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五个阶段,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期

 富书 2020-06-19

当手术刀第三次切开我的子宫

中国父母分三层,你在哪一层?

你的三观里,藏着孩子20岁后的样子

孩子情商的培养,越早越好。

作者:曼之恒(爸妈内参主笔)

情商,是自我意识的控制,自我激励和认知他人情绪,处理相互关系的一个综合。

有研究指出:成才=20%智商+80%情商。

有些人认为情商是先天的产物,情商高的人天生就乐观积极,而情商低的人天生就自卑敏感,易躁易怒。其实不然。

高情商,与后天培养有很大关系。

许多情商高的的孩子离不开和谐健康家风的滋养。在约翰·戈特曼《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提出了培养情商的三个途径:

抓住情商培养的五个关键期

1. 婴儿期(3个月左右)

一个小小的咿呀学语的婴儿,看似与“情商”这个词相距甚远,实际上,在孩子三个月左右,就已经有能力并且喜欢和父母面对面交流了。

因此,这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时机。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无声的面部交流,比如“互相模仿”,在孩子做出某个表情时,父母也做出同样的表情;

当孩子拿着玩具等无意识地敲击时,父母也可以发出同样频率的声音。

这会让孩子感到十分有趣和奇妙。

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本书中,提到:

“这种模仿方式的对话对孩子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注,对自己的感受有反应。

对于婴儿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被人理解的滋味,这也是情感交流的开端。”

2. 幼儿期(1~3岁)

当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时,他们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自我概念,也开始尝试着运用自主能力。

因此,如果父母能够视情况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选择权,将对孩子的成长大大有利,比如:

将“今天天气冷,你必须穿外套”改成“你今天想穿什么?夹克还是毛衣?”

将“你一定要把药吃了”改成“是妈妈喂你还是你自己吃?”

将“快去吃点水果”改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

少用命令式的口气,多用选择的句式,这会让孩子享受拥有自主权的快乐,同时也会将问题的重心转移,他们会更愉快地接受建议。

然而,不仅是在幼儿时期,不论孩子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站在他们的视角上看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在这段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避免让他感到无助和束缚,这样对培养他们的主见大有益处。

3、 幼童期(4~7岁)

幼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产生一些情绪了,比如看到漂亮的玩具会开心,和小朋友闹矛盾时会伤心,看恐怖片时会害怕等等。

因此,对这段时期的孩子来说,调节情绪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友谊的栽培。

通过和小伙伴们的相处,孩子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掌握基本的辨别是非和评判的能力,因而也会习惯于交流、分享,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所以说,父母不要因为担心而束缚孩子与伙伴们的交往,而是应当尊重孩子们的友谊,让孩子们结识更多的伙伴,才能扩大他们的交际面,为未来情商的培养打好基础。

4、 少年期(8~12岁)

当孩子处于少年期时,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身处一个集体时间长了,自然会懂得什么样的人容易受到大家欢迎,也将逐渐体会到情商的重要性。

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去在集体中赢得尊重,努力地融合所在的集体,避免被别人孤立。就像《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所说的:

随着孩子对来自同伴的影响力感受越来越强烈,你将发现,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在同伴面前显得尴尬……

他们会努力避免让大家关注自己,尤其是当他们害怕自己的形象或行为会招致批评或嘲弄时。

因此,当孩子抱怨自己被人排斥或被不公平地对待时,家长们应当带他们去看一场电影或听几首音乐来缓和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该如何与伙伴们建立和保持友谊。

当孩子想学习别人穿衣打扮,羡慕别人有好看的玩具时,不要忽视他们的这种“从众心理”,不要尝试着改变他们的意愿。

因为,这正是孩子们努力融入集体的表现。

5、 青春期(13~17岁)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迅速而明显的时期。

在青春期的过程中,由于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他们的情绪有时会失去控制,大起大落,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成了青春期孩子们的最大难题。

咨询师麦克尔·李维拉曾说过:

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你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者‘经理’的角色:安排行程、计划周末活动、指导他完成作业……但是到了青春期,这一切都不再适用了。

因此,你必须重新制订战略和计划,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顾问’,重新上岗。

从“经理”到“顾问”的转变,也就是从一个决策者到建议者的转变。

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决策,做孩子的情绪导师,让孩子自己掌握自主权,也要理解他们某些不理智的行为。

对于他们的问题,要感同身受地倾听,当他们找你帮忙时,做他们身边最值得信赖的盟友。

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

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我,说她和妈妈逛商场时,看上了一款芭比娃娃,兴高采烈地找妈妈要,可是妈妈说什么都不给她买。

并且还当着售货员和其他顾客的面训斥了她。

看着她哭得梨花带雨,我问她:“是不是因为没买到芭比娃娃而难过呢?”

