、火等自然灵

华胥氏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字初具雏形,语言以音为基,华代表一起美丽(繁盛)的事物,古作光华解,燧人氏崇拜太阳与火,因为称,如火华,由于花果瓜菜有艳丽的光华,故又以华称瓜果,如树华,甲骨文的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后因避免光华花华混淆,才创造了字。因此,华胥氏时代前期,可能是太阳、雷电与火等光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华崇拜(植物灵崇拜)。[5]

主要贡献

根据史书所记,华胥氏为风姓。她在古雷泽(山东菏泽一带)边感

华胥洞

华胥洞

孕,生下伏羲,在山东的承注山(济宁南四十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和传播辉煌的华胥文化,她踏遍了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1]

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1]

圣母陵墓

一、墓址

华胥氏这位大贤大能大圣祖母的陵墓,名叫华胥陵,位于华胥镇以北。曾宏根多次来到这里

华胥陵

华胥陵

实地调查。在紧靠村子西边是华胥沟,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旧称宋家圪劳)。曾宏根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蓝田县志》。他发现,这里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经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样。与《宗书·付瑞志》的记述相近。[6]

曾宏根说,华胥氏可能真有其人。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曾宏根围绕着古华胥国、华胥沟和华胥陵的遗址,对附近的村落进行探访。他认为,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6]

曾宏根还对华胥氏族团存在的真实性进行了研究。他提出

民族始祖母华胥氏大典

民族始祖母华胥氏大典

的观点是在蓝田县内,115万年前曾生活过蓝田猿人;65万年前生活过陈家窝猿人;40万年前生活过涝池河猿人;距公王岭不足3公里处生活过20~30万年前的猿人;而距华胥陵10公里的冯家村,出土了距今2~3万年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而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蓝田存在着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序列。另外,如果将华胥文化各个所在地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其周边分布着36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在1984年和1988年,蓝田县两次文物普查中,又发现还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23处。在白鹿原上距女娲村(李华村)5公里的地方还发现过典型的商朝文化遗址。[6]

陕西华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魏朝鹏先生的结论是华胥氏应该是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了延续氏族生存的重担,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贡献。所以被后世大量载于史册,流传数千年而不中断。他说:古代胥、雅、夏等字相通,所以华胥应该就是华夏。据了解,持有华胥即华夏的观点并非只有魏朝鹏一人。不少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6]

二、碑文

华胥者,华夏圣母也。悠悠古国,浩浩神州,人类之源远矣。然我华夏之源可考之,华夏之祖有典载之,有证佐之,有庙供之,岂不幸也哉。《史记》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生伏羲。《山海经》曰: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春秋谱》曰:华胥生男曰伏羲,生女曰女娲。《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濮州志》曰:“<;禹贡>;之雷夏者雷泽也。华胥与雷夏合称华夏,此吾华夏民族之由来也。华夏因华胥而名,自华胥而始,故敬之曰华夏圣母不亦确乎。天下华人何称龙之传人耶?圣母于雷泽履之龙迹也。伏羲女娲皆为圣母华胥与神龙之裔,况后人乎?《帝王本纪》曰:华胥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此亦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者也。《水经注》瓠子河篇载:瓠河又经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即今之鄄城雷泽,故曰雷泽瓠河乃华夏之基,龙之传人之源。雷泽湖畔华夏子孙繁衍生息逐日壮大,建华胥国于此。《轩辕本纪》曰:帝游华胥国,此神仙国也。后世子孙陆续外迁,足迹遍布八方,皆以故国为天下之中。故又称中华。后之炎黄尧舜禹亦皆其后世子孙也。呜呼始祖之功概莫大焉,无始祖焉有华夏民族耶?至伏羲结网渔猎、观天象画八卦、别姓氏制嫁娶、作历甲造琴瑟、驯畜禽,及女娲炼石补天者,巍巍乎功可天齐矣。为扬祖功,历代建庙供之,终日烟火不断,寻根报本者纷至沓来。然因多涖水患屡遭兵燹已不存其貌矣,不复重览世者抑于时也。呜呼敬祖仰宗华夏之美德也。今刻石纪念,可圆海内外赤子寻根之梦,抒报本之情,亦实现华夏民族复兴之兆,真幸事也,大事也,快事也。喜逢盛世,百废俱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今之贤者法古人效先贤欲修建圣母庙,旋得各方支持。中国农业部原副部长杜子端先生亲笔题写圣母华胥纪念碑,各界人士慷慨捐资以补重修之需,为置盛事于勿忘,特作斯文志之,以表圣母之功,歌圣贤之德,示华夏之源,晓之故址,以利慨而兴之。后人慎而志之,海内外赤子万代景而仰之。[7]

考古发现

随着考古发现也证明,蓝田地区有13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在

华胥氏

华胥氏

华胥镇的支家沟和十里河的西余家沟等地,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之多,新石器人类遗址20多处,这些都证明华胥镇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华胥古国已经是一个宫殿巍峨、等级森严的王国。考古专家根据半坡、姜寨、马家窑等地已经出土的上百座房屋,中心广场,上千的墓葬中,有烧陶、纺织、制革业,甚至有铜器、商业和殉葬人等情况分析,这些由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成的遗址应该是一个草创的古城镇,而这些古城镇就包含在华胥古国这个范围较大的氏族部落里。 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说:华胥氏之国在合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8]

