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近日惊现“田鱼王”!长70多厘米,众人纷纷求合影!

 cxag 2018-03-19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


“宠物小精灵”里的“鲤鱼王”



你们知道吗?

在温州永嘉,

居然有人捕获了一条田鱼王”



前天下午4时许,永嘉大若岩蒋山村,村民杨先生正在照看自己的宝贝——“田鱼王”。两天前,他在清理自己鱼池的时候,偶然间发现这条大田鱼,捞起来一称,重达24斤,长70多厘米,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跑来求合影。



画风不对啊!

这么大的田鱼你见过吗?

它居然跟一个小孩差不多大。





杨先生说,他们家在村里有块面积不到一亩的水稻田,前几年不种水稻改种茭白,还在水田里养了些田鱼苗,渐渐地,这里成为鱼池。


他说,自己是一个民间救援组织的成员,平时也比较忙,这个鱼池对他们家来说,主要是培养兴趣,不准备靠它谋利,养出的田鱼和种出的茭白,要么自己吃,要么送亲友。



“3月16日,我在给鱼池清理杂草,突然发现了一条很大的田鱼,捞起来带回村子,村民们都说很稀奇,大家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红的田鱼,很多长辈说这是个丰收、好运的好兆头。”杨先生让田鱼跟自己两岁的侄子合了张影,这两天来拍照的人很多,大家评价这条田鱼为“田鱼王”。


据了解,一般的田鱼,能长到两三斤就算不错了,这条田鱼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呢?


杨先生解释,他外出游玩的时候,看到江里或者朋友的水田里有比较大的田鱼,也会拿过来放进自己的鱼池里,而且他有个习惯,看到特别大的田鱼不会急着捕捞,喜欢多留一段时间,“这条‘田鱼王看起来有十几岁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进水田的,但一开始应该不是鱼苗的状态”。他还透露,自己没放过特殊的鱼食,平时喂鱼用的都是自家的剩菜剩饭。

    

 “田鱼王”的照片和视频传到网络上后,引起热议,还有不少网友建议杨先生把鱼放生,因为这条鱼的腹部隆起,看起来应该有很多鱼籽。


对此,杨先生说,这条鱼到底最后要怎么处理,家里人还在商量,不过鱼养得这么大,家里人都舍不得吃,他有个朋友是专业养鱼的,朋友告诉他,这条田鱼体内应该有几百颗鱼籽,能成活多少很难估计,他们准备把鱼放在水盆里,先让它把鱼籽产出来,他们可以卖些鱼苗。


 “这两天也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要买‘田鱼王’去放生,我们家考虑了一下,还是想再养一段时间看看。”杨先生说。


相关链接


永嘉从三国时期

就开始稻田养鱼


永嘉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楠溪民间传说,三国时楠溪先祖就已利用稻田养鱼,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永嘉还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于稻田中生活,故俗称“田鱼”。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中养殖,较普通鲤鱼性呆驯,不爱跳跃,不易逃逸,是稻田养殖的理想鱼种。


稻田养鱼好处颇多。田鱼能吃掉害虫,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促进水稻的鬀分蘖。一般说,养鱼的稻田比不养鱼的可以增收稻谷一成左右。稻盛稻花多,田鱼得到丰盛的饲料,长得特别肥壮。所以楠溪人常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看温州新闻客户端、温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