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课堂】如何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玖玖家政 2018-03-20


王世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公益慈善研究所副所长

大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如何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很多老年人因为患有慢性病或老年病而心理压力过大,同时由于长期孤独生活而性情古怪、偏执,生活方式较为刻板、单调,甚至有抑郁自杀倾向,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危害。

1.招募心理慰藉志愿者

社区空巢老人的儿女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比较单一,身边缺少说话的人。在社区招募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如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2.定期陪老年人聊天

有些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产生压抑和孤寂的情绪。

(1)上门探访老人。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交流,与老年人建立融洽关系,排解老年人的孤单,给予他们更多关爱,鼓励老人参加社区集体活动。通过聊天,老年人不仅可以收获青春活力,还可以从年轻人那里了解社会的新鲜知识。

(2)了解老年人需求。志愿者上门陪伴老人聊天的同时,主动了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同时检查老年人家中的安全隐患。在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之后,定期向社区反馈老人的基本生活情况。

3.节日慰问活动

对于空巢、独居老人而言,越是节日越觉得寂寞。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到老年人家中开展慰问活动。比如在端午节,组织空巢老人一起包粽子;在中秋节,组织空巢老人一起吃月饼。在慰问活动中,志愿者与老年人一起交流,使老年人感受到社区的关怀,能够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活力。

4.举办社区敬老活动

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才财富。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1)为老年人过生日。为社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们送上自制生日贺卡、鲜花,给老人们吃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为孤寡老人上门祝寿,让老人们享受到儿女亲情,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2)为老年人表演节目。定期组织社区文艺表演队伍为社区及敬老院的老年人表演唱歌、舞蹈、小品、健身操等节目,给老人们带去欢笑与温暖。

(3)为老年人庆祝金婚。为社区中50年以上婚龄的老人举办金婚庆典,在庆典上,金婚老人为彼此戴上戒指、喝交杯酒、为老伴送上鲜花,共同庆祝金婚纪念日。老年人为社区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婚姻故事,在社区弘扬珍爱家庭的婚恋观和家庭观。

(4)开展社区寿星孝星评选。举办社区寿星评选活动,对社区寿星进行慰问并颁发纪念品,请寿星向大家分享他们的长寿秘诀,比如积极健康的心态、愉悦身心的兴趣爱好、科学搭配的膳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对社区孝星进行表彰,由孝星及其推荐人讲述其孝顺事迹,在社区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5)为老年人完成微心愿。对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为其完成“微心愿”,即提供量身定制的“圆梦服务”,比如拍婚纱照、外出郊游、与远方亲人视频连线等,只要老人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愿望,志愿者就尽量去满足。

5.社区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

老年人由于退休、家庭成员的变化,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孤独感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剧他们烦恼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会加剧情绪恶化。

(1)建立与老年人信任关系。在初期走访过程中,倾听老年人诉说内心苦闷,为老年人讲解心理健康和保健知识,缓解老年人因身体疾患而产生的情绪问题,与老年人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2)老年人个案辅导。心理咨询师运用陪伴、尊重、理解和共情等心理咨询技巧,引导老人说出内心压抑已久的话,帮助其宣泄情绪。通过个体访谈的形式,使老人感受到自我价值与存在感,树立生活信心。

(3)老年人团体辅导。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帮助老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拉近老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能够互帮互助、相互陪伴。

6.记录社区老年人生命故事

叙事缅怀不仅能帮助老年人梳理人生经历,也能将老人记忆的文化遗产或故事保存下来。然后,将老年人生命故事通过绘本、相册和故事会等形式展示出来,进行宣传和文化传播。

(1)撰写老年人人生回忆录。社区中有些老人的个人经历丰富,比如是抗美援朝军人、文革知青或劳动模范,如果能留下历史纪录,可以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解前辈和了解社区的珍贵资料。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撰写回忆录、搜集历史老照片。回忆录详细记录老人当年的风采,并将制作好的回忆录交到老人手中,为他们当面解读回忆录。

(2)举办老年人人生故事分享会。在老年人人生故事分享会中,引导老年人一起回忆往昔,一起倾听、倾诉,在此过程中,大家能够彼此安慰、互相鼓励。通过互相分享,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用感。

7.社区老年人照片拍摄

一张好的照片能引发老年人欣赏自己,珍爱生命并积极生活,促进家庭和谐。摄影志愿者用镜头为老人记录下一个个宝贵的瞬间,给老年人留下珍贵的人生记忆。

(1)为高龄老人拍摄个人照。组织摄影队入户,为社区中的70岁以上老年人拍照,拍摄能够展现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真实瞬间。在拍照前先与老人沟通、聊天,让他们充分放松,再及时进行抓拍;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影像库,配以文字说明;在拍摄之后,举办社区老年人照片展。

(2)为老年人拍摄全家福。社区中的有些老人常年独居,大多数老人没有全家人的合影。组织摄影志愿者,为社区中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照片,为家庭天伦之乐的时光留下珍贵纪念,为老人带去欢乐与亲情回归。

(3)为金婚老人拍摄婚纱照。金婚老人已经结婚超过50年,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人一直没有拍过婚纱照。联系专业摄影师为金婚夫妇拍摄婚纱照,为老人们留下珍贵的照片。拍完照片后,把照片做成年历或相册,作为礼物送赠送给金婚老人。


8.社区老年人婚姻介绍

在社区开设老年人婚姻介绍所,举办老人婚恋交友活动。对丧偶老人,理解并支持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再婚。在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下,为丧偶老人牵线搭桥,重组温馨家庭,缓解老人晚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9.其他重点老年群体心理服务

(1)退休老人适应社区。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在心理上存在落差,日常生活倍感空落,脾气也变得古怪。在社会工作者的组织下,帮助刚刚退休的老年人适应社区生活,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加入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

(2)外地老年人融入社区。社区中的外地老人越来越多,多数是来给子女照看孩子,往往至少要在社区住上一段时间。外地老人由于社会关系缺失、户籍限制、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社区融入活动能够为外地老人创造融入社区的条件和环境,组织外地老人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参加语言交流、礼仪知识、法律维权等方面学习,搭建起老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外地老人更快地融入社区生活。

(3)临终老人心灵呵护。当老年人的疾病进入终末期且治疗无效或者机体日益衰竭时,就进入了生命的临终阶段。临终老人所面临的死亡痛苦和恐惧会伴随他们1至36个月,在此期间,老人的心理会出现诸多非常态状况,如自杀等事件。社会工作者为临终老人进行心灵呵护,心理疏导能减轻老人的心里痛苦和恐惧,促使其由消极的应对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临终老人的心理状态。


来源:城市新生活 | 大兴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