她抹着泪嗫嚅着答道:“其实我家里有很多玩具,不买的话也没关系,但是商场那么多人,妈妈大声训我,我感到很丢人。”

可见,相比于心仪的玩具,孩子更注重家长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关爱,以及彼此相处时气氛的和谐。

他们有时并非因为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难过,而会因为家长施加的威力和气势而伤心。

众目睽睽下的指责,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对孩子自由意愿的控制,都会造成他们封闭的心境。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的家长,孩子长大之后也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愿和你交流。当你问到“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时,害怕原本憋在心里的委屈和不快会变成你指责他的把柄,也只能敷衍回应“还不错”。

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比重视他们“今天吃什么”“考试得了多少分”等等要有意义得多。

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就要提高“共情”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

从简单意义上讲,“共情”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并随之作出回应的能力。

共情,能够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可以信赖和倾诉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当看到孩子流泪的时候,会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并理解他的痛苦。当孩子愤怒地嚷叫或跺脚时,也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的不满和懊恼。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里面这样说道: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这种亲密的、情绪上的理解传递给他们,就等于我们认可了他们的经历,并带领他们学着安慰自己。

这种技巧,让我们和孩子在同一条船上,不管前方是激流还是岩礁,我们都能一起见证,并指引孩子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行。

情商高,就是要把情绪控制好。

因此,培养孩子的情商,就要从管理孩子的情绪开始。


提高父亲的“参与力”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父亲的参与程度至关重要。父亲的参与,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爸爸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与妈妈有很大的不同,父亲影响孩子的方式,有一些是母亲无法做到的。

他们参与孩子的生活,能让孩子向着不同的目标发展,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尤其在社会关系、学业成绩和人生发展方面。

伊万卡·特朗普,曾被福布斯评为 “最有钱的80后女富豪”,虽然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中,却一点公主病也没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凭着自己全优的成绩和过硬的实力,在商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她不仅帮助父亲做房地产,还自创品牌。

有人质疑她的真实能力,认为她的辉煌成绩和她父亲特朗普离不开关系。可伊万卡说道:“要是我干不好,爸爸一样会解雇我。”

她承认自己的人生是“全垒打”,她平时睡四个小时、天不亮就起床跑步、跑完之后就开始工作,这些高度自律的习惯都是和她老爸身上学习的。

尽管家财万贯,特朗普还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意识,比如:

平时只提供生活费和教育费,连电话账单都要孩子自己打工赚钱来付;坐飞机时,只给女儿买经济舱,并告知她,若想升商务舱就要自己来买;大学毕业后,先让他们自己去闯世界,而不是直接进入家族企业。

谈起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伊万卡这样说道:

我父亲做事很大胆,所以能自创大公司,我花很长时间观察他怎样工作,然后我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当好领导者,你要是看过我父亲怎么激起员工斗志的话,你自己都会被带动起来。

据研究,缺少父亲关爱的男孩,很难在男性气概和自我控制方面做到平衡;而有父亲陪伴和支持的女孩,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更有潜力,会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关系。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状态往往是父亲品性的一面镜子。

心态明朗、健康、阳光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往往是乐观豁达之人;而人际关系较差,心理阴暗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往往是冷漠、强势或自私的人。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提高父亲的参与力,让父亲多关爱孩子,孩子们可以在父亲身上学到坚毅、勇敢、抗压能力和责任心,而这些,都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石,也都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商高的人,人们都喜欢与他交往,总是能获得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

培养孩子的情商父母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为孩子未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情商的培养,越早越好。

抓住孩子情商培养的五个关键期,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提高父亲的参与力,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都是良好的开端。

作者简介:曼之恒,富书签约作者,95后中文系女生,热爱文学、写作、音乐和舞蹈,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双重人格,外表高冷,内心热情,愿与你共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微博、简书、头条号@曼之恒。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转载请加微信:fushuname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