发人深省的是,明清记载的华胥在陕西蓝田,成纪在甘肃秦安。而1963-1964年在蓝田县陈家窝和公主岭考古发现78-85万年前的蓝田人遗址。因此,这是华夏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978-1982年在秦安发现具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地湾遗址,分为公元前5850-5400年的前期和公元前4050-2950年的后期。先人所载神也,岂妄言乎!与蓝田、秦安相距不远的考古遗址还有仰韶文化前期(公元前5500-4800年)的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和老官台遗址,仰韶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公元前5000-4500年),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369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公元前5150-3790年),其余还分布于华阴、渭南、华县等地。仰韶文化后期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2050年)遗址存在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兰州青岗岔、永昌鸳鸯池、青海乐都柳湾等地。此外,与陕西相邻的河南渑池仰韶、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山西芮城西王村、夏县西阴村、万荣荆村等处都发现同期遗址。因此,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4600-2700年,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8]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陕西省文物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兴邦对此认为:世界上各个民族,特别是具有古老传统文化沉积丰厚的国家民族,追溯到她的历史源头,都有一个神话似的传说时代。因为在文明产生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靠口头传说将他们认为熟悉而重要的事情代代口传下去。这些史料,我们称它为影史,不是虚拟的,而是在一定真实的历史素材上的映象,是有一定依据的。华胥氏和中华民族的图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推理关系——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了。这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最早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氏自然就是龙祖之祖了。[8]

华胥窑

记者从华胥文化研究会获悉,华胥镇决定开发保护重要的氏族文化资源——华胥窑古遗址。[9]

据有关资料记载,伏羲和女娲出生时就在华胥镇宋家村后半坡上的窑洞中,因而该窑称之为华胥窑。窑中有一通道,直通华胥沟,在宋家村口还有毓仙桥毓圣桥,相传是华胥氏在妊娠伏羲和女娲时所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石碑,碑的中间刻有古华胥国四个字,左右两边分别是伏羲肇娠,皇帝梦游八个字。[9]

据了解,宋家村华胥窑是华胥氏孕育伏羲和女娲的始祖地。华胥镇将在今明两年内做好以华胥陵为中心,西至新街遗址、东至华胥窑、华胥沟的华胥文化旅游区的各项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华胥窑所在地宋家村还采取多种筹资形式,积极加快开发、保护、建设华胥氏生前居住的窑洞及当地的华胥氏文化旅游资源,从而拉动当地旅游业,带动地方农家乐的迅速崛起。[9]

华胥氏文化研究会李三友对记者说:华胥窑的开发必将对于繁荣我县经济,开发旅游名片,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让这世界性的隐性人文遗址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9]

国家公祭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20073月份,世界华人联合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中国史前文化研究院、黄陵基金会、蓝田县人民政府等1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了首次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4万多人参加了恭祭仪式。此后,对于华胥氏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10]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的华胥陵,相传是上古时代伏羲和女娲之母华胥氏的陵冢。有专家称,华胥氏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10]

陕西省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五十公里,因境内南山盛产美玉,故名。一九六三年在此发现了距今约八十万年的蓝田猿人化石,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10]

据中新社了解,蓝田县有关于华胥氏的诸多遗迹,羲母陵”“三皇故居等,日前有关学者石兴邦、刘士莪、任本命等人赶赴蓝田,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对母系氏族的起源、华胥氏族团的生成、历史的沿袭及现存遗迹与历史传说记载的对照进行考证,得出上述结论。[10]

此间专家们认为,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衍之根。华胥上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源。[10]

200631日(农历二月初二)在华胥陵的所在地——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举行了首届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龙腾神州,凤舞华夏,寻根华胥,振兴中华。在大典上举行了奏祭乐,献酒,揭碑及宣读祭文等仪式。今后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将举行这样的大典。[10]

3家族编辑

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又名姬náo(约前2096-?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前1875-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约前2096-?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前?-1875年在位)王恒(商部族首领,前1775-1770年在位)

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姬轩辕少昊(又名玄嚣本名姬己挚,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后稷姬弃不窋公刘(姬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古公亶父(姬季历(姬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帝尧丹朱

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帝挚

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台玺叔均(也被周朝奉为先祖

7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8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

9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费姓始祖

10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陶父皋陶李唐皇帝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

1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挥公(世界张姓始祖)

1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昧祖昧父允格、台骀

1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句芒

1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蓐收

1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穷奇

1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

17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倍伐

18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穷申

19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瞽目

20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古蜀王

2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魍魉

2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梼杌

2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曾鲧祖鲧父大禹姒文命夏朝首任帝王姒启(即夏启,夏朝第二任帝王)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

2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即帝舜商均—……—阏父(也称虞阏父、遏父,是商均的第32世孙陈胡公(即胡公满陈国开国君主)

2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曹国始祖,封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

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

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狂次子)

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端木鬻熊次子,史称侸叔)端木端木姓得姓始祖

2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即玄帝颛顼)老童重黎

4评价编辑

袁珂远古人类,因为知识不足,对于日月星辰、山川河海、风云雷雨的变幻;对于草木花卉、鸟兽虫鱼的生长和死亡,这些大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就产生各种幼稚的、天真的想象和解释,这就是中国神话的起源。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可以了解先民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水平和精神面貌,了解他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图景。

柏杨中国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人在对宇宙如何形成及进化发展的探索精神,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可觉察出其中既有天真的想像又有朴素科学的成分。有些历史学家非常看不起神话在历史中的地位,但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一群木偶而已。从神话的内容,我们可据以了解先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映,这就是神话的功用之一。所有的神话都是矛盾百出,有时侯简直不知所云。中国的神话也是如此,但这更证实了它是先民的产物。如果由近代小说家们编造的话,包管无懈可击。[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