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百病生,简单“三个字”自测是否湿气重,三招排湿毒!

 果果w65k9gp8te 2018-03-20

湿气重,百病生,湿气,万恶之邪!

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滋补,再加上春节,人们肥甘厚味,易导致人体内湿过重。

而雨水节气已过,雨量渐增,地湿之气渐升,如果不注意,容易导致外湿侵入体内,湿邪内侵,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与不适。

简单“三个字”,自测是否湿气重,一起来看看吧!

【黄】

脸和手微微发黄——脾虚

脸和手呈蜡黄色——内湿

【油】

面部容易出油,头发黏黏腻腻。

【沉】

双腿发沉,像灌了铅。

头蒙蒙的,像裹了一条湿毛巾。

这三项,如果出现一项,代表湿气已经存在了,三项都有,湿气就比较重了 。

湿气重的具体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7.眼袋下垂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三招帮你排湿毒,更健康

第一招:每天一杯祛湿茶

用具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饮,每天喝,是既简单又有效的祛湿方法之一。

送你1个有祛湿效果的小茶方,可以自己动手做,每天喝一杯,帮助你排湿毒!

祛湿方:蒲公英砂仁茶,健脾祛湿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药0.2g、甘草0.2g、绿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陈皮0.1g、桔梗0.1g、荷叶0.1g、人参0.05g、金银花0.05g、菊花0.05g、紫苏叶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净烘干,然后取相应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排毒的功效,其中,蒲公英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砂仁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渗湿。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

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栀子可清热祛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24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湿、排毒,效果显著,可长期饮用!

第二招:每天一碗健脾粥

因为脾虚,所以对于食物水谷的消化功能就减弱,导致无法消化吸收部分以湿气或痰的形式留存体内。

所以,去除湿气,就要健脾、祛湿,双管齐下,每天吃一碗健脾粥,对于祛湿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山药红枣糯米粥

食材:山药、红枣、糯米。

作用:健脾补气、养胃和中,常服可健脾养胃。

做法:山药削皮,切滚刀块,放入煮粥锅中,然后将红枣洗净,撕开,放入锅中,将糯米洗净下锅,煮粥30分钟左右即可!

薏苡仁党参粥

食材:薏苡仁30克,党参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

作用:祛湿健脾,补气补血。

做法:薏苡仁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放冰糖调味即可。

陈皮粥

食材:陈皮10克,大米50克。

作用:行气健脾

做法:陈皮浸泡,洗净,撕成小片,用1.5碗清水泡其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煎,煮开后改小火煎成大半碗,取出,再加水1.5碗煎成另一半碗,把两次煎好的陈皮汁相兑待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及适量清水,煮为稀粥即可!

第三招:按摩穴位祛湿

1、 丰隆穴

【位置】: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外膝眼和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功效】:它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按摩手法】: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按压在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持续10秒后,渐渐放松,重复操作6-9次,每天可按摩2-3次。

2、 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取穴时顺着小腿内侧往膝关节方向摸,膝窝下凹陷处即是。

【功效】: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

3、 中脘穴

【位置】: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是胃的弘扬汇集之处。

【功效】: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

4、 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4横指、胫骨外侧4横指。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

5、复溜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3指宽处。“复溜”一词中,“复”是反复,“溜”是悄悄地散失,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

【功效】:按揉复溜穴能刺激它使水分代谢正常。

6、 曲池穴

【位置】: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弯曲胳膊肘时,肘横纹末端的凹陷处即是。

【功效】: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以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