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者说

 源源不断 2018-03-20

恍惚间,我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将进入近天命之年,深感岁月无情,人间有爱。从农村到城市,从宁夏南部山区到首府,从农民到工人,从生产一线到机关,从爬格子者到驻站记者...仿佛就是昨天的一场酒,醉生梦死,感慨万千后,醒来方觉还在昨天。

 2015年3月于山东济南

我居首府银川,整整二十八年了。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家人到一个家族人,再到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提起一串串,放下一堆堆。从当初的孤独到今天的快乐,从以前的艰辛到现在的安详,一路风雨,一路凯歌,一切一切都在拼搏的路上。

新时代,与时俱进,方显英雄本色。

我查了一下字典,打工指通过自己的劳力或脑力为公司、机构等提供服务、工作,并获得收入。从字面来看,词语中的“打”,意思是从事,进行;“工”指工作;打工就是从事工作,打工是受雇的关系。“打工”一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香港传入中国内陆,最初在广东省流行开来,后来逐渐流行到中国各地,在广泛在中国内陆流行之后,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词语在中国内陆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工”一词在中国内陆的含义一般包括:一,受雇于人,替别人工作;二,离乡别井到外地、外省工作;三,包括体力工作和文职工作,但多指从事比较劳累、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收入不高的体力工作;四,一般来说,指从事不太稳定,不属于铁饭碗的工作;五,往往带有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忍受低收入、长工时工作的意思。有诗人左河水《鹧鸪天·老农打工》曰:“老汉离乡为育娃,几经风雨历天涯。日修豪宅熬寒暑,夜宿窝棚受咬扎。节膳用,戒烟茶,赚了学费备零花。月盈梦断登高望,满目楼林不见家。

我有“美”的心灵(2011年6月祁国平摄于阿拉善左旗)

虽不能至,但也快乐(2011年6月祁国平摄于阿拉善左旗)

为了老婆和孩子,寻找温暖(2011年6月祁国平摄于阿拉善左旗)

我的世界,外面仍旧下雪(2011年6月祁国平摄于阿拉善左旗)

我想去北京天安门看看(2011年6月祁国平摄于阿拉善左旗)

今天,我本想注册“打工者说”公众订阅号,结果已经有人注册了。我就用我的笔名注册了“南山子说”公众订阅号,想把我在银川近三十年来,在我身边发生的打工者的酸甜苦辣咸、风花雪月夜的生活故事呈献给读者和打工路上的打工者,也可有其他打工者的励志生活故事在这里展现,以飨读者,以安我心。这里说明一下笔名南山子的意思。这是我的一位老师、报社编辑二十三年前给我起的笔名。南为阳,有阳刚之气;南,即宁夏南部山区,我来自宁夏彭阳县。山,有莫大的胸怀,包容万象;山,代表男人;水,代表女人。子,美男子(我不算美男子,自我鼓励一下)。

日月更新,岁月蹉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且行且珍惜,一个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一位党报记者的使命,以此开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