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虹口丨已有93年历史的上海邮政大楼

 cxag 2018-03-20


上海邮政大楼已有93年历史,而中国邮政如果从1896年官办大清邮局开始算起,就有121年历史了。如何让“老树发新枝”?与时代接轨、与网络握手,成了上海邮政在新时期的蜕变之路。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资料视频


上海邮政大楼,坐落于苏州河畔、四川路桥北堍,于1924年建成启用,是全国邮政系统唯一建成后一直在使用、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既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办公场所,也是1924年至今仍在运作的四川路桥邮政支局的营业场所,大楼内还设有国内首家邮政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

邮政大楼夜景


上海邮政大楼由英籍建筑师思九生设计,总体是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基座采用花岗石筑砌,几个主立面围以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列柱,气势恢宏。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四楼屋顶东南转角处的巴洛克风格钟楼,老远就能望见直径达3米的大钟。钟的两边,各有一组艺术雕像,一边三人分别拿着火车头、轮船和电信电缆模型,象征交通和通信;另一边也是三人,中间是希腊神话中的通信之神,左右则都是爱神,象征邮政为人间沟通情愫。

邮政大楼外景雕像


从正门入,就到了二楼的“远东第一大厅”。站在大厅入口,左右可见呈“V”字形排列的营业柜台。白底黑花的地砖、木制的营业柜台护栏、头顶的吊灯,一切都是“复古”的模样,仿佛能回到刚启用时的盛景。四川路桥邮政支局的工作人员说,邮政大楼存在93年了,这个支局也存在了93年,所有在邮局能办的业务,这里依然都能办,每年1月5日发售生肖新票,排队的队伍能绕邮政大楼好几圈!

邮政大楼大厅


看过《战上海》这部老电影,就一定会对这栋大楼留下深刻印象。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了解放上海的战役。邮政大楼是扼守苏州河的战略要地,为了保护大楼和邮局机关免遭破坏,中共上海邮局地下党总支领导邮工主要采用劝降战略,最终除东墙上留下的一两个弹孔外,上海邮政大楼几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里。如今走进大楼332室,仍可见玻璃上保留着一个孤零零的枪眼。

邮政大楼老照片


从1924年建成启用,这幢大楼一直在做邮政。而从2006年1月1日起,一楼、二楼的一部分辟为上海邮政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邮政历史、饱览奇珍邮品、参与互动活动的绝好去处。同时,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办公场所,这里也是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上海邮政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指挥部”和“动力引擎”。

上海邮政博物馆


博物馆里面也是看点颇多。这里有“世界最大封”,那是1999年上海邮政承担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上海活动时特制的特大签名纪念封。你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还有许多特别材质、特别造型的邮票,比如施华洛世奇水晶邮票、瑞士巧克力香味邮票,还有唱片邮票,只要放进唱片机里就会传出美妙的音乐。

大龙邮票


“珍邮馆”也不能错过。为了保护存放在里面的那些富有传奇色彩,存世量稀少的罕品,这里温度常年控制在20°C左右、湿度保持在40%-55%,无紫外线照明,光源全部采用光纤。同时,上海邮政的镇馆之宝“红印花小2分绿色试盖样票”以及“全国山河一片红”等珍邮都会在馆内轮换展出。

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


上海邮政大楼见证了邮政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平稳发展,见证了邮政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平稳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面临互联网冲击后的逐渐转变;但作为上海邮政的“总指挥部”和“动力引擎”,邮政大楼更见证了上海邮政2010年左右的“睡狮觉醒”,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创意邮票、网红邮箱、互联网+,使上海邮政又一次“绝地反击”。

邮政大楼外景


地址:上海市 虹口区 天潼路395号2楼

时间:周三 至 周日 09:00-17:00 注:16:00停止入场(国定假日另行公告)

电话:02163936666*12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