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袁,听说你的诗火了?

 黑猩猩表哥 2018-03-19


文/六神磊磊

最近,有一首小诗忽然在网上火了,名字叫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是清朝的一个大吃货兼大诗人——袁枚写的。短短二十个字,把不显眼的屌丝“苔花”写得很励志、很感人。


这首诗怎么忽然在网上火起来的呢?据说是一位支教老师,名字叫做梁俊的,带留守儿童识字唱歌。这首《苔》被梁老师改成了歌词,教孩子们唱。


视频传到网上,大家一听,纷纷感叹说哇塞,这首诗怎么这么好!


还有人说,这首小诗孤独了300年,今天终于被发现了。要不是梁俊老师,它不知道还要默默无闻多少年。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首诗。事实上,这诗大有来头。


清朝的袁枚虽然是大诗人,但他能提笔就写出这样一首诗来,一出手就形式这么成熟,而且深有寄托,不是他一个人在努力。


在他之前的千百年,我们的诗歌历史上,有无数牛逼的大哥,都曾经为这一类的小诗趟过路。


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估计都会拍拍袁枚的肩膀:小袁,干得漂亮!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首妙手偶得的、孤零零的小诗。


其实不是的,在诗歌的江湖里,这首诗是有编制、有组织的,不是孤零零的。这个组织,叫做“咏物诗”。


什么是咏物诗呢?简单说就是“指其物而咏”。你对着花鸟虫鱼、蚱蜢蟋蟀喜羊羊之类,说三道四,描写几句,再发表一点看法,基本就叫咏物诗了。


那么这个组织在诗歌江湖上的地位高不高?是不是一个冷门小单位、小公司啊?可不是的。这个组织牛叉极了。


首先就是成员多、数量大。有人统计,在全唐诗里就留下来了6000多首咏物诗。我们知道唐诗到今天留下来的也就五万首左右,八分之一都属于咏物诗了。


其次,“咏物诗”这个组织的创始人,以及历代的主管、负责人等,可说都是大名鼎鼎。


比如它的创始人是谁呢?屈原。是不是如雷贯耳啊。


事实上早在《诗经》里就有很多咏物的作品了,但有名有姓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屈原。他的《ORANGE》(橘颂)被认为是划时代的第一首咏物诗。


此后几千年里,这个门派换了很多掌门。上到皇帝宰相,下到路人、公号狗,只要喜欢写诗的都纷纷投身其中,甚至有的诗人什么都不干,就专门钻研咏物诗。


所以说,《苔》一点都不孤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超级大家庭里面。


到了唐朝的时候,春风吹拂红旗展,咏物诗进入新时代。很多大诗人都开动脑筋,琢磨怎么把它写得更牛叉。


屈原的《橘颂》是很长的,后人老想学,可是时代不同了,不一定能学出那个味儿。就像春晚,84年的晚会4个多小时不觉得长,可后来却学不会了,变得又臭又长。


有人发现,把咏物诗写得短小精悍,二十个字撸完,反而余味无穷,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效果。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些高手就这么干。比如虞世南。


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不对。学书法的没有不知道这位大神的。


虞世南是唐太宗的大臣,备受器重,他的像还被皇上画进了凌烟阁。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这位虞大神就专门探索过短小精悍的咏物诗。他有个特点:特别会写小昆虫,和齐白石一个路子。


我们来看一首他老人家的《萤》,见识一下早在唐朝初年,咏物诗的水平就达到了什么程度: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什么叫“的历”?就是很鲜明的意思。


虞老师说,萤火虫的光很小,翅膀很弱,在天地间那浩瀚无边的黑夜之中,只是太渺小的一个存在。


可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哪怕我很弱又怎么样呢?为了让世界理解我、知道我,我仍然独自一人,努力在暗中闪闪发光。


这首诗,其实不就是初唐版的《苔》吗?意思几乎相同,而且文辞更雅训。虞世南大哥早在千年之前,就给袁枚趟了路了。


除此之外,历代的大哥们还摸索出了一条套路:


写这类短小精悍的咏物诗,不能一味只是描写,还要升华诗意,写出自己的怀抱和寄托,尤其要“后两句发力”,提升诗的逼格。


一般来说,前两句只是铺垫,后两句才是见功夫的地方,要么一刀见血,要么出人意表,要么神奇转折,才算是合格好诗。不然大家都瞧不起你。


我们之前讲的,“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就是典型的后两句发力。虞世南大哥是在敲黑板:看见没,都得要这样写!


再举一个大哥的例子:郭震。


这位也是唐朝初年的大臣,只不过虞世南是耍文的,郭震大哥是文武兼修,是武则天手下的边防大帅。


郭大哥也很喜欢写咏物诗。在他的手上,“后两句发力”的套路已经运用得非常娴熟威猛了。


像他这一首《云》: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这个诗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是讽刺:天上的白云太轻浮,不晓得自己是没根的,反而大肆膨胀、借势发挥,各种蔽月遮星,给自己加戏。


估计郭震是看朝廷里一些人不顺眼。诗里面有一个“野人”,倚筇冷眼看白云的,大概就是说他自己。


这个诗,前两句就只是铺垫,你不知道诗人究竟想说什么。到了后两句,才突然笔锋直转,图穷匕见,你才能看出诗人的褒贬和寄托。


再回头来看《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不是也是后两句发力的套路?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大哥,把这一路小而美的咏物诗写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


有的人一辈子专门钻研咏物诗,比如一个叫李峤的。


这位老兄也是个大官,事实上,他是唐朝所有诗人里官做得最大的之一,一路做到宰相。


只是做宰相还不稀奇,不少诗人都当过宰相,那个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也做过宰相。


但李峤牛叉的是,他还被封为赵国公。都当公爵了,还姓赵。而且他效劳过的皇帝数量之多也是名列前茅,先后给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个皇帝打过工。这几个皇帝之间互相不对付,李峤老师却稳坐钓鱼台,就问你服不服。


话说,金枪不倒的李峤老师就对小咏物诗很感兴趣,当官之余,他专门制定了写作计划,一心一意搞创作。他还他别爱写咏物诗里的一个支派——谜语诗。他的很多诗都像是谜语,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


如果你喜欢《苔》,你一定会喜欢李峤大哥的《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真是大气磅礴,后两句同样是神转折:


都说明月之下、四海同辉,可是你怎么知道,千里之外是不是骤雨狂风呢?


所以说,袁枚那一首诗,其实算不上是“孤独”、“怀才不遇”。


要说孤独,前面说的这些诗都很孤独,它们写得很好,但知道的人并不是那么多。别说唐诗三百首选不上,唐诗一千首、两千首都悬。怪只怪我们中国的好诗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哪怕是一首不起眼的小诗,看着像是某一个诗人妙手偶得,其实都是大有来历的。


在他之前,其实都有无数的诗人作过探索。他们前赴后继、千锤百炼,“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像传火炬一样,把一种艺术推向极致。


可以说,中国的每一位诗人,都是站在前人高大的肩膀上。



只有屈原不服:

我就是高大。

老子驮着你们所有人。





六神磊磊读唐诗 

dutangshi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